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矮变1号研究了赤霉酸不敏感性与矮秆基因的关系,证实了赤霉酸不敏感基因与矮秆基因为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矮秆基因等位性测验法和矮秆品种赤霉酸反应鉴定与系谱分析法相结合,分析了我国46个矮秆小麦品种所携带的赤霉酸不敏感矮秆基因。Rht1基因型有.11个,占24%;Rht2基因型有32个,占69%;Rht1+Rht2基因型有3个,占7%。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矮秆品种不含Rht1十Rht2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46个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矮变1号研究了赤霉酸不敏感性与矮秆基因的关系,证实了赤霉酸不敏感基因与矮秆基因为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利用这一特征,通过矮秆基因等位性测验法和矮秆品种赤霉酸反应鉴定与系谱分析相结合,分析了我国46个矮秆小麦品种所携带的赤霉酸不敏感品种基因,Rht1基因型有11个,占24%,Rht2基因型有32个,占69%,Rhtl+Rht2基因型有3个占7%,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矮秆品种不含Rhtl+Rht2基  相似文献   

3.
两个在籽粒发育后期α-淀粉酶(后熟α-淀粉酶)维持高水平的小麦品种Spica和Lerma52,与一组带有高秆(rht)等位基因或矮化基因Rht1、Rht2及Rht3(赤霉素不敏感等位基因)的4个近等位基因品系杂交,种植F1和F2群体,并分析其籽粒α-酶和株高的表现.Rht3基因显示出对株高显著的影响,并强烈抑制了籽粒后熟期α-淀粉酶的合成.相比之下,Rht1和Rht2对株高影响不大,但仍显著地降低了后熟期α-淀粉酶活性.这些观察表明,赤霉酸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作用.对品种改良、鉴定和控制高α-淀粉酶种质方面矮化基因的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苦荞品种温度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份苦荞品种从感温指数来看,对低温的感应性可分为3类:1.强敏感型:榆5-7,圆籽荞和额乌;2.敏感型:伊盟苦荞、白苦荞、841-2和额洛乌且;3.弱敏感型:862、凤凰苦荞和黑苦荞。11份苦荞品种从播种至现蕾天数与总积温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5.4+19.72X和Y=131.25+18.30X,生物学起点温度为19.72℃和18.30℃。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的两个最常用的矮秆基因是Rht2,Rht3基因也是一个有效的矮秆基因。本研究中的资料限于比较这些基因对春小麦蒸发效率(TE)、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碳同位置甄别值(△)来选择具优良蒸发效率的植株。普通小麦品种Maringa遗传背景下的4个近等基因后系rhtrht、Rht1rht1、Rht2rht2和Rht3Rht3,以及由上述原始品系杂交而衍生的4个F1代近等基因发校种用于测定矮秆基因对  相似文献   

6.
小麦4D染色体上基因Ms2,Rht10和着丝点的连锁关系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上昌紧密连锁的,交换率仅为0.18%。不育基因Ms2距离着丝点31.56个交换单位,而矮秆基因Rht10距离着丝点31.74个交换单位。  相似文献   

7.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交换率仅为0.18%。不育基因Ms2距着丝点31.56个交换单位,而矮秆基因Rht10距离着丝点31.74个交换单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矮秆波兰小麦赤霉酸不敏感基因的遗传特性,以矮秆波兰小麦、高秆波兰小麦及其杂交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幼苗形态、第一叶长度及胚芽鞘长度的变化,分析了矮秆和高秆波兰小麦对赤霉酸(GA3)的敏感性及赤霉酸不敏感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矮秆波兰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而高秆波兰小麦赤霉酸反应敏感;F2代分离群体第一叶和胚芽鞘不同长度的幼苗数分别与赤霉酸不敏感型幼苗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分离比例都为3:1(短:长),即不敏感:敏感=3:1,符合x2测验;矮秆波兰小麦赤霉酸不敏感性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籼粳稻开花习性与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籼稻开花高峰期比粳稻早2小时97分。秋季仅早半小时,而。且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分析初步认为花时较早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花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适温、高湿则开花推迟,籼稻对气候因素化的反应较粳稻敏感。籼粳稻实际界交率测定结果:籼/粳为14.8%,粳/籼为10.9%。  相似文献   

10.
两个在籽粒发育后期α-淀粉酶维持高水平的小麦品种Spica和Lerma52,与一组带有高秆等位基因或矮化基因Rht1,Rht2及Tht3的4人近等位基因品系杂交,种植F1和F2群体,并分析其籽粒α-酶和株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小麦育种和种子提纯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纯合的栽培品种,然而,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非整倍体状态可能降低品种的纯合性。本文主要研究半矮秆小麦品种中导致高秆变异类型的非整倍体的频率。Rht1和Rht2是最普遍存在的矮基因,分别位于4B和4D染色体上。本研究中的高秆变异类型的染色体结构依据表型和子代细胞遗传学分析来确定,带有Rht1基因的6个品种平均产生0.15%的4B单体植株,这些单体植株平均比整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2.
大豆品种(系)耐低钾性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国内外收集到不同来源大豆56份在低钾土壤上种植,发现不同品种(系)大豆对低钾的耐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耐性与产量的关系。将这些品种(系)分为高产敏感型,高产不敏感型,低产敏感型和低产不敏感型4种类型。其中高产不敏感型与低产不敏感型具有钾高效基因。可作为基因材料应用于栽培和遗传育种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3.
用bolbosum技术检验来自中国春×农林61的F1代产生的52个双单倍体系(DH)的麦谷蛋白高分子量(HMW)亚基等位基因和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同时,研究这些DH的赤霉素不敏感半矮等位基因的效应。中国春编码麦谷蛋白HMW亚基的等位基因是Glu-Alc和Glu-Dla,农林61则是Glu-Alb和Glu-Dlf.DH系按两种HMW亚基位点重组可分为四组,仅Glu-Alc·Glu-Dlf较其余三种基因型植株较高和抽穗时间较长.农林61携带有GA不敏感等位基因Gai/Rht2,而中国春对GA敏感。按Gai/Rht2位点又可将这些DH系分为两组。凡是Gal/Rht2的基因型植株都显著较gai/rhtZ植株矮,籽粒产量则显著提高。Glu—Alc和Glu—Dlf促进株高的结合效应几乎被Gai/Rht2降低株高的效应所抵消。这些结果说明麦谷蛋白基因位点的选择显著影响普通小麦某些农艺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大豆品种对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 ̄10号10个大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对200多份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筛选出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抗性资源18份。鉴定结果表明,灰斑病菌1 ̄10号生理小种的致病频率分布在0.25 ̄0.583之间,其中6、2、3号生理小种具有较高的致病水平;而且大豆品种对1 ̄10号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在群体水平上表现出同时抵抗10个生理小种的5 ̄8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5.
甜荞品种温度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东 《杂粮作物》2002,22(4):208-209
甜菜品种对温度的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全国荞麦主栽区的12个品种可分成4种类型;(1)强敏感型;(2)敏感型;(3)弱敏感型;(4)迟钝型,对低温敏感性强的品种的生物学起点温度比敏感性弱的品种高。  相似文献   

16.
甜菜种质资源应用星座图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星座图分类法对9份甜菜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可划分为5类,第一类有780024A/11、780020A、7503/81—1、780041B/2和780020B/10,属标准偏丰产型种质资源;780016B/4为二类,属高糖优质基因种质;82005×7为第三类,属标准型种质材料;780016A为第四类,属丰产抗病种质资源;第五类为7501A/BCE,属低产低糖型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7.
绿豆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99份绿豆品种资源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出芽期及苗期耐盐(1级、2级)的品种分别是180份和16份;绿豆芽期与苗期耐盐性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和1993年用14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鉴定并分析了53个品种的抗性,其中41个材料具有广谱抗性。分析了21个抗病品种的抗性类型,有9个品种为全生育期抗性,12个品种表现成株期抗性,其中有些品种与菌系存在着明显的交叉互作反应。本研究根据品种对国际鉴别菌系的系列反应型,初步尝试推测了17个品种具有Xa-4基因,10个品种具有Xa-3基因。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光周期基因在我国小麦品种中的组成分布特点,利用已有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我国977份小麦品种的光周期基因Ppd-A1、Ppd-B1和Ppd-D1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不同麦区中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Ppd-A1位点有5份材料无PCR扩增条带(0.5%),其余972份材料都为光周期敏感型Ppd-A1b(99.5%);在Ppd-B1位点仅青春37为光周期不敏感型Ppd-B1a(0.1%),有3份材料无PCR扩增条带(0.3%),其余973份材料为光周期敏感型Ppd-B1b(99.6%);在Ppd-D1位点有789份材料为光周期不敏感型Ppd-D1a(80.8%),其余188份材料为光周期敏感型Ppd-D1b(19.2%)。在东北春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青藏春冬兼播麦区等高纬度麦区,小麦品种多携带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 D1b;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不敏感型Ppd-D1a基因分布频率较高;Ppd-D1a基因分布频率总体呈现以黄淮冬麦区为最高,向其他方向麦区呈现下降的趋势。在Ppd-A1位点和Ppd-B1位点发现的无PCR扩增条带的新等位变异,丰富了小麦育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选育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品种奠定了材料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小麦品质对密度反应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连发 《麦类作物》1997,17(4):27-30
本试验以具有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的四种组合类型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分析了稀、密两种种植条件下的粉质仪和沉降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密植对具有7+9、5+10谱带材料的稳定时间影响最大,7+8、2+12、7+8、5+10谱带的材料次之,7+9、2+12谱带材料最小。密植可以使一些材料稳定时间增加,尤以具有7+9、5+10和7+8、2+12谱带两类材料为甚;(2)密植条件下沉降值呈下降趋势,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