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的茶文化就已经随着茶的种植开始萌芽了,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开始作为一种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茶文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知晓。英语语言文学是人们结合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研究茶在西方文化中的称谓必然不可忽视英语语言文学中茶的称谓,在研究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探索,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中茶的称谓。  相似文献   

2.
杜鹃 《福建茶叶》2016,(9):384-385
英语中的"tea"一词源自于汉语。茶在16世纪由中国传到西方,从西方上流社会风靡的奢侈品到平民阶层喜爱的日常饮品。茶文化的融入也丰富了英语语言,英语词汇"tea"源于厦门方言,融入英语后,产生了大量的和茶相关的词汇,由"tea"引申的习语简单明了,寓意深刻,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红茶和绿茶在英语中都有特殊的翻译,这些翻译与当时的文化,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都有极大的关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茶称谓的翻译在英语世界中的使用都特别广泛,对当时西方文学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都特别深远。本文从茶的称谓和演变等对全球的影响来说说对茶文化的认识与讨论,从而更好的与世界接轨,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红茶在英语中被称为"black tea",直译过来就是黑茶。事实上,黑茶与红茶是我国茶叶的不同类型,不仅色泽不同,而且在口感和香气上也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在研究中国红茶为何在英语中译为"black tea"时,应该以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挖掘我国茶叶在传播过程中所衍生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中西方经济贸易的往来,茶叶,作为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文化也随之渗透到西方各国的文化之中,对当地的文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茶的"身影"。本文基于对中国茶文化的解读,分析中国茶文化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结合英语语言文学的特点及翻译原则,探究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体现,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郑洁静 《福建茶叶》2023,(11):191-193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茶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纵观当今世界,英语是传播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探讨语言学视域下的茶文化英语一方面能够促进更多西方人认识和了解中国茶文化,另一方面有益于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英语,首先对茶文化、茶文化英译、语言学等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其次探讨了语言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语言学视角下茶文化英译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弘扬尽到一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当代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理论的视角来看,从我国茶名的语言符号转换到深层次的文化隐喻交际是一个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因为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不单单取决于语言符号的转换,还体现为"背景性隐喻"的成功转换。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内涵在于:"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背景性的认知文化;"隐喻"的产生是源于人的集体性无意识;"隐喻"通过文化交际、文化物质形式展现给受众。从语言学视角洞察茶名"隐喻"问题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有利于提升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国际化整合营销力度。基于语言学视角的茶名"隐喻"研究的创新策略可以尝试举办茶文化"隐喻"研究的国际化学术研讨会、提炼新时代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各种语言的学习和对其文化的了解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教育和对其文化的认识是统一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此同时,又反映出了社会文化,只有在了解国家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学好一门外语。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外语教育学科的专业名称一般都被命名为"语言文学",当然也包含日语在内。采用"日语语言文学"这个名称来作为日语学科的专业名称,凸显出了高校对于日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日语教育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跨文化理解与日语教育》视角,探讨日语教育中跨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并孕育了茶文化。自古以来,茶叶作为商品随着中西方经济贸易的往来,被远销至海外,茶文化也随之输出和渗透到西方各国文化中,并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很多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都能看见茶文化的身影。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中的研究,对于我国茶文化的持续输出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主要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中西方茶文化对比、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原则、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更深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语"black tea"为什么叫红茶,也就是在中国叫红茶的茶,英语为什么翻译成"blacktea"呢?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茶叶界和翻译界的有意思的问题。有几个比较经典的版本来解释红茶与"black tea"的关系,但都显得牵强附会,不能自圆其说,很难服  相似文献   

11.
李晶  郭菲 《福建茶叶》2016,(5):301-302
自茶叶流传至欧洲后,其对西方人的生活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贵族到平民,无一不热爱饮茶。茶的魅力是多元化的,因其而产生的各种茶文化也成为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茶在英语中多有体现,本文主要从语言与文化传播的视角中入手,首先阐述了茶元素在西方语言中的发展与体现,然后探讨了英语中的茶元素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英文中的单词"tea"源自于中文,它在十六世纪由中国传入西方,由于茶的无穷魅力,使它由西方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普及而成平民阶层的日常饮品,并且不断深化、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茶文化不断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茶词汇"tea"也随之丰富和拓展,逐渐生成了关于茶的引申义,本文通过对西方茶文化的衍生与发展,考证和研究英文单词"【ea"的内涵及意蕴,从而使茶的语言不断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茶的发现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对于茶的喜爱胜于其他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茶文化不仅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承,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也有发展。茶叶自被引入西方国家以后,也颇所西方人喜爱,在长期的发展中,西方国家也已然形成自己独具鲜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这种与中国的茶文化有显著不同文化,给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本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在商务英语语言的发展影响尤为重大。本文将以商务英语语言为切入点,来简要分析茶元素在英语中的发展与体现。  相似文献   

14.
张洁 《福建茶叶》2016,(9):363-364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自从16世纪中西方的来往密切后,我国的茶文化开始传到英国,并被他们制作成为了一种名叫"奶茶"的饮料。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受到英国人的热爱,并开始出现很多有关于"茶"的词汇。英语单词里的"茶"和中国古代的茶诗相似,都是建立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于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其他西方国家的茶文化都带有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茶语的影响,来讨论英语中关于"茶"的有趣词汇。  相似文献   

15.
陈颖 《福建茶叶》2016,(4):337-338
在我国以及英国地区,茶始终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英文中tea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但是其和我国汉语中的茶却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中所讨论的茶文化术语英译的实际意义,并且对构成英文tea词组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和翻译英语茶文化术语,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由英语秩序构成的世界语言对话环境中,以茶文化为媒介考察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创新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茶文化与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内在关联表现为茶文化为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创新提供了"互文"参照;英语语言课程教学是促进中西方茶文化对话交流的重要桥梁。地区茶文化的使用在英语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利端体现在它有利于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有利于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足够的"隐喻"文化内涵。地区茶文化的使用在英语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弊端在于它不利于"中华茶文化"整体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利于中西方茶文化语境的对话交际。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桥梁,也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贸易往来的纽带,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增加,茶文化的研究热度也随之提高。英国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分析英国茶文化,可以从中发现英语语言学的特色及其审美思想。这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往来,都具有非常积极意义。本文就以英国茶文化为视角,对英语语言学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18.
龚丽萍 《福建茶叶》2016,(10):352-353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道就是我国茶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种文化形式。茶道传承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蕴含了我国千百年的茶文化,承载着我国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英语语言学是一门英语语言的理论,对英语的发展极为重要,对中国茶道精神在国外的弘扬也极具重要性。本文将从英语语言学和茶道精神的关系入手,指出茶道精神在英语语言学中的运用,最后剖析英语语言学中的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丁润昕 《福建茶叶》2016,(6):340-341
茶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对茶的种植也有丰富的经验,并被人们传承下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在17世纪时传入欧洲,受到西方国家人们的热爱,一开始茶在西方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传统茶与西方当地文化相结合,饮茶的习惯在西方风靡至今,并出现了很多有关于"茶"的词汇。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为英语的习语增添了新的元素。英语里出现了许多有关于的茶的谚语和单词。本文将通过分析英语中有关茶的语句,来探讨茶语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黄成柱 《福建茶叶》2016,(6):373-374
对西方茶文化的分析可以因循着"文化结构主义"的思路从表层文化(即物化文化)、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生活文化)和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三个分析层面进行剖析。西方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追求,西方茶文化的生活价值在于其个体主义抑或自由主义向度,西方茶文化的表层则更多地属于大众消费形态。英语世界中的"茶语"最早由荷兰人于1601年传入欧洲,后来被英国用"Tea"进行了全球化推广。茶语是一种与茶有关的语言集合,在不同的方言语境中"茶语"有不同的内涵,在西方"Tea"除了可以指茶叶、茶水、茶树之外还可以指向茶话会、茶会、茶事、茶派对等社交会动,还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可以翻译为"倒茶"、"喝茶"等。同时,西方发达的工业文明及其对主体性价值、工具理性价值追求的异化还带来了茶语的异化,形成了茶语的外延语汇,诸如大麻吸食者的聚会(Tea Party)、同性恋者聚会的场所(Tea Room),这些茶语大多与茶文化没有关联,属于西方文化中的一种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