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4种方法,脱除西伯利亚百合品种CMV、LSV和LMoV病毒,分析了4种处理后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结果表明:以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运用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4种方法,脱除西伯利亚百合品种CMV、LSV和LMoV病毒,分析了4种处理后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结果表明:以热处理加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草莓"丰香"品种为材料,利用匍匐茎剥取茎尖,以茎尖培养结合改良热处理、冷处理、二次脱毒等方法来进行草莓脱毒研究,用电镜及野生草莓小叶嫁接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脱毒效果与剥取的茎尖大小有关,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以0.5mm(毫米)大小剥取茎尖,直接剥取茎尖法不能够彻底清除病毒,而二次脱毒法、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冷处理 茎尖培养法等获得的植株都没有检测到病毒,脱毒效果良好.其中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的茎尖成活率最高,达47.37%.因此最适宜的脱毒法为改良热处理 茎尖培养法,即先将草莓匍匐茎放在40℃热水中处理4h(小时),再剥取≤0.5mm(毫米)大小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红实美草莓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染病毒的红实美草莓为材料.时试管苗热处理脱毒和试管苗热处理后茎尖培养脱毒的成活率和脱毒率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管苗热处理后茎尖培养脱毒能显著提高脱毒效果,比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效果好;其中剥离0.5~0.6 mm的茎尖培养成苗,试管苗0.5~1.0 cm高时40℃(4 h)~250C(20 h)变温处理4周,再次剥离0.5~0.6 mm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最好,成活率85.6%,脱毒率98.8%.  相似文献   

5.
以进境樱桃为材料,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对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株进行脱毒技术研究,并应用PCR技术对脱毒苗进行健康检测。结果表明:0.5mm以下茎尖培养可以去除樱桃病毒,茎尖越小,去除病毒的效果越好,但成苗率降低;0.8mm以上茎尖培养不能去除病毒,但是成苗率较高。(37±1)℃高温连续处理3~4周后,剥取茎尖培养,可以提高去除病毒的效果,对成苗率影响不大,热处理时间越长,去除病毒效果越好。但被处理的试管苗易死亡,樱桃病试管苗在(37±1)℃高温下,以处理4周为宜。  相似文献   

6.
苹果和梨树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脱病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0年,以18个苹果品种和15梨品种为试材,以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进行脱毒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表明,苹果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脱毒率可分别达到75%以上和100%.现已获得16个苹果品种和6个梨品种的无病毒母本树.  相似文献   

7.
以同时携带ASPV、ACLSV、ASGV 3种潜隐性病毒的"八棱海棠"、"小金海棠"、"华红"和"JAZZ"组培苗为试材,分别采用2种变温热处理方式结合茎尖培养的脱毒方法,运用RTPCR技术对组培苗内病毒进行跟踪检测,研究了不同苹果品种和砧木对变温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除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反应以及脱毒苗的适宜检测时机。结果表明:变温热处理条件不同,病毒脱除效果不同。同一热处理条件下,不同苹果基因型其病毒脱除率也不同。"小金海棠"脱毒率最高,"JAZZ"和"八棱海棠"次之,"华红"最低。同时,不同病毒种类的被脱除率存在差异,ASPV最容易脱除,ACLSV居中,ASGV最难脱除。脱毒完成后180d,病毒总检出率最高;220d,3种病毒均有检出,检出顺序为ASGV最先,ACLSV次之,ASPV最晚。因此,对脱毒苗进行多次跟踪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梨树苹果茎沟病毒的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3—1996年,采用热处理材料茎尖培养及试管苗热处理方法,对13个梨品种及矮化砧材料进行苹果茎沟病毒脱毒试验的结果表明,二者对茎沟病毒的脱除率分别较单纯茎尖培养高57.0%和62.4%。脱毒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70%和80%。  相似文献   

9.
以13个苹果品种、砧木为试材,采用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脱除病毒。结果表明:M4及国光的脱病毒效果最好,热处理30天以上,脱毒率为83.3%;金矮生和长富2号经21天热处理,脱毒率也可达80%;北斗和新乔纳金的脱毒率稍低,但也比传统热处理绿枝接高36.7%和30.0%。另外,各试材热处理后的死苗率和死苗高峰期有较大差异,而且茎尖培养绿枝芽的分化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简述苹果病毒病研究概况,分析苹果病毒病传播方式,包括嫁接、人为或根系传播等,总结苹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如栽植无病毒苗木、采取农艺措施和药剂防治等,以及利用热处理、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微体嫁接离体培养、化学脱毒和超低温等脱毒技术,旨在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草莓热处理脱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研究了草莓盆栽苗及茎尖组培苗热处理的脱毒效果,并对盆栽苗热处理致死原因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影响草莓盆栽苗热处理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根际温度。采用根系保护变温法(39℃/18℃昼/夜),由于根际温度变低(29℃/14℃/昼/夜),“绿色种子”品种苗寿命达30—90天。经90天热处理后,脱毒率达66%。热处理期间,分期取母株上原有的匍匐茎进行茎尖培养(外植体为1.0毫米),其组培苗脱毒效果(y)与热处理天数(x)呈极显著的正相关(y=24.45+1.33x,r=0.9388匍匐茎最长寿命达30天,相应的茎尘组培苗脱毒率为88.9%。采用茎尖组培苗进行热处理脱毒,“女峰”39℃/18℃变温30天结合38℃恒温30天;“明晶”,“女峰”38℃恒温46天的脱毒率均达到100%;“80—9—4”,“女峰”39℃/18℃变温60天,脱毒率分别为82%和88%。  相似文献   

12.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无病毒苗木,提高脱毒效率,开展了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将携带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斑点病毒(GFk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GLRaV-2)的8个葡萄品种试管苗进行恒温热处理,对分离成活的62个茎尖进行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62个茎尖中,29个茎尖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葡萄斑点病毒、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81.8%、80.0%、78.1%、75.0%和61.5%。采用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适用于葡萄无病毒原种母本树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蔗脱毒苗在茎尖培养阶段由于污染率和褐变率高培养成功率较低问题,在甘蔗的热处理、茎尖解剖、接种等阶段设计不同试验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热处理时应需不同的水浴温度和时间;在茎尖解剖前,使用75%酒精处理可以减少茎尖培养的污染率;在接种前,将茎尖放到无菌水或者150mg/L的PVP(聚乙烯毗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可以减少酚污染,PVP还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活性炭的作用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用量。  相似文献   

14.
以罗汉果组培苗为试材,在高温热处理不同天数后剥取茎尖,进行罗汉果花叶病毒脱毒技术研究,同时采用间接ELISA法和电镜观察法检测其脱毒效果.结果表明:适合罗汉果热处理的时间为7~15 d,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0%~100%;38.5℃热处理10 d剥取0.2~0.5 mm的茎尖进行培养,脱毒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梨病毒脱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洪霓  王国平 《中国果树》1995,(4):5-7,24
1992-1994年。采用恒温热处理、变温热处理、茎尖培养以及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梨品种进行脱毒试验,获得9个品种共47个无病毒单株。其脱毒率分别为:恒温热处理47.1%,变温热处理64.3%,茎尖培养28.6%,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90.9%。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优化葡萄试管苗脱毒体系,以携带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Fab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灰比诺病毒(GPG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和葡萄病毒E(GVE)共5种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和时间以及热处理后茎尖和腋芽培养对脱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影响试管苗的存活率和脱毒效率,以38℃/光照8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38℃/光照16 h+32℃/黑暗8 h变温处理以及38℃恒温/(光照16 h+黑暗8 h)处理。取38℃/光照8 h+32℃/黑暗8 h热处理10、15、20、25、30和40 d的试管苗1.5 mm左右的茎尖和茎尖下第1、2腋芽接种培养,茎尖存活率高于腋芽,繁殖成苗后检测,均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其中热处理10 d的平均脱毒率为52.38%,25和30 d的脱毒率均达100%;随热处理时间延长,接种茎尖和腋芽的存活率下降,故热处理时间以25 d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13个平果品种、砧木为试材,采用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脱除病毒。结果表明:M4及国光的脱病毒效果最好,热处理30天以上,脱毒率为83.3%;金矮生和长富2号经21天热处理,脱毒率也可达80%;北斗和新矫纳金的脱毒率稍低,但也比传统热处理绿枝接高36.7%和30.0%。另外,各试材热处理后的死苗率和死苗高峰期有较大差异,而且茎尖培养绿枝芽的分化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高效的分蘖洋葱脱毒体系,以吉林省内不同地区分蘖洋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建立分蘖洋葱茎尖脱毒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热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的比较,提高了茎尖剥离的体积,降低了茎尖剥离的难度。结果表明,最佳茎尖启动培养基为MS+NAA 0.1 mg/L+zip 0.4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mg/L;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0℃处理10 min,茎尖大小从原0.1~0.5 mm增大到0.5~1.0 mm;不同品种处理后成活率均在90%以上,脱毒率也均在93.3%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2种脱毒方法对新疆大蒜的脱毒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白皮蒜和红皮蒜的脱毒快繁体系提供依据.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组培、热处理结合气生鳞茎的鳞茎盘组培等方法进行脱毒试验.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1.7 mg/L左右的6-BA和0.3 mg/L左右的NAA有利于新疆白皮蒜与红皮蒜的茎尖组织培养.茎尖组织脱毒培养时以0.5 mm大小的茎尖成活率高,脱毒率可达100%.白皮蒜与红皮蒜气生鳞茎的鳞茎盘组培的脱毒率分别为58%~86%和54%~85%.新疆白皮蒜和红皮蒜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果优于气生鳞茎的鳞茎盘组织培养脱毒,茎尖脱毒时剥取茎尖的大小以0.5 mm的脱毒率可达100%,气生鳞茎通过鳞茎盘组织培养也具有一定的脱毒效果,设想可将气生鳞茎与茎尖组培结合起来脱毒,剥取的茎尖大小可以大于0.5 mm,这样可以提高茎尖组织培养的效率而又不影响脱毒率,并且可将生产周期缩短为1~2年.  相似文献   

20.
对苹果砧木M9T337、八棱海棠和烟富8苹果3种材料,通过茎尖培养建立无菌体系,采用剥取茎尖初脱毒、高温钝化脱毒二次茎尖剥离脱毒技术,通过病毒检测后,利用无毒茎尖进行分化增殖培养快速繁殖、生根培养,然后进行温室驯化成穴盘苗。利用温室驯化培养的原始一代脱毒M9T337砧木、烟富8穴盘苗,建立采穗圃,原始一代脱毒八棱海棠和M9T337砧木穴盘苗直接移栽到苗圃,利用脱毒砧木和品种材料,在苗圃嫁接繁育苗木,建立烟富8苹果脱毒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同时介绍了脱毒苗苗圃管理和脱毒苗木果园管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