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检测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对小鼠血清中IgA、IgG、IgM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多拉菌素浇泼剂在高、中、低3个剂量组时,都可使外周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发生改变,并且有一定的量-效关联,表明合适剂量的多拉菌素浇泼剂能够改善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给与中、低剂量时,IgA、IgM、IgG均无明显的变化,但在高剂量时,IgA、IgM、IgG均有所降低,但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多拉菌素浇泼剂各剂量时对小鼠体液免疫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多拉菌素浇泼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动物寄生虫病较为安全的局部外用药物,适合在兽医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旋毛虫各个时期的驱杀效果。采用多拉菌素浇泼剂按5mg·kg^-1·bw^-1为小鼠背部浇泼给药一次,对小鼠旋毛虫成虫、移行期幼虫和包囊期幼虫进行驱杀。结果表明。多拉菌素浇泼剂对旋毛虫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杀虫率可达99.5%,其次是旋毛虫的移行期幼虫,杀虫效果达96.62%,而对包囊期幼虫的杀虫效果最差,只有31.98%。多拉菌素浇泼剂治疗小鼠旋毛虫的成虫和移行期蚴虫疗效显著,而对包囊期幼虫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该药进一步的广泛应用于家畜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犬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犬背部皮肤一次浇注多拉菌素浇泼剂(0.1 mg/kg体重),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从犬前肢静脉采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中药物浓度进行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药动软件处理。给药后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β为(2.14±0.56)d,Tmax为(1.00±0.00) d,Cmax为(24.38±4.82) ng/mL,AUC为(89.79±16.90)ng/(d·mL)。提示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犬体内血药浓度维持的时间较长,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检测多拉菌素浇泼剂应用的安全性,试验检测了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尿素氮(BUN)、肌酐(CRE)、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NAC)指标及外周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拉菌素浇泼剂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TP、BUN、CRE、ALP、LDH、CK-NAC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量(5 mg/kg)和3倍治疗量(15 mg/kg)时,多拉菌素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有正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说明多拉菌素浇泼剂对小鼠的各个器官、组织和代谢无损伤性作用和不良影响,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多拉菌素浇泼剂治疗犬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患犬螨病的病犬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病犬分为四组,甲组、乙组、丙组和对照组,均为15例,甲组、乙组、丙组病犬分别使用0.8 mg/kg、0.5 mg/kg、0.3 mg/kg的多拉菌素浇泼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病犬应用多拉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四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治疗1周、2周的有效率与乙组、丙差异并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治疗1周、2周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多拉菌素浇泼剂可有效治疗犬螨病,给药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拉菌素注射剂和伊维菌素浇泼剂微量给药,对自然感染皮蝇幼虫的犊牦牛进行驱虫效力研究。结果:给药后28~34d剖检和翌年3、5月份两次摸背检查远期防治效果,多拉菌素注射剂5μg/kg剂量组驱净率分别为85.0%和92.1%,驱虫率分别为93.6%、93.7%;10、20μg/kg剂量组均为100.0%。伊维菌素浇泼剂12.5μg/kg。剂量组驱净率分别为85.0%和91.2%,驱虫率分别为93.3%和93.2%;25、50μg/kg剂量组均为100.0%。对照组牦牛皮蝇1期幼虫感染率85.0%,平均感染强度29.7条;背部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的平均感染率84.1%,瘤疱和虫孔总数205个。试验证明供试两种药物使用微量驱除牦牛皮蝇1期幼虫高效安全经济,多拉菌素的最佳剂量为10μg/kg,伊维菌素的最佳剂量为25μg/kg。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选择自然感染胃肠道线虫的1-2岁牦牛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Ⅰ、Ⅱ、Ⅲ组分别为伊维菌素浇泼剂试验组,分别按0.3、0.4、0.5 mg/kg体重剂量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Ⅳ组为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照组,按0.2 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给药;Ⅴ组为空白对照组。另随机挑选牦牛10头供安全性观察,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分别为伊维菌素浇泼剂0.7 mg/kg和1.0 mg/kg体重剂量试验组,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结果表明:以0.5 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牦牛胃肠道线虫驱治效果最好,其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驱虫率分别达100%、100%和99.25%,对毛首线虫驱虫率为96.00%;0.3 mg/kg和0.4 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的驱虫效果均低于0.5 mg/kg体重剂量组,且呈现驱虫效果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试验使用1.0 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所用试验牦牛给药后精神、呼吸、采食、排粪、运动等情况未见异常反应,表明本品毒性较低,临床使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的安全性,试验以家兔为模型,通过一次给药及多次给药,观察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反应;同时建立豚鼠模型,观察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对豚鼠皮肤的过敏反应。结果发现: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反应的平均分值小于0.5、属于无刺激药物,但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对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的分值为O,致敏率为O,具有弱致敏性。表明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兽用复方癣净凝胶剂用于治疗动物皮肤真菌病安全,但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  相似文献   

9.
在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选择自然感染胃肠道线虫的1~2岁牦牛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Ⅰ、Ⅱ、Ⅲ组分别为伊维菌素浇泼剂试验组,分别按0.3、0.4、0.5mg/kg体重剂量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Ⅳ组为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照组,按0.2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给药;Ⅴ组为空白对照组。另随机挑选牦牛10头供安全性观察,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Ⅰ、Ⅱ组分别为伊维菌素浇泼剂0.7、1.0mg/kg体重剂量试验组,经背部皮肤浇泼给药。通过对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粗计驱虫率、安全性观测的分析,结果表明:以0.5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牦牛胃肠道线虫驱治效果最好,其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驱虫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25%,对毛首线虫驱虫率为96.00%,0.3、0.4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的驱虫效果均低于0.5mg/kg体重剂量组,且呈现驱虫效果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本次试验使用1mg/kg体重剂量伊维菌素浇泼剂,所用试验牦牛给药后精神、呼吸、采食、排粪、运动等情况未见异常反应,表明本品毒性较低,临床使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0.
伊维菌素浇泼剂治疗猪蛔虫及血虱的驱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进行了驱除猪血虱和猪蛔虫的试验。结果:给药后第7d对猪血虱的转阴率达100%;第15d对猪蛔虫的驱虫率达到100%,表明0.5%伊维菌素浇泼剂对驱除猪蛔虫和血虱是高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全身过敏性、皮肤刺激性、黏膜刺激性和乳腺刺激性试验,评定了利福昔明混悬乳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致敏试验豚鼠均未出现过敏性反应。在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单次敷药组家兔皮肤均未见异常变化,多次敷药组虽有1只试验兔皮肤出现了短暂性轻微红斑,但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平均值仅为0.2。在黏膜刺激性试验中,受试药物组有1只试验兔的阴道黏膜出现轻微的充血现象,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积分平均值为0.2。乳腺刺激性试验羊乳房未见异常症状,乳腺组织未见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利福昔明混悬乳剂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制剂。  相似文献   

12.
催奶灵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家兔的血管和肌肉局部刺激性以及体外溶血性试验,对催奶灵注射液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本品对豚鼠无明显过敏性反应,静脉和肌肉注射对家兔耳缘静脉和肌肉组织无明显局部刺激,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体外溶血,各项安全性均较好,可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豚鼠、新西兰大白兔的皮肤致敏、皮肤刺激、肌肉刺激、红细胞溶血试验,考察咪唑苯脲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进行皮肤刺激,染毒剂量为咪唑苯脲注射液0.5 mL/只(规格:1211.5 mg/mL);用白化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按0.5 mL/kg剂量,以豚鼠背部左侧皮肤进行染毒;用新西兰大白兔8只,进行肌肉刺激试验,在右侧股四头肌注入0.1、0.2、0.5 mL/kg bw,左侧股四头肌注入同样体积的灭菌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用新西兰大白兔2只,进行红细胞溶血试验,采用体外试管法进行,采心脏血50 mL,制成红细胞悬液,加入受试药物原液温育3 h。结果显示,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物咪唑苯脲注射液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皮肤致敏试验:受试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率为0;肌肉刺激试验:给予受试物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红细胞溶血试验:受试药物及阴性对照在3 h内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均为澄明,溶液中未见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试验表明,咪唑苯脲注射剂无皮肤刺激性、不出现过敏反应、无肌肉刺激性、无溶血和凝聚作用,临床上可以肌肉注射使用。  相似文献   

14.
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透皮特性及皮肤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应用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过敏性试验考察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采用改良的Franz立式扩散池,对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进行体外经皮透过性评价。结果显示,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对家兔无皮肤刺激性和皮肤急性毒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中特比萘芬与其混悬液的透皮速率(J)分别为0.840 3μg/cm.h和0.266 8μg/cm.h。表明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且纳米乳增强了特比萘芬的经皮透过性。  相似文献   

15.
瑞香狼毒涂搽剂急性毒性及对皮肤刺激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香狼毒涂搽剂的急性毒性与外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及根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家兔进行皮肤、眼部刺激性试验。[结果]瑞香狼毒涂搽剂急性经口毒性的LD50为894.4mg/kg,皮肤刺激得分均小于0.49,急性眼刺激得分指数最高为2.1。[结论]瑞香狼毒涂搽剂为低毒、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部轻微刺激的制剂,外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新型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别对小白鼠和家兔进行急性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试验。随机将60只小白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其中雌雄各半,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考察;随机将9只家兔分为3组,每组3只,进行局部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小鼠肌肉注射LD 50为600.32 mg/kg,LD 50的95%的可信区间为(600.32±2.44)mg/kg;随着时间延长和给药剂量增加,刺激性增强,注射长效土霉素7 d后,家兔股四头肌出现红肿、发紫、坏死、光泽消失现象,15 d后肌肉组织的坏死范围扩大。该产品对小白鼠表现为低毒,对家兔的股四头肌有局部刺激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藏草乌的水煎提取液在体外杀灭羊虱蝇的药效作用及其皮肤毒性、刺激性、过敏性试验,为藏草乌的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1%、2%、4%、8%、10%藏草乌水煎提取液分别滴于衬有吸水纸和羊虱蝇的平皿中,在1、2、4、8 h时分别观察其对羊虱蝇的杀灭情况。取相同剂量1%、2%藏草乌水煎提取液均匀涂于大白兔的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进行皮肤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试验。结果显示,给药1 h后各浓度的藏草乌水煎提取液及阳性对照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羊虱蝇杀灭效果,4 h后阳性对照组杀灭率为100%,8 h时,1%、2%藏草乌水煎提取液杀灭率达到70%,而2%藏草乌水煎提取液较1%药物组杀灭羊虱蝇效果好;皮肤毒性试验显示,大白兔皮肤无红斑、水肿,体重变化正常;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藏草乌提取液对大白兔皮肤无刺激性;皮肤致敏反应结果表明,藏草乌提取液对大白兔不具有致敏性。综上所述,藏草乌水煎提取液具有良好的体外杀灭羊虱蝇作用,且皮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豚鼠、大白兔的皮肤致敏、皮肤刺激、肌肉刺激、红细胞溶血试验,考察加米霉素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8只进行皮肤刺激,染毒剂量为加米霉素注射液0.5 mL/只(规格:150 mg/mL);用白化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按0.5 mL/kg剂量,以豚鼠背部左侧皮肤进行染毒;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进行肌肉刺激试验,在右侧股四头肌注入6、12、30 mg/kg bw,左侧股四头肌注入同样体积的灭菌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用新西兰大白兔2只,进行红细胞溶血试验,采用体外试管法进行,采心脏血50 mL,制成血细胞悬液,加入受试药物原液温育3 h。结果显示,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物加米霉素注射液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皮肤致敏试验:受试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率为0;肌肉刺激试验:给予受试物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红细胞溶血试验:受试药物及阴性对照在3 h内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均为澄明,溶液中未见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试验表明加米霉素注射剂无皮肤刺激性、不出现过敏反应、无肌肉刺激性、无溶血和凝聚作用,临床上可以肌肉注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注射液的毒理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局部血管刺激性试验、肌肉及皮肤刺激试验及豚鼠全身用药的过敏试验,考察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注射液制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注射液对小鼠肌肉注射的LD50为4.989 mL/kg,0.1~0.5 mL该注射液在4 h内对兔红细胞不产生溶血和凝聚作用;静脉注射部位血管及周围组织均未见充血、水肿、出血和坏死等病理改变,肌肉注射部位充血范围在0.5 cm×1.0 cm以下,4块股四头肌反应级的最高与最低之差等于0,家兔四块股四头肌反应级之和小于10;以相当于临床用量2倍的剂量涂抹皮肤,停药后1、24、48、72 h镜下观察均未见明显异常的病理变化;豚鼠首次致敏后第14天及第21天静脉注射液攻击,在观察期内未见过敏反应。表明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注射液在该试验条件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Tests for acute oral toxicity, eye irritation, corrosion and dermal toxicity of colloidal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were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animals following OECD guideline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gNPs at a limited dose of 5,000 mg/kg produced neither mortality nor acute toxic signs throughout the observation period. Percentage of body weight gain of the mic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In the hematological analysi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ce treated with AgNPs and controls. Blood chemistry analysis also showed no differences in any of the parameter examined. There was neither any gross lesion nor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 observed in various orga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D(50) of colloidal AgNPs is greater than 5,000 mg/kg body weight. In acute eye irritation and corrosion study, no mortality and toxic signs were observed when various doses of colloidal AgNPs were instilled in guinea pig eyes during 72 hr observation period. However, the instillation of AgNPs at 5,000 ppm produced transient eye irritation during early 24 hr observation time. No any gross abnormality was noted in the skins of the guinea pigs exposed to various doses of colloidal AgNPs. In addition, no significant AgNPs exposure relating to dermal tissue changes was observed microscopically. In summary, these findings of all toxicity tests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colloidal AgNPs could be relatively safe when administered to oral, eye and skin of the animal models for short periods of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