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试验从桑椹果渣中提取桑椹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桑椹红色素是水溶性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其颜色受p H值影响较大,在p H=3的溶剂里最大吸收波长为515nm。这些研究将为桑椹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桑椹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本试验从桑椹果渣中提取桑椹红色素,从温度、光照、Vc、H_2O_2、亚硫酸钠以及pH值等方面对其稳定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桑椹红色素在低温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添加一定量的Vc可以起到一定的护色作用;其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较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氧化和防还原;它的颜色还与pH值有关,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好的颜色表现力。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桑椹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桑椹红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桑椹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分析了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工艺,阐述了该色素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及酸、碱、光、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对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色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桑椹红色素的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锐孔法对桑椹红色素的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桑椹红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色素量、包埋时间;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CaCl2浓度为2%,包埋时间为1.0h,0.5%桑椹红色素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2。  相似文献   

5.
在水溶性桑椹红色素、桑椹原汁、三华李原汁、火龙果原汁等溶液中加入0.025%、0.05%、0.075%、0.1%、0.2%的二氢杨梅素(W/V),在强制加热状态下,观察溶液图谱和相关吸光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有利于保护水溶性桑椹红色素、桑椹原汁、三华李原汁、火龙果原汁等溶液中的红色素,其效果随着二氢杨梅素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唐迪  朱毛毛  赵婷  张敏  顾晓云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07-5208,5531
[目的]研究和比较桑椹红色素的不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酸性乙醇溶液提取桑椹红色素,并用大孔树脂对其进行初步纯化。分别利用色价法、消光系数法、pH示差法和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桑椹花青素的含量。[结果]纯化后色素的色价是纯化前的14.8倍;消光系数法测得桑椹红色素中花青素含量为0.015%;pH示差法测得其含量为0.017%;比色法测得含量为0.007 6%。[结论]pH示差法测定桑椹花青素含量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提取桑椹红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并优化超声波提取桑椹红色素。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提取桑椹红色素的工艺参数和提取效果,并与常用的溶剂浸提法相对照。结果: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为含0.01%HCl的80%乙醇溶液,提取功率200 W,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20,超声波法和溶剂浸提法的提取率分别为86.57%,79.64%。结论:采用超声波可较好地提取桑椹红色素。  相似文献   

8.
桑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营养、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桑椹、桑椹红色素、桑籽的利用现状作一概述 ,并提出其今后开发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桑椹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桑椹红色素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更生  曹阳  朱婵  孙银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77-8778,8790
从桑椹红色素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药桑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室外阳光直射下,3 d保存率仍在90%以上,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稳定,3 d衰减50%;对高温不稳定,在100℃时,放置8 h保存率即降低了40%,但在低温条件下较为稳定。色素对氧化剂不稳定,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仅略有降低;苯甲酸钠防腐剂对色素有护色作用;Fe3+、Fe2+和Ca2+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它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pH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色素稳定性降低,而在酸性条件下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AB-8型大孔树脂对桑葚红色素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16-218
为确定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葚中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红色素在浸提和从AB-8型大孔树脂洗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2h、乙醇浓度75%、物料比1∶3、温度为60℃;最佳洗脱条件为pH=2、洗脱液体积2BV、流速1BV/h、乙醇的体积分数8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广西桑树赤锈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类型、致病性和品种资源的抗性水平,为桑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不同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采用涂抹接种方法对4个鉴别品种及7个广西桑树品种资源材料人工接种桑赤锈病病菌,调查各材料的发病程度及致病反应.[结果]采集于广西不同地域的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均能侵染4个鉴别品种和7个广西品种资源材料.不同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对同一桑树品种及同一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品种对赤锈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伦教40发病较轻.[结论]广西不同地域桑赤锈病病原菌均属湿润型生理小种;伦教40对赤锈病的抗性较好,可作为中抗赤锈病品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广西桑树品种资源材料对赤锈病的抗性水平,为育种部门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涂抹法和覆盖法接种桑赤锈病病菌,鉴定7个桑树品种资源材料对赤锈病的抗性;同时,对桑园赤锈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测定的7个桑树品种材料均发病,其中伦教40发病相对较轻,其余6个品种发病较重。不同年份、季节、地势的桑树品种材料赤锈病发生程度不同;4月上旬为赤锈病始发期,10~11月为发生高峰期;旱坡地桑树赤锈病发病较轻,水田、低洼地发病较重。【结论】伦教40赤锈病发病较轻,抗病能力较强,可作为抗性育种中间材料或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杨梅露酒色泽的稳定性,以澄清透明的杨梅露酒为原料,基于杨梅露酒花色苷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不同浓度有机酸、氨基酸、金属盐及天然色素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杨梅露酒最佳护色工艺及其贮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杨梅露酒中花色苷的破坏性强于光照,花色苷热降解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添加有机酸可使花色苷以稳定的结构存在于露酒中,其中对羟基苯甲酸效果最好,色泽保存率达到83.22%,比对照提高16.52百分点;添加较高浓度的水杨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使露酒色泽保存率提高10.00~12.82百分点;而添加甘氨酸、L-酪氨酸和L-半胱氨酸对杨梅露酒中色泽保存率影响较小;添加60 mg·L-1的桑椹红色素对杨梅露酒的辅色作用最为显著,贮藏3个月后,杨梅露酒的色泽保存率为91.5%,比对照提高27.0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广西桑树品种资源材料对赤锈病的抗性水平,为育种部门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涂抹法和覆盖法接种桑赤锈病病菌,鉴定7个桑树品种资源材料对赤锈病的抗性;同时,对桑园赤锈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测定的7个桑树品种材料均发病,其中伦教40发病相对较轻,其余6个品种发病较重。不同年份、季节、地势的桑树品种材料赤锈病发生程度不同;4月上旬为赤锈病始发期,10~11月为发生高峰期;旱坡地桑树赤锈病发病较轻,水田、低洼地发病较重。【结论】伦教40赤锈病发病较轻,抗病能力较强,可作为抗性育种中间材料或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