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进行猫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时,从猫的唾液中发现了杯状病毒.通过对病毒进行分离和形态学、理化学、动物感染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证明该病毒为猫杯状病毒(FCV)自然弱毒株.免疫试验证明,该毒株可以诱导猫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能持续50周以上,并能抵抗FCV强毒株攻击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在健康猫群中的流行情况,分析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8份采集自吉林省临床健康宠物猫的口腔棉拭子,利用F81细胞对检测呈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电镜观察、PCR方法对所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到1株病毒,鉴定为猫杯状病毒,测定其ORF2基因序列全长为2 007 nt,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68.8%~78.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来自中国的3个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广西猫杯状病毒(FCV)的流行情况及其变异规律.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集疑似FCV鼻拭子59份,其中阳性检出率49.2%(29/59).将阳性病料接种CRFK细胞,成功分离获得一株FCV毒株,命名为NN01-19.为深入了解其遗传进化规律和分子特征,本研究通过RT-P C R方法扩增获得该毒株...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猫白血病病毒(FeLV)在青岛地区的流行情况,对2018年—2019年在青岛地区动物医院采集的25份临床疑似患有猫白血病的病料进行FeLV的RT-PCR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5份样品中14份检测为FeLV阳性,检出率为56%,检出率较高。同源性分析表明,除4株毒株同源性为100%外,其余各毒株间同源性差异较大,在85.5%~99.6%之间,各毒株间发生了一定变异。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3株毒株独自形成一个分支,与来自中国台湾的FeLV-TWK30毒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远。可见猫白血病病毒在青岛地区的感染已较为严重,加强监测及防疫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猫杯状病毒是杯状病毒科的成员之一,是猫科动物的一种重要病原,也可以作为研究诺如病毒的替代模型。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对猫及其他猫科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猫杯状病毒的检测主要依靠实验室手段,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现有疫苗不能对所有毒株产生免疫保护。论文就猫杯状病毒及其疾病的诊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该病毒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4,(6):894-90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囊膜糖蛋白E2是病毒识别和吸附宿主细胞的重要蛋白,同时也是病毒较不保守的蛋白,其编码基因常用于猪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为了分析我国猪瘟高发地区—广东省CSFV流行毒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RT-PCR对采集自佛山等广东省11个城市的CSFV流行毒株E2全长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6株CSFV流行毒株有15株为基因2.1亚型,另外1株属于基因1.1亚型。根据核苷酸同源性的大小,这些2.1亚型病毒株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亚型2.1b、2.1c和2.1d。其中2.1c和2.1d亚亚型毒株是首次报道在该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2.1a毒株尚未发现在广东省流行。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基因2.1亚型的4个亚亚型具有群特异性的氨基酸替换,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2.1亚型的分型结果。综上所述,基于E2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广东省CSFV流行毒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同时发现有新的2.1c和2.1d亚亚型毒株的流行,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广东省猪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利用RT-PCR方法从患病猫组织中鉴定出1株Ⅰ型FIPV病毒,通过RT-PCR扩增18个片段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CE-TA克隆载体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获得FIPV NJ-20-a株的全基因序列,对获得的全基因序列和编码区序列以往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S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NJ-20-a株与以往毒株同源性较低,新分离毒株基因组变异较大,通过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S基因和3a、3b、3c基因是变异的主要区域,S基因系统进化树发现NJ-20-a株处于Ⅰ型FIPV分支内的单独分支,与以往毒株进化差异较大,表明猫冠状病毒在不同地域遗传进化过程中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对FIPV NJ-20-a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分析,为猫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流行性学的调查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是一种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目前已在19个国家检出。本研究旨在调查该病毒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特征。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5个省12个奶牛场的93份腹泻粪便样本和54份健康粪便样本。结果显示:腹泻样本中BNoV检出率为25.81%,极显著高于健康粪便样本中9.26%的检出率(P<0.01),证明该病毒与犊牛腹泻具有相关性;基于29个RdRp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5份样本为GIII.1型,24份样本为GIII.2型。对获得的18个VP1和13个VP2基因片段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中国的BNoV毒株具有独特的演化趋势。本研究证明BNoV已在国内的奶牛中广泛流行,是国内犊牛腹泻的新发病原,且国内的BNoV毒株具有独特的演化趋势,为犊牛腹泻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1):75-79
为分离鉴定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四川流行毒株,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征,通过病毒分离培养特征观察、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和试验4种方法分离鉴定出1株BVDV,命名为SC株。生物学特性检测显示,该毒株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敏感,耐碱不耐酸,对温度敏感,属于RNA病毒;5'UTR遗传进化表明显示该毒株与BVDV-1b型同源性较高。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1株BVDV四川流行毒株,为BVDV感染机制的研究、疫苗的研制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目前发现的典型A型塞内卡病毒(SVA)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旨在了解该病毒的进化路线,为相关疫苗开发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研究从NCBI网站中选取220株SVA全基因组序列作为分析对象,使用RDP5软件剔除重组病毒,利用MEGA7和MrBayes软件将符合要求的184条全基因组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SVA遗传进化历程以时间跨度分为3个进化支。随着时间推移,每个进化分支中的毒株数量逐渐增加,流行扩大化。研究表明,SVA的进化树体现了地域上的屏障,每个国家的SVA分离株大多聚类在一起;该病毒由美国始发,向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中国、泰国等地扩散,并有向其他国家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对1株分离自国内养殖场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毒株BT株进行了部分基因序列(TK、ICP4、gB、UL32)测定分析,并研究了其对2周龄SPF鸡的致病性.遗传进化分析表明,BT株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其他流行毒株相似性在97%以上,属于同一进化分支,未出现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4,(9):1435-1441
RT-PCR获得兔出血热病毒SQ-1株基因组序列,对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遗传演变分析,基于各非结构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尽管存在微小差异,但原始毒株和变异毒株分类结果一致,SQ-1株归属变异毒株,这与以病毒结构蛋白VP60、VP10蛋白基因的分型结果相同;以VP60蛋白分析SQ-1毒株在时间与空间的遗传进化来源,发现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的分别是于2009年报道的俄罗斯毒株与2005/2006年我国分离毒株,同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3%以上毒株分布于我国、美国、德国与法国等,有的毒株流行时间久远。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进化比较复杂,决定其进化来源的因素好像与地域分布、流行时间等无关,而是可能与该类型毒株可以在免疫动物体内存活并同源重组有关。同时,分析了RHDVa群毒株目前和未来的遗传变异趋势及其对抗原性的影响,以及RHDVa群与原始群之间遗传演化氨基酸位点差异相关性,初步阐明了我国流行毒株的特点,这对于深入研究变异型病毒的遗传进化机制、防控该病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东地区圆环病毒在鹅群中的流行情况。研究针对鹅圆环病毒全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采用PCR方法对送检的232份鹅疑似鹅圆环病毒感染病例进行检测。并针对其中一份阳性样品病毒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得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对该毒株全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Cap蛋白相似性分析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232份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44.4%,表明鹅圆环病毒在广东地区鹅群中普遍存在,鹅圆环病毒毒株与其他已报道的鹅源毒株处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鹅源毒株间Cap蛋白相似性为98.0%~100%,但与鸭圆环病毒相似性低(46.9%~48.2%);Cap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结果提示,鹅源和鸭源毒株表位位置相近,但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提示两种毒株之间交叉保护力可能存在差异。研究为了解广东地区鹅源圆环病毒流行、进化情况,并进一步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MDCK细胞从养殖场患病猪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猫的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命名为GX01-2013。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704 bp,与哈尔滨分离株HRB-SS较为相近,其核苷酸同源性为82.3%。根据FCV衣壳蛋白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该病毒与F9、F4、225和2024疫苗株均不在同一分支,氨基酸同源性为84.2%~87.7%,各毒株间无明显地域差异。此外,VP1蛋白的E区(426~521aa)发现有4个中和性抗原位点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了解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流行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18—2020年,在山东地区采集54份疑似猫瘟粪便拭子,并通过PCR和VP2基因克隆进行VP2基因全长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并与疫苗株进行比对,分析遗传变异情况。用F81细胞分离培养1株FPV毒株,命名为FPV-QDC20,经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血凝试验、TCID50测定、全基因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研究该毒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采集样品中16份样品VP2基因全长测序成功,其中,15份为FPV,1份为猫源犬细小病毒(CPV)。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本研究的FPV毒株均处于同一大分支,与中国其他地区已发表的FP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欧洲分离株以及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某些关键位点的改变可能导致宿主范围和感染性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情况发生。毒株QDBL2毒株中出现了80、93、103三个FPV保守位点的变异,或许与犬猫细小病毒的共感染和重组有关。动物回归试验表明,毒株FPV-QDC20有较强致病性,试验猫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最终死亡。本研究有助了解我国FPV毒株遗传演化方向,为将来的疫病监控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上海市猫上呼吸道疾病病例中猫杯状病毒(FCV)、猫疱疹病毒1型(FHV-1)和猫流感病毒(FIV)的感染比例及其遗传变化特点,对上海市冬季53份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宠物猫的眼结膜、口咽和鼻黏膜拭子,进行FCV、FHV-1和FIV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3份样品中,FCV分离率为58.4...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否存在猪细小病毒6型(PPV6)毒株,分析其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猪血清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猪群有PPV6的存在,感染率为18.5%(25/135),与PCV2的共感染率为24.0%(6/25)。与参考毒株的NS1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6%;NS1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X44毒株和GX3-3毒株与中国参考毒株TJ株、韩国KSU1-AZ-2014株、波兰P15-1株同处一个亚群,而美国U18-9株属于另一个亚群。这一研究结果将为中国PPV6毒株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提供最基础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形态特征及遗传演化情况,采用F81细胞从患病宠物猫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命名为SH1。经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符合FCV的形态特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衣壳蛋白基因(ORF2)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株的ORF2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4.1%~79.7%和84.5%~90.9%;ORF2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显示,30株FCV毒株形成两大分支,即基因群Ⅰ和Ⅱ,分离株属于基因群Ⅰ;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因群Ⅰ和Ⅱ主要在377、539和557氨基酸位点存在差异,基因群Ⅰ和Ⅱ分别为N、A、G和K、V、S。研究结果为FCV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8年5月,山东省菏泽市某育肥猪场新进仔猪突然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死亡率高达30%以上。为确诊病原,分析病原的遗传演化规律,对病死猪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的E2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病变符合猪瘟的病变特征,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3.4%~97.9%和88.7%~98.7%,与本实验室从山东分离的流行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高于其他参考毒株。E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本实验室分离的流行毒株遗传距离较近,同属于猪瘟病毒2.1d亚型分支。E2基因推导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表明,分离株的糖基化位点(T~(806)A)与所有参考株均不相同,其具体生物学意义有待研究。上述结果表明,该猪场仔猪的急性发病死亡是由猪瘟病毒感染所致,致病毒株属于猪瘟病毒2.1d亚型。  相似文献   

20.
引起犊牛腹泻的Neboviru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Newbury-1 virus目前是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纽布病毒属(Nebovirus)的唯一成员,常用Nebovirus(NeV)表述。Ne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 453~7 460 bp,是致犊牛腹泻的重要病毒。NeV的病原检测主要依靠RT-PCR和Real-time RT-PCR方法。迄今为止,NeV已经在美国、英国、巴西、土耳其等13个国家检出,具有广泛的地域分布。最近,本实验室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在我国奶牛和牦牛中广泛流行,具有独特的进化趋势,并且有新基因型毒株的出现。本文就NeV的生物学特性、流行概况、所致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eV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