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释、道两家思想的综合,因此,茶道中也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正所谓悠悠一片茶,穿越千年风霜与尘土,经历了时间沧桑,凝聚了中华民族奉献、繁衍的不变品格与精神,这些精神内涵奠定了茶道的哲学基础,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哲学关注主体,将道德与生命体验、感通之情作为重点。这种感通不单单人类之间的,也体现在人与物之间,所以,人性与茶性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有关茶的哲学,就必然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母体中国去寻找。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茶道和茶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杰 《茶叶通讯》2001,(4):37-39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一词语 ,至今已使用 1 0 0 0多年。如同茶叶起源一样 ,茶道亦起源于中国 ,传播于世界 ,日本、韩国、荷兰、俄罗斯、英国等许多国家茶道均由中国茶道发展转化而来。然而 ,至今为止 ,茶道这一词在《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无解释 ,国内外茶学和茶文化专家们亦无统一认识。近几年来 ,“中国茶道”研讨的兴起 ,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分析专家或文献观点 ,有两个核心问题尚未定论。其一 ,茶道是涵盖茶艺 ,还是区别于茶艺 ?!茶道是涵盖整个茶学 ,还是仅指饮茶的艺…  相似文献   

3.
任健 《福建茶叶》2016,(9):229-230
中国茶道的基本思想就是四个字:和、静、怡、真。和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最佳选择,怡是在中国茶事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将中国茶道的精神真谛融入茶室的设计,并不断将现代设计理念补充其中是每一位优秀的设计师的责任,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茶道进行分析,为现代建筑艺术充分地融入茶道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两国就交流往来,中国的许多优秀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也有许多先进的东西传入中国。茶道就是中日交流的产物,中国茶道漂洋过海,并在日本生根发芽。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因此茶道传入日本后,融合了大和民族文化的特性,形成了区别于中国茶道的日本茶道。而日本茶道又反作用于中国茶道,对于中国茶道思想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凯亚 《茶叶》2000,26(2):103-104
据闻,时下日本有些青年人,只因素昧中国茶道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竟传云什么"中国无茶道".此外,日本茶界也有某些人士,则以为中国茶道先前曾经有过隆盛时期,而今却已然式微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才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但是目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精神理念的融入,无论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还是学生的具体成长状况都受到较大程度影响。在学生培养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优化体育教学活动体系,丰富价值理念融入,必然会成为教学活动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本文拟从茶道的内涵及价值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探索融入茶道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丽萍 《广东茶业》2002,(3):32-32,18
翻遍<红楼梦>,你会看到贾府上下有一个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茶道初探     
郑明道 《中国茶叶》2010,32(8):37-38
啥叫"茶道"?这要从"道"字说起。《辞海》曰:"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为它代表的是宇宙万物之母,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所以称一个"道"字吧。庄子曰:"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  相似文献   

9.
唐壮鹏 《福建茶叶》2016,(9):379-38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茶不但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并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广泛推广的今天,茶道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建筑设计被视为是一个载体,对我国古老的茶道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播。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我国茶道文化二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中国的茶道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对中国茶道文化的传承,以此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不会忘记孔老夫子,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博大而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到现代文明,今天仍然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熟悉茶叶发展史的人大概都知道陆羽,他是中国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历史不会忘记孔老夫子,他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代文明,今天仍然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熟悉茶叶发展史的人大概都知道陆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最早发现了茶叶的优良功效,并最早在饮茶过程中产生了茶文化。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领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也在较早的时候就传入了日本。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日本逐渐形成了基于中国茶文化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地找到两国茶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中日文化的深层次交流互鉴,也有助于中华传统茶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实现继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展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朱子理学与中国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晚年自称茶仙,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朱熹为北宋以来理学之集大成者,被尊为古代理学正宗,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后人将他视为儒学宗师。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  相似文献   

14.
前一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高端访问”栏目中播放了水均益的专访——访日本荣道大师千玄室。我本是清闲中无目的闲看,却因为内容吸引人,不仅看完,留下深刻印象,还产生一些联想。  相似文献   

15.
凯亚 《福建茶叶》2005,(2):47-47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就小处来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此也。  相似文献   

16.
刘林 《茶叶通讯》2003,(3):42-43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至今 ,茶与茶文化不但推动着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 ,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茶道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 ,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1] 。弘扬茶文化 ,倡导茶道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 ,就这一论题 ,谈几点看法。1 中国茶道的内涵中国茶道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1] 。其内容包括茶艺、茶礼、茶境和修道。茶艺就是备茶选茶、烹茶、品茶等技艺 ;茶礼…  相似文献   

17.
我的拙作《由日本千玄室茶道说起中国文化》(见《广东茶业》2007年第1期)发表后,有茶友问我:能不能介绍一下日本的茶道并与中国茶文化作个对比呢?我的回答是:可以。于是便撰写了本文。  相似文献   

18.
孟丹 《福建茶叶》2016,(6):277-278
中国的传统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由一代代文人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和民族精神,茶和茶文化不仅有着祛除疾病的功效,同样还有着教化育人的功能,这种功能已经被部分大学所采用,并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赞同和认可。本文阐述了中华的茶道文化及精神内涵有着丰富的哲理,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发挥着影响力,论述了茶道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和目的,提出了培养大学生道德思想观念的理念,本文就中国传统茶道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品茶是一种生活艺术情趣的享受,也是恳亲交友,待客联谊,勾通感情,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淡泊人生的最好方式。通过品茶达到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从而信奉人与人之间情洽之美好,人与自然景观共存之和谐,人与社会协调之宁静。饮茶起始可以追随溯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我国远古神农氏时代。由此,它就沿着华夏的历史长河,绵延直下流淌数千年,自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以说与华夏文化是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茶文化的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传承,极大地影响的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也深深地凝聚着中国人的意志和人性。…  相似文献   

20.
凯亚 《福建茶叶》2006,(1):47-48
一茶是人情汤,最富人情味。——记得有一家茶叶公司在售茶的礼品袋上,非常醒目地印有这么一行字样:“天然·健康·人情味”,这真够耐人寻味的。中国之茶固然是天然、健康的,不过这还不足以表达它那最显著的特色;而惟有它那超乎一切别种饮品之上的人情味,这才一语道出了中国之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