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P2P覆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源查找策略是移动P2P的核心问题,本文对移动P2P资源查找策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学术界与产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在研究与应用过程中,P2P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的突出。本文对P2P信息传输过程中信令层协议与传输层协议进行分析,针对双向认证、节点授权、安全隧道建立、信息安全传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并且提出了比较可行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p20和p14基因分别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PROEX—HTb,并转化至相应的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和DH5α中表达。P20蛋白在2个宿主中都获得了高效表达;P14蛋白在BL21(DE3)pLysS中表达量较低,而在DH5α中未见表达。对P14蛋白诱导表达过程的监测表明,P14蛋白对大肠杆菌是一种毒性蛋白。用Western—blotting分析未能检测到两种蛋白的反应条带,推测这两种蛋白可能存在构象表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P2P技术的安全内联网即时通信系统的实现技术,企业用户交互数据无需通过外部服务器传输,防止内部数据流入公网,最大限度保护内部数据安全,提高系统可靠性,满足企业内部可性,安全便捷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是一种杆状病毒,而P10基因是杆状病毒的一种晚期高交表达基因。为了进一步了解P10基因在家蚕作为外源表达载体中的作用,现对国内外在BmNPV的P10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P10基因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互联网上的信息逐渐由数据量小的单纯文字转变为包括音视频的多媒体数据,使得远程网络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文根据当前流行的P2P流媒体技术的特点,提出一种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使教师可以准实时的传授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随时点播教学视频信息,并且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信息交互,如同身临其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有目的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P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P物质是一种多肽 ,广泛地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组织器官内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P物质可以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合成 ,并能调节辅佐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和其它一些免疫细胞的活性 ,从而参与免疫调节 ;P物质还调节生殖激素主要是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着生殖内分泌功能。另外 ,P物质在痛觉传递、胃肠运动、血管扩张、呼吸运动、伤口愈合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在机体的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生理学效应。表明P物质不仅是一种神经肽 ,也是一种传递信息、调节机体反应的重要信使物质。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推广(promotion)等市场营销4P策略的内容,结合双乙酸钠的特征、应用和市场现状,整合融入营销平台(platform),即从4P策略过渡到5P策略,并对双乙酸钠市场营销的5P策略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病毒P1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是构成口蹄疫病毒衣壳的基础,对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其他保护性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的结构、抗原特性以及利用重组P1基因制备口蹄疫新型疫苗和诊断检测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高效抗原提供技术,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RH株P3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加端引物,运用PCR方法,从弓形虫NT株中扩增出约800bp的片段。产物经EcoRI和XbaI酶切后,克隆进PUC19载体,经酶切和PCR鉴定,插入片段为P30基因。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及攻毒不同时相组大鼠肾组织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组织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及P物质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攻毒后第6h炎性细胞开始浸染肾小管基膜、肾小囊壁层及肾小球,12h后浸染程度开始减少,第24h出现最低值,而后又开始增多,至第72h浸染达到高峰。且此间质内血管出现轻微的裂隙。同时不同时相肾组织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量和P物质的表达水平均与炎性细胞浸染变化相吻合,攻毒后第6、12、48、72h的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量均显著高于攻毒前(P〈0.05),且在攻毒后第72h均达到最高值;P物质的表达与肥大细胞相关联。证实,肥大细胞和P物质参与了乳腺炎所致肾组织损伤与肾功能衰竭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根据NDVP蛋白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全盛了一对引物PU/PL,利用RT-PCR扩增出了F48E9株P基因在272bp的片段磁针 该片段克隆到pMD18-TVector上,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结果证明我们得到了这个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子,为了更充分证实所得阳性质粒的可靠性,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阳性重组子从5’端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了F48E9株P基因片段5’端的基因序列,利用DNASIS分析软件,将F48E9株与La Sota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7%,至此,我们获得了F48E9株P基因的全长克隆。  相似文献   

13.
选择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设计合成3条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寡核苷酸片段,通过PCR扩增得到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的全序列,并将其克隆到T-easy载体上,经双酶切重组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菌活性、抗菌机理及应用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PCR技术,从含非洲猪瘟(ASFV)P72基因的克隆质粒BBBBPr4中扩增出1.94kb的P72基因.将P72基因和表达栽体pET-30c(+)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Fba Ⅰ/XHoⅠ和BamHⅠ/XHoⅠ进行双酶切,然后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将P72基因定向克隆至栽体pET-30c(+)中相应位点上,并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得到了重组菌株BL21(DE3)(pET—ASFvP72)。经PCR鉴定,构建的重组菌株中合有P72基因。重组菌株BL21(DE3)(pET-ASFVP72)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衣壳蛋白P72基因可以在受体菌中高效表达,达到了菌体总蛋白的34%,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78Ku,并能被ASFV抗体所识别。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20和P1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GenBank中BVDV Oregon C24V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套式PCR方法扩增P20基因,扩增出预期525 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Oregon C24V比较,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0.9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7.50%.测序结果经NCBI上的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同源性比较,克隆得到的基因与Osloss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6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5.83%.根据P20的测序结果,参照GenBank中BVDV Osloss株设计一对引物,扩增P14基因,经同源性比较,扩增的P14基因与Osloss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77%,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5.10%,通过系统发生分析,推测P20基因和P14基因与Osloss株在进化上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编码旋毛虫53kDa、49kDa ES基因重组蛋白P53、P49,这两种蛋白均可被感染旋毛虫(T.spiralis)小鼠阳性血清识别,应用重组蛋白P53和P49建立的两种间接ELISA检测感染鼠血清,探讨相关抗体消长规律及不同攻虫量血清抗体阳性时间差异.结果表明,血清相应抗体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分别于27 d和31 d达到峰值,之后进入稳定期;不同数量T.spiralis攻虫后,各时期抗体阳性检出率P49-ELISA均优于P53-ELISA.综合敏感性和特异性,P49基因重组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为适合用作检测旋毛虫病的理想抗原,并可应用于早期诊断,适合用于ELISA检测试剂盒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禽呼肠病毒P10、P17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的禽呼肠病毒(ARV)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跨越P10和P17非结构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3个ARV毒株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结果显示,13个ARV毒株的P10蛋白基因ORF全长均为297bp,编码98个氨基酸;P17蛋白基因ORF全长为441bp,编码146个氨基酸。这13个ARV毒株P10、P17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在96.6%~100%和95.2%~99.3%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2%~100%和91.9%~99.0%之间。将这13个ARV毒株与GenBank上其他正呼肠病毒毒株,包括番鸭株(DRV)和飞狐上分离到的内尔森海湾病毒(NelsonBayvirus,NBV)及两个澳洲分离株(ARM-1和SOM-4)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呼肠病毒有地域和种类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细胞色素P450在家蚕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细胞色素P450及其发现、命名的研究史,概述了细胞色素P450的结构特征、分布的广泛和多样性及细胞色素P450主要功能。并从家蚕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现状出发,基于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代表——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的现实,简要地展望了以家蚕细胞色素P450研究为代表的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肌幼虫分泌性蛋白P4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计、合成引物,以旋毛虫RNA为模板,用RT—PCR法扩增出旋毛虫P49序列,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将P49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作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PCR法扩增出P49序列,其大小约为960bp,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GEM—P49进行序列测定表明其与Genbank中的P49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P49;SDS—PAGR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38kDa,约占菌体总蛋白的7%左右,且能被感染旋毛虫猪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鲁东南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在不同茬次下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怎样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年龄(2、3、4、5龄)紫花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研究了年龄及茬次对紫花苜蓿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次内,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总体上3龄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高于其他年龄;每茬时,4龄苜蓿叶和茎N∶P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P<0.05),3龄苜蓿叶和茎N∶P均低于其他年龄。4个年龄苜蓿叶和茎N、P含量随茬次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第3茬达到最大值(除3龄苜蓿茎的N含量);2龄和4龄苜蓿叶N∶P随茬次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苜蓿茎N∶P随茬次呈先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除5龄),并均在第4茬时达到最低值;苜蓿年龄和茬次的变化均能显著影响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及N∶P;苜蓿叶和茎的N含量与N∶P基本呈正相关,苜蓿叶和茎的P含量与N∶P基本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苜蓿由主要受N限制向主要受P限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