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检验诱抗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1996-1999年在湖南省攸县和龙山县进行了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用诱抗剂在稻瘟病发病初期和孕穗末期拌细砂土撒施,对叶瘟和穗瘟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1996~1997年龙山县试点的小区试验结果,施用诱抗剂15kg/hm^2,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4.3%和92.2%,略高于稻友30kg/hm^2的平均防效93.7%和91.6%,并显著高于20%三环唑1000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抗病性诱导剂好米得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桃江早稻期间对稻瘟病抗病性诱导剂8%好来得颗粒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好米得各处理对叶瘟、穗瘟均有较好的预防控制作用.在对叶瘟的防效上,8%好米得40、60 kg/hm2*次两处理与空白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对穗瘟的防效上,8%好米得60 kg/hm2*次处理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8%好米得G防治稻瘟病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每亩用8%好米得10g抖毒沙20kg,于抛秧前7d撒施,对稻瘟病防效可达93.5%。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三大病害之首,防治该病的化学药剂很多,但稻瘟病菌已对部分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应运而生。概述了植物源诱抗剂的起源与发展、制剂研究、发展前景与展望,并以前胡为例阐明了植物源抗诱剂诱导水稻稻瘟病的研究进展,提出植物源诱抗剂作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重要补充手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化学诱抗剂诱导番茄抗叶霉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诱抗剂吲哚乙酸,乙烯利,氟乐灵叶面喷施处理番茄幼苗,诱导番茄抗叶霉病效果显著,诱抗剂处理番茄植株叶霉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6.1%-32.4%,对照处理叶霉病病情指数为72.2%,诱抗剂处理后,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了高于对照,而生理指标与植株的抗病反应无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化学诱抗剂诱导番茄对叶霉病抗性的提高与酶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5个浓度的3种诱抗剂(Harpin、BTH和SA)喷施凤丹叶面,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统计叶片病斑面积和病叶数,从而测定诱抗剂对凤丹抗3种主要病害(红斑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同时,测定了最适浓度诱抗剂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以及对凤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抗剂均可有效地诱导凤丹对不同病害产生抗性,其中,BTH的诱抗效果最佳;3种诱抗剂对凤丹抗主要病害的诱导效果均表现为红斑病黑斑病灰霉病;诱抗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凤丹植株可溶性蛋白和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丙二醛的含量;诱抗剂对凤丹3种病害的病原菌无毒杀作用,但可诱导植株获得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7.
1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8%好米得颗粒剂,由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提供;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由浙江龙湾农药厂提供.  相似文献   

8.
诱抗剂对水稻耐盐性的特效诱导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盐胁迫条件下采用诱抗剂处理水稻幼苗,测定苗高和根长的耐盐系数及其诱导率,研究了诱抗剂对水稻耐盐性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在诱抗剂最适浓度、最适诱导时间及适宜的盐胁迫条件下才能产生较好的诱导效果,不同诱抗剂的诱导效果有明显差异,而诱导率是衡量诱抗剂诱导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诱抗剂处理时期对茄子黄萎病化学诱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诱抗剂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辽茄5号为材料,使用氟乐灵、过氧乙酸、草酸钾及水杨酸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处理,调查对黄萎病的防效。[结果]种子和幼苗处理诱抗效果优于始花期处理,但苗期和始花期诱导处理持效期较长,对后期的保护效果较好。[结论]不同时期多次使用诱抗剂可以提高诱抗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水稻稻瘟病诱导抗病性研究的主要进展,介绍了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的局部和系统抗性,分析了可能的抗性机制,并指出了目前诱导抗性中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活体菌株接种法在稻种资源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省内主要栽培粳稻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用活体菌株接种法进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在人为控制的田间小气候下,建立了一套发病系数高、简便实用、病圃容量大、鉴定结果可靠性强的稻瘟病鉴定方法。通过几年的抗性鉴定,鉴定筛选出了一批利用价值较高的种质资源和新品系,为加速实施水稻良种化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鉴定单孢分离菌株20-6,20-7,20-21,20-3,分别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25,ZC9,ZD1,ZA57. 然后又分别由相应发病鉴别品种叶上再分离以获得ZB25,ZC9,ZD1,ZA574个小种,根据各个小种对我国一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的反应型,其对一定的品种为致病菌,而对另外的品种则为非致病菌。先用非致病菌作“诱发接种”(inducing inoculation),然后再以致病菌作“挑战接种”(challenge inoculation),结果表明,稻株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方式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4个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配置4个组合进行混合间栽组合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间栽区各品种的平均叶瘟和穗瘟发病率均比净栽区低,尤其对优质易感病糯稻品种,穗瘟相对防治效果达到46.90%~77.36%。混合间栽较之净栽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675.0~921.3 kg/hm2。  相似文献   

14.
对吉林省水稻新品种稻瘟病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 1996~ 1998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的 35个水稻新品种 ,进行了 3年的苗期人工接种、本田期异地自然诱发抗瘟性鉴定。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的抗性总体表现较差 ,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组培 11、九 94 32、通引 1号、通 12 4、吉 9331、九花 3号、九新 15 2、通 12 0和通 92_36 ,可以在全省种植 ,其他 2 6个品种可以根据在不同地区的抗性表现 ,合理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稻瘟病广谱基因型鉴定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掌握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型及病原菌的致病特征特性,对培育抗病品种、指导品种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抗稻瘟病单基因系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互作,鉴定出Pi19、Pi20、Pi12、Pi9、Piz5、Piz-t为吉林省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型,筛选出2014-17-1,2014-66-1等可用于抗性评价标准菌株,建立了一套以IRBL9-W(Pi9)、IRBL12-M([Pi12(t)]、IRBLta-CT2(Pib)、IRBLz-Fu(Piz)、IRBL5-M[Pi5(t)]、IRBLkm-Ts(Pik-m)、IRBLta2-Pi(Pita-2)这7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品种组成的生理小种鉴定体系,优势小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自1986至1990年对云南西南175、滇榆1号及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之一的南25三个丰产而抗瘟性差的品种,用能抗云南优势小种和潜在危险性小种的16个抗病品种作抗源,与它们杂交,共配制19个杂交组合,进行生产品种改造.通过对F4、F5和5个高代材料的抗性研究表明,对于抗病亲本为单基因的,其杂交后代宜采用抗病亲本的非致病小种进行混合接种,严格淘汰感病植株,在第5代转入以农艺性状为主并继续用混合接种法淘汰感病植株进行选育;对于抗病亲本为二基因或二基因以上的,F2、F3可采用抗病亲本的非致病小种混合接种淘汰感病植株,在F3根据农艺性状优劣,筛选优良单株,在F4用抗病亲本的非致病小种分别接种这些单株后代,把反应型相同的归属一类,以后用对应抗病反应的非致病小种混合接种这一类单株后代,定向选育,这样有可能从一个优良组合后代中选育出多个丰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本研究表明,金刚的抗性基因已导入到西南175,大理1001、福锦、密阳23的抗性基因已导入到滇榆1号,这4个高代材料农艺性状较好,通过继续选育有可能成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祁连山高寒牧区肉羊生产杂交模式,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特克塞尔、白萨福克、邦德和澳洲美利奴4个引进品种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采用AI技术开展杂交试验。生长观测表明,特甘细羔羊断奶体重为27.71 kg,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6月龄体重达到31.04 kg,比邦甘细、白萨甘细、澳甘细和对照组分别高出8.79%、14.15%、18.42%和33.97%。屠宰结果表明,特甘细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骨重和眼肌面积均最大,骨肉比最小。同时,特克塞尔杂种羔羊肉的pH值、嫩度等肉品质指标较优。由此表明,“特克塞尔X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祁连山高寒牧区生产优质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特克塞尔是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最优父本。  相似文献   

18.
对10个抗瘟性品种Tetep、砦糖、矮梅早3号、IR36、IR9782、IR58、水源300、红阳矮4号、矮脚白米仔和国际油占1号对4个中国小种ZB15、ZC3、ZC15和ZG1的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抗性分别由1个或2个显性重复抗性基因控制.共发现19个不同的抗性基因,其中一些是连锁的.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分析表明1至2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与抗性有关.在抗性系H7R中鉴定出5个抗性关联蛋白(RR-1至RR-5),等电点为4.2~5.5、分子量为17~54KD,可能由抗性基因编码.在接种后5天的感病系H7S中发现等电点为4.4~6.7,分子量为12~22KD的4个新蛋白质点(S-1至S-4).  相似文献   

19.
杂糯间栽技术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发生与为害的控制作用,为稻瘟病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4+1、6+1、8+2、杂稻净作和糯稻净作。其中,4+1、6+1、8+2处理为:每隔2个宽行栽1行糯稻,每隔3个宽行栽1行糯稻,每隔4个宽行栽2行糯稻。[结果]结果表明:杂稻与高感糯稻间栽,4+1、6+1、8+2处理对杂稻叶瘟、穗颈瘟的控制效果不明显,但4+1、6+1处理对高感糯稻叶瘟控制效果较好,8+2处理控制效果较差;4+1、6+1、8+2处理对高感糯稻穗颈瘟的控制效果都较好,其穗颈瘟的发生明显低于糯稻净作。[结论]杂糯间栽技术对糯稻栽培在生产中叶稻和穗颈瘟的发生与为害均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察水稻苗期叶瘟抗谱和成株期穗颈瘟抗性可以全面地评价水稻种质的稻瘟病抗性.本研究采用来自广东不同稻作区的36个稻瘟病菌株,对经过抗性初筛的3个空间诱变水稻品系进行苗期叶瘟抗谱测定;同时种植于代表性自然诱发病圃——广东省从化市吕田镇,考察其穗颈瘟抗性.结果显示,入选的3个诱变品系具有广谱的苗期叶瘟抗谱、且高抗穗颈瘟,抗性明显优于非诱变原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H4和H11对菌株GD0193和GD866的抗性均由主效单基因控制,H4对菌株GD08T4、H11对菌株GD08T13的抗性均由2个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D69对菌株GD0193的抗性遗传模式复杂,D69对菌株GD08T4和GD866的抗性为主效单基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