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0引言 秋翻冬灌是一项传统农业耕作措施。近几年,随着棉花高密度栽培、全层施肥、高新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秋翻冬灌措施出现诸多不利影响。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茬(秋)灌冬翻所产生的综合效益高于秋翻冬灌,影响面广,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唐秋建 《农技服务》2014,31(9):76-76
打破冬灌、春翻的传统耕作模式,对老棉区棉田进行秋翻冬灌,浅析秋翻冬灌对棉花病虫草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秋翻冬灌,尤其是深翻60cm--65cm后灌水,可以有效降低病虫草的越冬和繁殖基数,对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明仕 《农村科技》2007,(12):41-41
一、播前准备 番茄较耐旱,但不耐涝且最忌在盐碱地种植,对土壤要求较严,为了获得高产,需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此我区种植番茄均选择前茬为棉花、土质粘重的壤土和沙壤土的常压滴灌地块,秋季茬灌或秋冬灌,秋翻前667米2施复混肥20~25千克、二铵8~10千克.  相似文献   

4.
1播种前土壤准备1.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耢、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a.平播大豆,土地必须深松,耕翻深度18~20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续作业。b.垄播大豆。伏翻秋耙,秋翻秋耙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垄距为63~65厘米,误差2厘米,垄体压实后垄高18厘米,误差2厘米。1.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  相似文献   

5.
1、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足农业生产的基础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是获得大豆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根据不同前茬对地号进行因地制宜的秋翻、深松、耙茬及原垄卡相交替的耕作措施.例如:亚麻茬实行秋翻22-25厘米,麦茬深松30厘米以上,豆茬进行直耙茬14-16厘米,玉米茬、芸豆茬采取灭茬后原垄卡播,为大豆创造紧密适度的土壤环境,在整平耙细的基础上,实行秋起垄,其中实行秋施肥或秋喷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1、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是获得大豆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根据不同前茬对地号进行因地制宜的秋翻、深松、耙茬及原垄卡相交替的耕作措施。例如:亚麻茬实行秋翻22-25厘米,麦茬深松30厘米以上,豆茬进行直耙茬14-16厘米,玉米茬、芸豆茬采取灭茬后原垄卡播,为大豆创造紧密适度的土壤环境,在整平耙细的基础上,实行秋起垄,其中实行秋施肥或秋喷药效果最佳。这些松、耙、起垄等一系列耕作措施,对改善土壤耕层的水、肥、气、热状况,促使大豆根系发育,增强抗逆性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利于春旱秋防,蓄水保墒,适时早播,确保农时,保证"四"苗等(苗全、苗齐、苗壮、苗均)。  相似文献   

7.
1试验目的通过本试验准确掌握棉花膜下加压滴灌与常规灌溉方式对比的节水率、肥料利用率、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试验基本情况2.1试验地试验在昌吉市滨湖乡东沟五队,2004年11月秋翻冬灌,没有施底肥,前茬作物棉花。土壤质地为粘土。播前土壤养分有机质  相似文献   

8.
正一、整地整地包括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1.平播大豆,土地必须深松,耕翻深度在18-20厘米,耙茬深度在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春季整地要做到翻,耙,松,耢,压,连  相似文献   

9.
一、秋翻冬灌 残膜可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壤板结,导致肥料和水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出苗.棉花残秆上存有很多病虫源,如不在秋翻冬灌前及时清理,将造成病虫源越冬基数加大,增加来年防治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与品种的选择. 1.选地宜选择前茬为小麦、玉米作物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好,经过秋翻冬灌后以待播状态越冬.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棉田套种小茴香的最佳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在本县呼图其乡和奎依巴格乡开展了4种模式的棉田套种小茴香试验示范.示范地属沙性土.前茬作物棉花,秋翻冬灌地,土壤肥力中等.现将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鲁棉研2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地、造墒、施基肥 1.1 纯作棉田 鲁棉研28号种子发芽出苗不快,再加上我国北方常年春季多风少雨,整地造墒对确保棉花一播全苗非常重要.提倡冬耕,耕翻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冬耕棉田,翻后可不进行耙耢,以利于土壤冬融熟化和接纳雨雪,早春要顶凌耙耢,以利保墒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要及时耙耢.如有灌溉条件,特别是对于重黏土地,最好进行冬灌造墒.冬灌的时间以昼消夜冻的时期为好,灌水量一般掌握在80~100m3/667m2.冬灌棉田经过冬天的冬融过程,有利于形成疏松的表土层,能减缓蒸发,而且春季地温回升也快.灌溉方法宜采用畦灌,切忌大水漫灌,灌水时要注意灌匀灌透.  相似文献   

13.
正新疆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区域,灌溉主要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土壤犁地深度普遍以常规深度25厘米左右为主。深松技术是在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基础上,与农机具的改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式,这是农机作业革新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有别于常规犁地作业,它突出的特点是高效节能。玛纳斯地区主要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土层深厚,秋翻冬灌、深施底肥、整地呈待播状,现已成为大部分农户播前整地的作业习惯。大马力、大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疆绿洲棉田普遍进行冬春季灌溉,高定额灌水淋洗土壤盐分的同时也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通过研究冬灌期棉田灌排水氮含量特征,有助于棉花生产中水氮资源高效利用.选择南疆绿洲阿拉尔垦区成片棉田,定点采集冬灌前及冬灌后灌排水样,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浓度,分析冬灌措施对棉田氮浓度的影响.冬灌前和冬灌后,棉田排水中铵态氮、硝...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  相似文献   

16.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  相似文献   

17.
一、土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块,前茬以小麦、棉花、瓜菜和豆类为宜,秋翻冬灌。翻地前每公顷施60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0.2吨磷酸二铵、0.45吨尿素,并施硫酸锌0.03吨。早春耙耱保墒,整地待播,达到整地要求的六字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节水技术2种节水方式均采用"一膜双带、一管二行"机采棉模式,行株距配置为(66+10)厘米×9.5厘米。1.播前铺膜滴水先铺膜后连接好地面管道及滴灌带,667米2分2次滴水70米3,6~8天后适墒播种。2.冬灌春不复水667米2冬灌水200米3,翌年春先铺膜增温保墒,后播种。  相似文献   

19.
"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旱"果树冬灌水,开春发的美".冬灌也被称之为灌冬水,即在果园土壤结冻之前,进行的最后一次灌水,冬灌对增强树势、来年的果实优质高产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
<正>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