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同学  胡进 《花生学报》1991,(3):17-19,31
1984年我们在全区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公顷亩产400公斤以上高产方,422公斤高产地块;1987~1989年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单位又在莒南、临沭两县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生育规律和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研究,为进一步培创我区夏直播花生高产起了积极作用。1990年我区创亩产400公斤以上夏直播花生1111.4亩,其中费县郝家村1.16亩高产地块单产467.5公斤,为全区大面积发展夏直播花生,大幅度提高荚果产量提供了新的经验和配套技术,现就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生育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夏直播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在田间条件下,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花生夏直播高产保护性栽培法、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对夏直播花生功能叶片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夏直播高产保护性栽培法可显著增强夏直播花生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  相似文献   

3.
1990-1993年在即墨市石门乡对夏直播花生覆膜栽培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4年累计试验、示范面积达20多公顷,平均单产花生英颗4495.5kg/hm^2,比夏直播不覆膜每分顷增产荚果1380kg,增产44%。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鲁西地区小麦花生双高产,探寻适宜的夏直播起垄覆膜配套栽培技术,选用花生品种花育25号,采用5个播期和3个密度的试验设计,研究花育25号在鲁西地区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花育25号在夏直播起垄覆膜配套栽培模式下的适宜播期是6月5日至6月15日,在适期内争取早播,以实现高产,最佳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5.
麦套花生是河南花生的主要栽培方式,但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劳动力价值的增值,麦套花生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夏直播花生能否达到高产优势,是河南花生再上新台介的关键。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增加密度,提高播种质量及适时的促控措施,完全可以实现花生的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前言 夏播花生多因生育时间较短,秕果多,往往导致产量低而不稳,这是当前发展小麦—夏花生一年两熟栽培制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所从1982年始将地膜应用于夏花生栽培,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四年研究结果证明:夏花生覆盖地膜,有促进生长发育,加速生育进程,提早开花,结荚大、籽粒饱满的增产作用。我们认为:覆膜栽培不仅是春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也是夏花生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夏花生产量低而不稳是制约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夏花生增产机理研究,逐步完善配套其高产栽培技术,采取技术、组织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广夏花生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徐花6号夏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新品种徐花6号高产覆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徐花6号夏直播适宜的播种密度为16.5×104穴/hm2,精量播种方式为双株/穴.施用花生专用复合肥375.0kg/hm2,麦后适期早播,徐花6号产量可达7 167.5kg/hm2以上,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麦油两熟制一体化高产栽培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宽幅麦套种花生套期和密度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 ,套期效应大于密度穴数 ,高产麦套花生必须适期套种。麦套花生最适套期为麦收前 5 3天 ( 2 8/ 4) ,适期过后 ,套期每推迟 1天 ,花生约减产 14.6kg/hm2 ;适期套种时 ,麦套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7995 0 ,夏直播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8715 0。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08年对夏直播花生高产试验中18个小区地下害虫危害花生荚果的调查分析,发现金针虫是危害夏直播花生荚果主要害虫之一。金针虫危害比率大,危害果数可达虫害果数的50.0%~84.05%,平均64.57%,占总果数的14.55%,接近蛴螬危害的2倍;其危害症状与蛴螬明显不同,会严重降低花生产量和品质,虫害果数量与有效产量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强对金针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1987-1989年,我所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夏花生小麦两茬双高产栽培规律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课题已结束。实践证明,只要掌握粮油瞻前顾后的栽培规律,采取相应统筹兼顾的配套技术,就能获取双高产。仅莒南、临沭两县经专家验收的双高产田:双300公斤的20795亩,平均亩产小麦320.6公斤,夏花生316.9公斤;双350公斤的4099亩,平均亩产小麦372.2公斤,夏花生367.2公斤;双400公斤的371.4亩,平均亩产小麦429.6公斤,夏花生411.7公斤。现将技术规范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夏花生在我省很早就有种植,有麦田套种和麦收后直播两种种植方式。但由于麦田套种存在小麦与花生争光、争水、争肥的矛盾,夏直播存有花生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不足的问题,所以夏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均低于春花生。为大幅度提高夏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自1987年以来进行了“夏花生纸筒育苗移栽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报道花生纸筒育苗移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夏直播花生高产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合多年试验研究成果,结合生产实践,阐述了夏直播花生的高产途径,并从品种、施肥、密度、播期、地膜覆盖、化控、田间管理等方面具体介绍了高产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冀油9号是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花28×猩油15有性杂交,后代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衣而成的高产特早熟花生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特早熟,生育期85-95天,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北方冬小麦区夏直播种植。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并被确定为夏花生试验统一标准种,1996年9月获国家“八五”农业科技攻关博览会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小麦花生两熟制种植方式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得出:群体密度是限制套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百果重是夏直播花生产量的主要矛盾;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密度与百果重呈正相关;适当增加公顷株数,既可增加密度本身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可通过提高百果重对产量产生间接的正效应;单株结果数与密度、百果重均呈负相关。花生高产栽培应在适当增加群体密度,稳定单株结果数的前提下,主攻百果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夏花生麦田套种与麦茬直播覆膜栽培的增产效果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土壤理化性状、温度、水分、微生物等因素对麦套(免耕)、麦茬直播(耕翻)情况下,覆膜栽培花生的影响。上述因素对夏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前期叶面积迅速扩大,后期功能叶片较多,从而加速前、中期的生育进程,使饱果成熟期得以延长,协调了荚果充实期“源”、“库”、“流”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单株饱果数,提高了百果重和出仁率。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目前生产上正在应用和最新设计的几种麦油两熟制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鲁东畦田麦花生夏直播和小垄宽幅麦花生套种两种模式对小麦产量较为有利,大垄宽幅麦花生套种对花生产量更为有利,兼顾麦油产量和全年效益,麦油均分式花生套直播表现最佳.在鲁西,适于小麦等行距花生套种条件下麦油高产高效的小麦行距为35~40cm.  相似文献   

18.
夏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单株果数与亩总果数,果重是限止因素.根据夏花生生育动态,调节好“源”与“库”关系,在栽培措施上充分注意单项措施的综合应用,提出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元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法选择花生高产栽培的可控因子中的密度、基肥中的钙肥、氮肥、磷肥及追肥用量等五项因子作为控制变量,并对变量进行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应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的计算机软件,在83—A电子计算机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产量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为0.91。根据对偏回归项的显著性程度及其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的分析:合理密植是夏花生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施用钙肥是花生高产的重要生产条件;科学运筹肥料是花生增产的基础;综合性的农艺措施是花生高产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大沟麦套种花生和春、夏直播花生一般采取大垅2行栽培,小沟麦套种则采取1行种植方式,但不同品种在密度上升到8000穴/亩以上,则产量出现徘徊,尤其小沟麦套种因行距较小,与小麦共生期间生育受限,以致产量难以提高,近年虽研究了一些新的措施,对产量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为此,笔者设置了不同种植方式高产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