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赵莉 《福建茶叶》2016,(7):366-367
茶文化是我国特色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续茶经》作为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其中蕴含了丰富且深厚的茶文化,对其进行研究和文化翻译有很重大的文化传播意义。图式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知识架构系统,可以随着认知主体因认知实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对《续茶经》进行文化翻译的时候,尽可能以源语文化为导向,通过恰当的文化翻译,将书中的茶文化内容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起到更好的文化传播作用。本文就图式理论观照下的《续茶经》文化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续茶经》是一部经典的茶学著作,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研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观照,是翻译领域与茶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续茶经》是《茶经》的续写之作,它对唐以后的茶事史料收罗宏富,是中国古代茶典籍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的茶艺、茶文化、茶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续茶经》成书于清雍正年间,最早的版本为寿椿堂版,清乾隆年间又有四库全书本版印行于世。虽然该书已有不少校正和纠误,但部分错漏之处仍旧存在。现以《续茶经》第一节"茶之源"为例,通过对被摘录原典的回溯,以及寿椿堂本《续茶经》和四库全书本《续茶经》的对校,以期纠正其中的错讹,并补充部分史料,让《续茶经》文本更为精当完整,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笔者不揣浅陋,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陆羽所作的《茶经》与清代廷灿所作的《续茶经》都是我国著名的茶典籍,将这些著名的茶典籍进行英文翻译,是中国传统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而我国目前的茶典籍英译还不够完善,为此,如何实现对茶典籍的英文翻译是当前翻译工作者思考的重大课题,为了更好地使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我们需要结合英语语料库,进行茶典籍翻译之中的资源共享,更好地提升英语语料库在茶典籍英文翻译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何帆 《福建茶叶》2017,(11):267-268
陆羽所撰《茶经》的英译是我国茶文化的经典著作,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本文对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评价,对语篇意义、人际意义以及概念意义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茶经》是关于茶的经典著作,它凝聚着中国的茶文化和价值特征。在《茶经》这部典籍中,凝聚着中庸思想,表达着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现如今《茶经》的翻译与传播可以让国外的更多学者了解中国《茶经》的内容,了解中国茶文化,同时也了解中庸思想和儒家思想。本文将对《茶经》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采取更好的措施传播茶文化和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庞大的茶文化体系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茶文化经典著作,这些著作的存在,不仅为我们有效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础,同时通过文学大家的视角,也帮助我们深层次的了解经典著作。因此,想要将茶文化典籍中的信息有效传播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就必须通过相应语言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其深度融入和有效传播。而这一过程,就是对茶文化典籍进行有效翻译的过程。本文拟从茶文化典籍的基本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典籍翻译的时代要求,从而深度探究在茶文化典籍英语翻译过程中使用的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刘艳珊  李靖 《福建茶叶》2024,(2):141-143
茶文化以茶为载体,涵盖了茶史、茶诗、茶道等方面的人类精神财富。它源于中国,传于世界,属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茶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传播中,其翻译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以《茶经》及《续茶经》的英译本为例,探讨了茶文化负载词英译时应当采取的三种翻译方法:灵活加注法、等效套译法、移植释义法,旨在促进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为茶文化负载词英译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易雪梅 《福建茶叶》2016,(3):387-388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流传下来了许多茶文化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在我国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乃至在整个世界的茶文化研究传播中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是一部应用价值极高的茶文化著作。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日益密切和频繁,我国的茶文化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那么西方国家在对《茶经》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词组含义的差异,势必会对英译的茶文化造成一定的偏颇或者是遗漏,那么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英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正确的传播茶文化内涵起到辅助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宇兰 《福建茶叶》2016,(10):311-312
唐朝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事专著,也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英译本对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本文从历史典籍文化翻译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茶经》英译本在语言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原著的异同,综合评判了其语言运用的得与失,为以后的茶文化典籍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国际化茶文化传播、茶产业营销的背景中,如何将《茶经》中呈现出来的经典茶文化价值、茶文化审美观念、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的物质功效等准确、高雅、通畅地翻译出来,并对跨文化语境中的国外消费者、受众产生积极的茶文化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茶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的价值呈现包括茶文化的功利价值:修身养性、养生祛疾;茶文化的社会尊礼价值:以茶待客、以礼待人;茶文化的审美价值:以茶养志、以茶审美。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经》章节标题翻译之基本原则可以从语言维度上的信达雅与通俗易懂相结合、文化维度上的翻译的"互文视阈"原则、交际维度上的语义的适当性转换原则等把握。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章节标题的基本翻译适应策略在"形式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意蕴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两点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李丹 《福建茶叶》2016,(4):365-366
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而品茶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在对香茗进行品鉴的过程中,应在保持内心平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和嗅觉,而这五种感官彼此之间也同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在《续茶经》,还是《茶诗三百首》中,都存在大量运用巧妙的通感修辞方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公建 《福建茶叶》2016,(8):389-39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茶经》是世界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部记录茶诗的著作。《茶经》的作者为陆羽,他对中国茶文化核心思想的精辟见解,以及对茶文化思想的总结,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随着文化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茶文化在其他国家的普及也更加广泛,在输出过程中,更多的《茶经》翻译版本出现,受到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情况的影响,《茶经》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或者是嬗变的情况比较多。研究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与变形的问题,对正确输出中国文化,普及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丽君  陈琳 《福建茶叶》2016,(12):324-325
作为中国茶文化核心典籍,陆羽所撰《茶经》的英译对中国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极具价值。本文从互文性特征及英译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茶经》强大的生命力及其纵向和横向互文传承,并且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基于原文与译文表达含义的差异、人际意义、概念意义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译者的《茶经》英译本。为了更好的宣扬和译介中国茶文化理念,积累经验供未来茶文化领域翻译典籍时学习和参考,本文也全方位评析了《茶经》国内外不同译本的翻译成果。  相似文献   

15.
《茶经》是详细记载了茶文化的历史典籍。陆羽随后对其进行了英文翻译,从而让中国的茶文化更好地在西方得以传播。为了保证中国茶文化历史价值得以保留,进而展现其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指导教育意义,因此,《茶经》在被用于功能翻译的同时,还需要很好的保留其具有的内容以及概念。为了良好的传递茶文化所具有的概念和意义,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原有的内容,从而达到有效传播和弘扬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陈磊 《福建茶叶》2016,(12):306-307
随着中西方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陆续地传入西方,经典《茶经》等茶文化著作同样也纳入其中。本文以几部茶文化经典著作和多首古茶诗为研究对象,分析茶文化作品的语言特征以及翻译方法。在翻译描述性和介绍性文字时,译者通常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并根据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词汇空缺”与“词汇冲突”等不同情况对文化负载词进行意译。本文通过对中国茶文化作品中的相关英译研究,拟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造就了体系化的中华文明。而在中华文明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载体,诸如经典著作《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还能够对书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进行有效检证和剖析。因此通过有效研究红楼梦中的有关茶和茶文化的具体描述,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本文拟从《红楼梦》一书中有关茶的具体语言描述入手,结合其与中华文化的具体融合,从而欣赏《红楼梦》中优美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张雷 《福建茶叶》2016,(11):325-326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它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准确的表达了茶学技术和相关信息,又在语言上和思想上体现了独特而浓厚的艺术美学价值。因此,译者在进行《茶经》翻译时,要做到传情达意,从整体上与各部分视角都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美学与意境修养,体现出茶的形色美、画面美、质朴美和《茶经》作为一部著作的辞格美,达到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传统的经典茶文化的目的。本文从《茶经》本身所具备的丰富内容和陆羽对于茶文化的独特审美着手,对《茶经》的翻译美学价值从各角度做了简单诠释。  相似文献   

19.
周燕 《福建茶叶》2016,(12):354-355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红楼梦》的诞生集合了千年来的茶文化精髓,在书中深刻的描述了相关的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从茶具、茶名、茶水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深入的探析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对我国的茶文化翻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凤红 《福建茶叶》2016,(12):310-311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翻译对于我国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儒、释、道三个层面介绍了《茶经》的文化内涵,而后从文化翻译的视角,以美国译者卡朋特的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跨文化背景下茶文化用语的翻译情况,以期为后续茶典籍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促进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