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昕媛 《福建茶叶》2016,(11):332-333
本文主要以英国为例,对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进行了浅显的概述,主要包括英国茶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对社会的影响以及Tea在英语中的具体表现。英国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饮食和传统餐制、妇女地位和绅士风度、社会交往和文学艺术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殖民地的扩张。本文对英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分析,展示了英国茶文化独具特色的内涵、价值、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卓萍 《福建茶叶》2016,(6):320-321
我国是茶叶的主要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语言文化。而伴随着饮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茶已经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品味,通过茶文化,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作为东西方的两个茶文化大国,中国与英国在饮茶习惯、茶叶类型、使用的茶具等方面均有不同,体现出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本文从茶叶类型、饮茶方式等方面,对茶语言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茶文化对社会群体的作用,社会群体便会在思想上层建筑领域形成与茶相关的精神品质,这样便可以从本质上把握英国茶文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这里的研究意义便在于助力对英语语言文化形成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由于国人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时,在理解英国人社会生活特征上存在短板。在应用于教学中的方式为:提炼英国茶文化的有用信息、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化信息、选择与茶关联文学作品选段、基于茶文化启示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叶峰 《福建茶叶》2016,(7):319-320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记载了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生存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历史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在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市场的消费过程中,美国这个相对传统的国度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体系,产生了种种茶文化现象和“茶语言”,当源于中国的茶飘香于英伦国度的同时,我们看到茶作为中英两国共同的标志性象征和语言,深刻地影响了英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不乏有茶文化现象和“茶语言”,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传承茶文化重要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英国茶语言源于我国,但是在英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其认知、词义、阶级性等方面与我国茶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正确认识中英两国茶语言之间的差异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英国茶文化,促进茶文化交流,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妍 《福建茶叶》2023,(1):123-125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中西方文化紧密交流,茶最早由中国传入英国,由英国再融入西方文化传播开来,形成西方茶文化。不同于中国茶文化,西方的茶是以生活习惯命名的,交流方式以放松心情为主,主要是物质层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语言,其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这种茶文化的差异,茶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语境定义和汉日语境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并从汉日语境出发分别对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和茶语言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促进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茶文化对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但日本茶文化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中日茶语言的基本释义相差无几,但延伸含义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茶是中国从古至今特有的一种饮品,中国的茶叶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茶叶的传播中,它也将中国特有的饮茶文化在世界上传播。品茶的人对喝茶整个程序有着很高的要求,从对茶叶的种类,到沏茶的方式,甚至是茶具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中包含着我国传承的茶文化,在与茶交流的同时,便能够体会到很多我国独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文化交际来说,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而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欧洲后,并在英国形成饮茶热潮,使得茶在英语语言中被不断的运用,并发展成为一种区别于中国的独具英国特色的茶文化。本文通过茶在英语语言中的发展概述,在英语语言当中的体现,以及在英国文化传播中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解茶在英国人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以及茶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史小建 《福建茶叶》2016,(6):385-386
我国茶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划分为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茶文化价值观(如修身养性、和谐、仁等)、行为层面的茶礼仪茶道茶语等以及物质器物层面的茶文化符号载体。处于行为层面的"茶语"是一种将茶文化价值观表达出来的话语系统。所谓的"茶语"指的是一种茶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茶文化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我国茶语的主要表现样式有茶语的"成语语汇"、茶语的"谚语语汇"、茶语的"歇后语语汇"等三种。我国茶语的主要文化修辞方式则包括茶语的"对偶"文化修辞方式、茶语的"顶针"文化修辞方式、茶语的"谐音"文化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武立功  丛颖 《福建茶叶》2016,(3):368-369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史。在唐宋时期,茶文化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饮茶成为文人雅士最钟爱的活动。画家们以茶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些茶画不仅充分地再现了当时丰富的茶文化活动,也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晶  郭菲 《福建茶叶》2016,(5):301-302
自茶叶流传至欧洲后,其对西方人的生活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贵族到平民,无一不热爱饮茶。茶的魅力是多元化的,因其而产生的各种茶文化也成为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茶在英语中多有体现,本文主要从语言与文化传播的视角中入手,首先阐述了茶元素在西方语言中的发展与体现,然后探讨了英语中的茶元素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王桂珍 《福建茶叶》2016,(6):309-310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速,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相关翻译工作的管理与完善也被提上日程。在翻译茶产品说明书时,应当充分考虑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能够为外国消费者所接受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有效对接,推动我国茶叶产品及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性,分析了当前茶产品说明书翻译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早在十七世纪,我国茶叶就传入了西方,欧洲及其他西方国家由此也体会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叶传入西方的初期,由于茶叶本身的稀缺性,很多西方人曾经把茶叶视作很奢侈的一种饮品,贵族家庭也借此显示自身的高贵地位。随着茶叶种植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改进,各国百姓也开始频繁接触茶叶饮品,由此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这种形势下,茶饮品逐渐成为了密切连接各类文化的重要纽带,英语文化也是借助茶文化得以迅速传播的。通过日常交流以及语言运用,不同语言都具备了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从英语角度来讲,与饮茶有关的日常用语和词汇也包含了很多类型,这种现状在本质上代表了茶文化与西方语言之间的紧密结合。为此对于英语文化的传播过程而言,有必要明确茶文化起到的助推作用;结合文化传播的现状,探求茶文化与英语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黄仲先  蒋洵  李赛君 《茶叶通讯》2009,36(3):17-18,20
从唐代开始就有人用“韵”来评价茶叶品质。品茶的韵有两种含义,一是味觉的感应,即余味或回味,一是品茶可以领会的茶韵,这种茶韵是精神产物。茶韵与茶叶品质有关,但不等于茶叶品质。影响茶叶品质的只有客观因素,而影响茶韵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领会茶韵,首先要有好茶,其次要会喝茶,第三要有好的环境和心境。  相似文献   

16.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及栽培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玉龙 《茶叶通讯》2007,34(3):26-27
1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被誉为"茶叶一绝"的安吉白茶,历史悠久,品质超然,享誉海内外,是浙江省名茶之一.安吉白茶始于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1107~1110"大观"年间)中,有一节专记白茶日:"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崇尚普洱茶,清王府点名要它做岁岁贡品。炉火真金,二十一世纪普洱茶大有无孔不入,唯我独尊之势。达官贵人的豪派,文人骚客的风雅,仙道僧尼的脱俗,平民百姓的解渴,几乎全让普洱茶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8.
《广东茶业》2002,(6):34-34
不少人知道有竹叶青酒,但知道竹叶青茶的人为数就不多了。 竹叶青是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那么,其茶名是怎样得来呢?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郭凤霞 《福建茶叶》2016,(7):387-388
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视为人类主观意识的范畴,在研究茶文化时不仅要有历史、文化的观点,更要有人类对内在外在价值的取舍和取向。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英国的文化价值进行探讨,通过茶文化的片断去认识英国文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英国饮茶风俗对"茶为国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发冷,茶会使你温暖;如果你发热,茶会使你凉快;如果你抑郁,茶会使你欢快;如果你激动,茶会使你平静."这是英国前首相威廉·格拉德斯通写的一首茶诗,诗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茶深刻的体会与痴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