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茶叶的百花丛中 , 福建茶叶一枝独秀 . 福建晋朝就有茶 , 唐朝已产贡茶 . 福建的茶 树品种、良种普及率、茶叶品类、特种茶、天福茶博院等位列五个 " 世界之冠 " . 福建茶叶 总产、总值、品种、品类、良种分布、茶博院等名居六个 " 全国第一 " . 茶叶出口占全国第 二、茶园采摘面积为全国第三 . 福建名茶层出不穷 , 茶叶人才遍布全省 , 茶叶文化源远流长 , 福建茶叶可谓誉满古今中外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福建茶叶不断发展 . 这一切都意 味着福建是一个茶叶大省 .  相似文献   

2.
畲族茶文化     
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文。主要从事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原上的茶文化,至少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茶叶在唐以前亦称“檟”,《尔雅·释木篇》中说:“木,苦荼(茶)也。”藏语称茶为“荚”,是当时汉语“檟”(茶树)的译音。茶叶具有消食、止渴,去腻等特殊的功能,对于缺氧,干燥和以肉食,酥油,糌耙为主食的青藏高原人来说,确实是不能  相似文献   

4.
走近福建茶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文化发展轨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谈谈福建茶文化发展的几个粗线条,以及若干启示,供交流,以期推动福建茶文化研究。一、福建古代茶业1.福建茶叶始期:最早见于东晋376年,南安县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说明管朝以前,福建已产茶,至今已16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茶的原产地,相传"神农时代"就已发现茶。神农氏时代,即新五器时代,约公元前2737年。福建茶叶始期,是在神农时代的三千年之后的事。此时菜在南方已渐变为一种普通之物。敬茶待客已形成一种礼仪。菜的记载,也明显增加,莲花峰上的石亭,也即古人饮茶、斗茶的地方。2.唐朝:农业生产回升,文化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6.
凌光汉 《茶报》2004,(3):32-32
为热烈祝贺溧阳市在中日韩(厦门)茶文化交流会喜获佳绩,溧阳市工商联(总商会)、农林局和文联,7月9日晚7点半在市政府广场联合举办弘扬茶文化文艺专场演出,规模大、水平高、非常成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市民自愿,自始自终、兴致勃勃地观看表彰和演出,市民人数达万人;二  相似文献   

7.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以茶会友,成了今天的生活时尚。因此,在繁喧的都市,出现了一间又一间装饰精美,风格各异的茶艺馆、茶庄、其中座落在顺德市容桂镇的君林逸贤便是其中一姣姣者。 当你迈步走进君林逸贤居时,有似走进了诗人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仿佛远离了二十一世界的繁荣和喧闹。而回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岭南大宅园,极具怀古思幽的品茶小包房,又有鸟语花香,奇石根雕,古朴清雅,令人心旷神怡的大厅,厅房间那小巧玲瑰,流光溢彩,富有民族特色和诗情画 意的古色 古香的走 廊,让人 沉浸于园 林景色的 情怀中。 在这里看…  相似文献   

8.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改革开放后 ,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茶文化蓬勃兴起。不少省市成立茶文化研究会、促进会 ,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 ;诞生少儿茶艺并应邀出国表演 ;茶馆、茶坊、茶艺馆开始兴旺 ,茶艺表演盛行。日本茶道里千家青年代表团 2 0 0 1年 6月 2 8日第一百次访华 ,江泽民主席会见时说 ,世界各国的文化是相互交流的 ,茶道虽源于中国 ,但在日本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并成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纽带。2 0 0 1年 10月在上海举行的APEC年会有茶文化。年会结束馈赠给各成员领导人的专用礼品是一把传统工艺、西…  相似文献   

9.
罗晓莹 《茶叶》2006,32(4):59-63
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园林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借景自然,寄情山水,营造以人为本的博物馆环境。特别是在2004年环境整合工程后,中国茶叶博物馆得到重新定位:既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又是传承茶文化的宣传阵地、国际茶文化交流场所,还具有自助旅游休闲功能,生态自然、充满独特的茶文化园林艺术风格的东方园林。  相似文献   

10.
龚娜 《福建茶叶》2016,(8):104-105
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众多传统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开始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以文化消费和体验为特征的一种休闲旅游。茶文化旅游将"茶文化"与"旅游"双剑合璧,从而使茶叶产业及旅游业的利益均得到最大化。茶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茶文化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业中茶产业的附加值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促进了茶叶消费,进一步推动了茶叶经济的发展。笔者基于茶文化旅游对与之相关的茶叶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茶文化旅游的背景、茶文化旅游的特征、茶文化旅游对茶叶经济发展等,以期为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罗国华 《福建茶叶》2016,(10):368-369
我国作为茶叶大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累积起大量、丰富的茶文化元素。在这一浩瀚的茶文化资源库中,我们则需要契合现代茶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此前提下来完成茶文化元素的提炼,这样才能发挥茶文化在茶叶活动中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在福建旅游业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是福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本文探讨了茶文化在福建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福建茶文化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茶叶,具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早在18世纪就已传入英国境内并为英国人所喜爱,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成为英国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英国人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对此,笔者在文中通过对英语文化教育分析,来探讨茶文化在英国是如何传承的;同时,也对英语中有关茶文化的习语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茶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性,并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进行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茶文化旅游内涵的基本构成进行阐释,并就现代茶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展开具体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旅游与茶叶原产地的生态保护关系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时下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有所启示。茶文化旅游内涵的基本构成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核心价值理念上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要内容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发展路径上强调茶产业链的整合。现代茶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生态保护和文化发展相统一;二是坚持茶文化旅游的趋于品牌聚集、三是坚持走向茶文化旅游的国际化。茶文化旅游与茶叶原产地生态保护的一般关系包括两个方面:茶文化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叶原产地生态环境:保护茶叶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茶文化旅游,本质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雪峰 《福建茶叶》2016,(3):280-281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久的茶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闽南地区作为我国的产茶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闽茶文化除了泡茶的技艺,茶道,还包含了茶诗等。本文从闽茶的概要出发,对闽茶名称、茶道及茶诗的英译进行概述,并着重分析了闽茶茶道以及茶诗英译中的唯美之处,以实际了解闽茶文化英译中的唯美感。  相似文献   

16.
宋歌 《福建茶叶》2016,(1):137-138
茶文化是关于茶叶栽培、加工、保存、饮用、疗效研究的社会文化,它涉及茶俗、茶礼、茶政、茶法、茶德、茶道。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高茶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因而,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茶俗、茶艺、茶德、茶道等融入包装设计之中,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西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尽相同,所以中西国家各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尤以英国茶文化极具代表性。茶叶传入到英国后,必然会涉及到一些茶叶翻译问题,从这些茶叶翻译中,我们可以一探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福建茶叶》2016,(11):78-79
本文从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的互动发展进行分析,进而达到促进茶文化和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打造茶文化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成 《茶叶》2005,31(1):58-59
长三角是指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世界上有6大城市群达到城市带的规模,我国只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这6大城市带。  相似文献   

20.
发展茶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正确理解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的内涵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从字面理解,茶文化就是茶与文化两者的有机融洽体。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自然和社会双重职能属性;从狭义上讲,特指精神财富,也就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其内容非常广阔,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经济贸易、赋税法律、新闻出版、医学保健、餐饮旅游、游艺娱乐等学科与行业。形式丰富多彩,包括茶叶专著、茶叶报刊、茶待条词、茶歌茶舞、茶与字画、茶与小说、戏剧曲艺、茶与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