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庄园是茶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它的推广与完善,离不开茶农的参与。本文从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茶庄园功能认知3个维度探讨农户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构建一个茶农对茶庄园经营模式认知与参与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福建省438份茶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茶农的年龄、茶叶收入、茶叶收入与预期比较、对茶庄园品牌和茶旅游的认知,对其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茶庄园生产是否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和茶庄园生产是否促进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的采用两者对茶农参与茶庄园生产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显著。因此,完善地方政府服务职能,提高茶农对茶庄园经营模式的认知水平,政府应增加茶农参与茶庄园经营模式的财政补贴,培育茶庄园经营模式的示范户。  相似文献   

2.
胡彬 《福建茶叶》2016,(9):207-208
中国是种植茶叶的故乡,在长期的茶叶种植过程中,不仅为茶叶贸易提供了大量的茶产品,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叶体系。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观光茶园为主题的特色茶园旅游发展起来,这不仅带来了茶叶种植的繁荣,更加促进了茶园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如何发挥文化在茶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充分体现茶园观光旅游的文化功能是现代茶园景观设计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主要从茶园文化景观的特征入手,探究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茶园摆脱了原始茶园茶树种植的单一功能,逐渐结合景观、建筑、人文等,向旅游、文化等综合方向发展。建筑艺术设计在茶园内的景观设计中被重视起来。本文从茶园内景观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景场环境与风景建筑,以及基于二者的景观设计。对比了茶园内景场环境对风景建筑设计的影响。最后,得出茶园内风景建筑形态设计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4.
席晖 《福建茶叶》2016,(6):113-114
本文探讨茶元素在茶园建筑设计风格中的体现,按照单体建筑物设计的思路简略阐述少数民族地区茶园建筑设计文化,以此阐明茶园建筑与地区茶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的联系,重点推介将茶文化融合于我国茶园建筑设计,在建筑方面继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们国家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贴近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茶,在我们国家成为健康生活的流行趋势,人们热衷于种植茶叶、泡制茶叶、品味茶叶等,而种植茶叶的过程中,由于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合理的茶园景观设计也应运而生。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然环境和寓教于乐的追求,人们对茶园需求不仅局限于采摘茶叶,而是观光科普、互动娱乐的新型旅游形式,所以我们要调整茶园结构,合理规划设计,茶园由单一的生产基地功能,转变为游乐性丰富的观光园。茶园景观设计离不开园林设计相关内容,无论是在茶园的种植还是功能分区等方面,都需遵照景观设计相应的原则。本文拟从茶园的整体景观效果入手,结合景观设计及种植设计多方面因素,探索其具体有效的规划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福建全省44个茶庄园的调查,研究了福建茶庄园的建设现状,分析了茶庄园建设基本情况与生产经营状况,总结出福建茶庄园建设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吴夏明 《茶叶通讯》2005,32(4):48-49
长沙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最盛时期县内仅高桥一带茶行就有48家,高桥茶庄是全国72家著名茶庄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快。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提高,规划建设“百里茶廊”,重点发展9个乡镇茶叶生产。现有茶园0.43万hm^2,其中采摘面积0.24万hm^2,占55.2%。乡、镇、村、民营茶厂24个,加工厂房6.8万m^2,  相似文献   

8.
茶庄园作为一种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在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建设茶庄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茶庄园的有利条件,总结归纳国内茶庄园建设模式路径,以期为杭州茶区加快推进茶庄园建设、做大做强茶产业提供思路,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泡桐—茶树混交园综合效益的试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茶园内的土地、光能等自然资源,改变茶园单一种植和单一经营的旧格局,最大限度地挖掘茶园生产潜力,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由此目的,开展了泡桐与茶树混交种植的试验探讨。 一、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安徽省铜陵市国营林场,土壤为黄红壤,土壤pH4.5~6.5,土质较瘦弱,茶叶单产不高。试验设计了两种处理:A.桐—茶混交园,面积45亩,园地坡度15°,坡向西北,茶树于1973年种植,品种为祁门槠叶种,种植规格行距1.5m,丛距0.33m。1981年在此茶园内间种无性系白花泡桐,泡桐行距12m,株距6m,行向西北,B.纯茶园(对照),面积13亩,园地坡度5~15°,坡向西北,茶树于1973年种植,茶树品  相似文献   

10.
皖南屯绿茶区是优质茶叶产地,在该地区存在着多种植茶方式的茶园,如普通纯茶园、密植速成茶园和茶林复合园,后者以茶树—乌桕树复合园最有代表性。有人认为这种复合园是屯绿内质优良的保证,为此笔者于1987年在黄山市休宁县洪里乡作了不同种植类型茶园茶叶内质成分的比较,欲为改进茶树栽培体系,提高茶叶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定义了茶文旅康融合发展模式的概念,总结了茶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和问题,分析了基于茶树、茶园、茶厂、茶叶、茶文化和茶活动等茶文旅康资源的开发路径,解析了茶主题景区、茶特色小镇、茶文化特色村、茶文化田园综合体、茶庄园等重点项目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最后对茶文旅康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叶旅游是近些年随着茶叶文化的崛起而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一般以茶叶生产基地为依托,借助茶叶产业生产基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茶叶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形成的专项旅游线路,为了配合游客对旅游区的配套设施和要求,一般都会在茶园附近修建度假区以供游客方便。在茶园度假区的修建过程中,如何将当地的茶叶文化和元素渗透在建筑设计中,则是设计者们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将结合多个茶叶旅游区的成功案例,论述茶元素在茶叶旅游度假区的设计运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千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沿袭着: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的生活习俗,在长久的茶叶种植生产的过程中,茶园应运而生,并且逐渐壮大,对我们的生活生产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茶园生产也顺应时代调整自身结构,由单一的茶叶生产基地,转向多元的观光农业变化。如今茶圆规划紧密和园林设计联系在一起.在功能分区、茶园种植设计等多方面,严格遵循园林设计相关原则。本文拟从茶园种植现状入手,结合园林设计在茶园整体规划中的作用,探索茶园种植和园林设计具体融合形式。  相似文献   

14.
六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6):30-31
1.茶叶采摘生产茶园采摘夏茶,有条件地区尽量实施机采。2.茶园除草施肥茶同杂草生长影响茶树生长的要进行一次除草,北方茶区注意适量增施肥料,施肥与除草相结合。幼龄茶园施肥量适当增加,还可根据当地特点选择种植夏季绿肥。  相似文献   

15.
子草 《广东茶业》2002,(1):22-22
一见到“柯氏茶庄”这个名字,人们或许己在猜想这家字号可是从上几辈人手中传下来的老字号。这种猜想倒是对了一半,因为从事茶叶这门生意是早在店主的祖父一辈就已开始的;但也不全对,因为创立“柯氏”这个名号和品牌只是店主这一辈才有。它的创立,使柯氏茶庄逐步走上了家族式连锁经营的路。 在柯氏茶庄里,显眼处摆着柯氏茶叶系列。据介绍,茶庄实行的是“产供销一条龙”的办法,即在福建安溪的自家茶园里生产茶叶,然后统一监督进行加工,经过检验,品质符合各项要求后,再在茶庄的各分店中进行销售。由于货源保证,来路明确,因此茶…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社化以来,茶叶生产和其他农业生产一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茶叶生产发展迅速、面积广,茶叶种苗跟不上,产生了种苗供不应求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广大群众千方百计想办法、找窍门、节约用种量,提高种苗成活率。1964年,广东省灵山县大面积发展新茶园过程中,群众创造了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植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种植一亩茶园仅需茶子5市斤左右,比一般的直播一亩茶园用茶子15市斤节约用种量约三分之二。灵山县用1500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省份,1993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1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95.5万亩,茶叶总产量12.2万吨,平均亩产62.4kg。茶叶生产之所以能得到蓬勃的发展,总的来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茶树良种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1988年以来,由于重视茶树良种优势的开发,名优茶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使生产者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到“品种、质量、效益”并重。目前,全省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普遍高涨,1991年全省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余万株(其中本省出圃11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3600亩,占全省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45%;1992年种植茶苗6200万株(其中本省出圃43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500亩,占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89%;1993年冬至1994春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96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万亩,基本淘汰了茶籽直播建园,良种的优势在生产中逐步得到体现与发挥。  相似文献   

18.
我场自1965年开始种茶400亩,十五年来已发展到1734亩,其中投产茶园980亩,1979年,全场茶叶平均亩产干茶212斤,65年种植的400亩,亩产干茶323.25斤,其中1.78亩高产茶园亩产干茶达到791斤,但全年茶叶单产、总产都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除78、79两年连续遭到长期干旱引起减产之外,在茶园建设上没有因地制宜,引起茶树严重缺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茶园种植遮荫树,可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尤其可提高绿茶品质。茶园种树不仅在于遮光,对于地面、地下和空间的生态环境都有影响。我国各茶区,如安徽休宁在茶园中种乌桕树,祁门茶场在茶园中种植泡桐树,江苏宜兴芙蓉茶场在茶园中种植杉木、苦栋树,广东英德、高鹤在茶  相似文献   

20.
赵大川 《中国茶叶》2002,24(3):18-21
作为知青,种植茶树、炒制茶叶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改革开放后,多年从事茶园的喷灌工作;退休前还兼任过拥有6000亩茶园的杭州茶叶试验场场长,与茶可谓有缘。作为杭州人,多少为茶神陆羽在杭州余杭双溪著茶经,名垂千古;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尝过十八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