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肥水的意义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也是贝类苗种入池前的最佳肥水时期。通过施肥,培养有益藻相,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开口饵料,对提高养殖动物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池塘水温上升到10℃时,可以开始对鱼虾养殖池进行施肥,使水色呈褐绿色、油绿色或红褐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若水质清淡、呈现出黄色或淡绿色、  相似文献   

2.
<正>一、肥水的意义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等)的食欲也日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也是苗种入池前的最佳肥水时期。通过施肥,培养有益藻相,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开口饵料,对提高养殖动物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池塘水温上升到10℃时,可开始对鱼虾养殖池进行施肥,使水色呈褐绿色、油绿色或红褐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若水色清淡,呈现出黄色或淡绿色、水  相似文献   

3.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钱华  吕响明 《水产养殖》2011,32(5):15-16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也日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5.
明晶 《科学养鱼》2006,(5):76-76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与此同时,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随温度的升高也会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并流行。因此,在春季对养殖池塘的管理工作不可忽视。越冬水产动物经过长时间的低温生存与适应,其体力消耗、抗环境变异能力降到  相似文献   

6.
<正>一、低温肥水的意义传统的养殖观点认为低温期间不需要肥水,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没有低温肥水的好产品;②养殖动物吃食较少,水体污染不大;③低温藻类无法生长;④低温期间水产动物代谢降低。但是藻类植物是水体中原始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养殖观点认为低温期间不需要肥水,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没有低温肥水的产品;②经典的水产养殖书籍很少以中国南方地区作为目标地区;③传统的水产养殖很少采用升温或保温养殖措施;④低温期间水产动物代谢降低。  相似文献   

8.
"养鱼先养水",培养优质的养殖水体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肥水是水产养殖中培养优质养殖环境的常用手段.但实际生产中有几种情况肥水往往异常困难,导致相当一部分养殖人员头痛不已.本文着重介绍在池塘养殖中导致肥水困难的常见问题并就相应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06,(4):81-81
一、水产养殖生产中为什么要肥水?水产养殖中肥水的本质就是增加水体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其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提高水体本身的增氧能力,促进水体各种物质的循环,保证鱼虾蟹贝生命活动;第二,直接增加了饵料生物的数量,为养殖动物提供营养优良的食物。二、水产养殖生  相似文献   

10.
赵宇江 《水产养殖》2012,33(11):56-56
10月份开始,随着气温、水温的下降,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量也开始逐渐下降,同时水产动物的疾病也逐渐减少.疾病的减少往往会让我们的养殖户"放松警惕",忽略了进行水产动物的保健工作.其实,在养殖动物"未病"的情况下,才是进行养殖保健的最佳时期,而越冬前的保健对整个养殖过程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池塘藻类在秋冬季时随着光照变弱温度降低会以萎缩、休眠的方式过冬,这种机制对于藻类的存活、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水温的降低,池塘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藻类密度下降。一、低温肥水的意义冬季可搭棚进行高密度、升温或保温养殖。在深秋、冬、初春进行水产动物的养殖已成为常事,水产动物摄食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原本对广大水产养殖户来说,是他们应该处理池塘存量、整治池塘、放养苗种的时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地水产市场休市,产品严重滞销,鱼虾存塘量较大。此外,又因流通受阻,水产养殖所需的饲料、药物等物资无法运达养殖场所,严重影响存塘鱼虾生产管理。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水产养殖户应该怎样做好病害防控和养殖管理呢?记者近日采访了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张志,他表示养殖户要切实加强生产管理,抓好疫病防控,积极做好生产保供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12):17-17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回升。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水面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不要一次灌满,应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早春鱼池水深控制在1米以内,仲春池水加深到1.5米左右(虾、蟹养殖水面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水应换去大部分老水,早春水深掌握在0.5米左右);晚春以后逐步加深到养殖的正常水位。2及早开…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中双季养殖分别是秋季养殖和次年春季养殖,作者从秋季养殖中的池塘条件、放苗前的准备工作、养殖管理、成虾捕捞和次年秋季养殖的苗种来源、投饵、肥水、捕捞,最后在用双季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作比较来给大家介绍的。传统青虾双季(或双茬)养殖技术模式,是指当年年度内的青虾春季养殖和秋季养殖模式。笔者在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马鞍山综合试验站基地安徽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我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形成以四大家鱼为主体的肥水养殖和投草养鱼的技术和理论,尤其是解放后在肥水养鱼的水质管理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使以鲢鱼为主体的精养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一、螺、贝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危害1.肥水困难池塘存在大量螺贝时,其利用底泥和浮游生物、消耗养分,池塘难以肥水或肥水后快速衰败。2.危害水生植物螺类啃食水生植物,对水生植物形成大量且持久的牧食压力,危害水生植物生长。3.消耗氧气螺贝类繁殖速度快,并且多年生,消耗水中的溶氧。4.寄生虫的中间寄主螺类、贝类常作为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如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危害养殖动物和食品安全。5.占领池底,占领养殖空间螺贝类占据池底的生态  相似文献   

17.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春季节是水产养殖的投苗季,在进行完清塘、解毒后,就要开始肥水了,早春肥水,是水产养殖工作关键的第一步,是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很多养殖朋友却总是失败,肥不好水:水难肥,水体清澈见底,肥了那么多次都肥不起来,干脆也就不肥了,清水放苗,但如果水没肥起来或长期水清澈见底,养殖风险性会较高;肥过头.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养殖水体净化、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生长三个方面论述了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动物新的疾病防治途径及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肥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比较容易掌握的工作,但是往往越简单的事情越容易被忽视,肥水不当也会大大提高养殖品种的发病率。为此,本文谈谈关于肥水工作的一些见解,供参考。一、肥水的作用1.增氧如果池塘面积太大,按照精养标准安装增氧机,那很多养殖户可能接受不了,如果在增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肥水但不要太肥,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水温的降低,池塘中藻类生物量变少、水色变淡、透明度增加、藻类密度下降。池塘藻类在秋冬季时数量自然减少,藻类随着光照变弱、温度降低会以萎缩、休眠的方式度过不良环境,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对于藻类的存活、繁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低温肥水冬季搭温棚保温或升温来养殖水产动物,常进行高密度饲养,水产动物摄食量大、排泄物多、对水体溶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