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正>宿迁蚕种场是始建于1957年的蚕桑场,1990年开始蚕种生产,沧桑数十载,经历了蚕桑(种)业的辉煌,也目堵了蚕茧大战给蚕桑业带来的疮痍。十余年的蚕种生产历程,既有深刻的教训也有宝贵的经验。回顾我场蚕种生产的曲折历程,深感今天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没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措施就没有宿迁蚕种场的今天。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蚕种是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基础,要想蚕桑生产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因此,我省蚕业主管部门提出了“以质为主,质量并重”的蚕种繁育方针。近年来,我场认真贯彻执行上述八字方针,狠抓原蚕基地建  相似文献   

3.
蚕种是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基础,也是蚕茧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蚕种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作的丰歉和茧质的好坏,,关系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优良的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强健好养,为生产优质高产的蚕茧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因此,努力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是确保蚕桑生产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健。正因为如此,我省蚕业主管部门提出了“以质为主、质量并重”的蚕种繁育方针。近年来,我场在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导下和在省市各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担负着全省母种、原原种和部分原种的生产任务,其蚕种质量、产量直接影响全省蚕桑生产.因此,历来我场都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尤其对微粒子病防治严格把关.多年赢得“无毒场”的称号.但自1990年春开始发生了微粒子病,逐期上升,至1991年秋饲养23个批,22个批有毒,其中淘汰蚕种几千张毛种.对生产、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针对这一现象,上级和场领导都非常重视,全场职工、群众积极配合,采取  相似文献   

5.
钟兴权 《蚕学通讯》2002,22(2):45-46
蚕种场必须根据蚕桑发展对蚕种的需要组织生产,生产出对路、优质、高产的蚕种,才能立足不败之地.垫江种场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探索和研究,即合理制种布局,适应农村养蚕布局的调整,提高房屋设备利用率,确保蚕种质量,扩宽种场生存和生活的空间,为我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江平 《四川蚕业》2014,(1):53-54,56
<正>成本管理历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种生产更体现了生产成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随着蚕桑产业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物资材料等因素影响,造成成本增大。总之,提高蚕种质量是降低蚕种生产成本的关键,如果因为质量问题造成蚕种不合格,其产出减少,投入浪费,成本上升。特别是家蚕微粒子病控制效果更是直接影响蚕种生产成本的高低。现以我场  相似文献   

7.
我场建于五七年,从建场以来共生产优质无毒(无微粒子病)蚕种达30多万张,基本解决了韶关地区蚕桑生产需要的蚕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外贸出口的需要,我场在七七年全区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蚕种生产从黄茧生产到白茧,从白茧到二  相似文献   

8.
<正> 我场系省属原种场,桑园投产面积600亩左右。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市场对蚕种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为使蚕儿良桑饱食,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增施肥料,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进而增加蚕种产量和提高蚕种品质,以满足用户对蚕种的需求。我场在1991年和  相似文献   

9.
<正>我场地处徐州市西郊,年制种能力25万余张.1993年前生产蚕种基本是无毒种,曾多次受到省蚕种公司的表彰.但由于近几年我市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加之个别用种单位只为一己之利,不顾蚕农利益,致使外地超毒蚕种乘隙而入,导致农村丝茧育发生微粒子病并呈蔓延趋势,也严重威胁了我场的蚕种生产和蚕种质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场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对蚕农高度负责的态度,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质量管理,认真  相似文献   

10.
浅谈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止符昌红,杜贤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0)蚕种生产中,容易发生的后期死蛹不但直接影响种茧成绩,而且会影响蚕种质量和效益。常见的后期死蛹有败血蛹和僵蛹。笔者就此根据自已的蚕种生产实践经验谈谈后期死蛹的发生和防止措施。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东台市蚕桑场始建于1989年,是一家生产一代杂交蚕种的专业种场。微粒子病是一种为害蚕种生产的毁灭性蚕病,一旦发生该病就会给蚕种生产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范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我场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病特点,多措并举,常抓不懈,家蚕微粒子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防微工作成效明显,蚕种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我场防微工作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解决蚕种质量情况,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从而向广大蚕农提供更优质的蚕种,如皋县蚕种场于12月16一17日召开了蚕种质量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市、县、区的蚕桑技术干部41人。一致认为,如皋县蚕种场建场17年来,为省内外提供了百万余张杂交蚕种,并为本县培训技术力量与供应良种桑苗等做了不少工作,对蚕桑生产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座谈反映如皋县蚕种场建场以来,蚕种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蚕种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蚕种的质量逐渐成为成败的关键,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已经成为我场坚守的生产信条。蚕种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盒种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优劣。目前,蚕种品质好坏衡量的标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微粒子病毒率,其中微粒子病毒率是检验蚕种质量最重要的指标,若毒率超标,其它项目再好也没用。为了使蚕种“四率”都控制在我省下达的标准范围内,我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微粒子病作为一种家蚕疫病,直接威胁着各个蚕种场的生产和生存,各个蚕桑技术人员大有谈微色变的趋势,但据我场的教训和经验,只要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齐心协力,把各项防微消毒措施落到实处,微粒子病也是可以控制的.1994年春我场有一个批,超标淘汰,这一消息使全场职工震惊,分析原因,商讨防微对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95年春该点生产的蚕种全部无毒.回顾一下,我们主要作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合作育种在各蚕种场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如何搞好育种点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将关系到蚕种产、质量和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此结合我场的具体做法,谈一点体会。 1 强化桑园治虫工作,防止虫害交叉感染桑园病虫害防治是桑园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桑园虫口密度的高低不仅造成桑叶减产、叶质下降,而且传染蚕病,因此要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贯彻到桑园病虫害防治的每一环节,为蚕种繁育提供良好的物  相似文献   

16.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立足之本,而生产蚕种成本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蚕种场的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蚕种的质量和成本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筹码。在八九十年代,随着蚕桑事业的发展,蚕种生产量的扩大,专业蚕种场采用了以场带原蚕村的形式来扩...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故在蚕种生产中加强防微措施落实是生产优质、无毒、低毒蚕种的基础,是决定蚕种场生死存亡的关键。目前蚕种供大于求,蚕农及蚕业管理部门对蚕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而净化的养蚕制种环境越来越难找。面对现实,我们蚕种场加大了防微力度,从思想上提高职工及原蚕点农民防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组织上强化了生产责任制,从技术上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微措施,层层把关,把防微措施落实到全年的桑园管理之中,贯串于蚕期的始终。因此近3年我场生产76批计52万张蚕种,无一批微毒超标,平均毒率0.22%…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是重点蚕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蚕种是蚕桑行业重要的生产资料,依法实施蚕种的有效供给事关蚕桑发展和农村稳定。近年来无证私贩蚕种现象在部分地区有所抬头,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的正常开展。本文从蚕种业自身的特殊性、蚕种市场混乱的原因以及蚕种市场混乱的危害性等方面阐述了蚕种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实践经验对加强蚕种市场管理的相关措施,提出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优良蚕品种和优质的蚕种,是发展茧、丝、绸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省蚕桑生产正处于调整时期,在蚕种生产上仍须要继续坚持贯彻“以提高质量为主,质量并重”的方针,并根据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时期做好生产和供应工作。八十年代初我省蚕桑生产基地向新区转移后,新区蚕种场迅速发展,生产蚕种直线递增,承担了全省蚕种主要任务。我省蚕桑自新区转移后,在蚕种生产上出现了二个特点:(1)蚕品种单一化,八十年代以前,我  相似文献   

20.
叶面药物消毒作为一种消毒防病的措施,近几年来已在蚕种和蚕茧生产得到广泛应用。在搞好蚕室、蚕具、环境消毒后,搞好叶面消毒工作,防止病从口入,能进一步减少蚕病的发生,是目前蚕种、蚕茧生产上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措施。自1998年以来,我场十分重视叶面消毒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完整的消毒措施。应用叶面消毒措施,促进了我场蚕种产量、质量的提高,消毒措施逐步完善,消毒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场的发展。在消毒药品选择上也在逐步向更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发展。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