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于2006年8月引进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在青海省高原地区首次开展试验,共授配母牛363头,情期授胎率77.4%。从2007年4月开始产犊,至7月9日已产犊30头,其中母犊27头,母犊率达90%,犊  相似文献   

2.
利用肉牛自然交配+胚胎移植诱导1胎双犊(肉、奶牛)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发情期杂交母牛先进行自然交配,第7 d在有黄体一侧子宫角移植1枚奶牛IVF冷冻胚胎(A组)和母牛发情的第7d在有黄体一侧子宫角同时移植2枚奶牛IVF冷冻胚胎(B组)的方法进行1胎双犊生产试验.结果A组(n=2)有1头妊娠,妊娠率50%,并于2003年2月8日成功产下双犊,其中1头为肉牛公犊、1头为奶牛母犊;B组(n=2)有1头妊娠,妊娠率50%,但到期没有产犊.  相似文献   

3.
笔者调查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04~2013年3 209头次中国荷斯坦母牛的产犊记录,探讨胎次与产犊月份对奶牛双胎率的影响;观察了2011~2013年留养的8头异性双胎母犊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奶牛的双胎率为4.4%;双胎率最多的胎次为第三胎,占26.1%,1月份的双胎率最高,占18.3%;8头留养的异性双胎母犊中有4头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并具有正常繁殖能力,占留养的50%。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应用精氨酸控制奶牛性别研究成果,于1988年6月10日在哈尔滨通过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级鉴定。该研究课题历时3年多时间,取得了试验奶牛107头,产犊108头,母犊76头,母犊率为70.37%的显著成果。专家评审组认为,此课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19日,青冈县民政乡兴隆村养奶牛专业户张树椿家养的1头出生后12个月零16天的奶牛产了头母犊。目前母、仔发育正常,母牛产奶量可供犊牛吃饱。据6月20日测得:母牛体高105厘米,体重321公斤;犊牛体高73厘米,体重50.4公斤,犊牛花片体毛匀  相似文献   

6.
某家饲养1头3岁黑白花奶牛,于2003年7月8日9时许产出第一胎母犊,产后胎衣适时脱落。7月9日早,该奶牛食欲废绝,不断努责,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宁某奶牛场1984-1995年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配种年龄、胎次与配种月份所产犊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年龄对奶牛产犊性别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与奶牛产犊性别的关系表现为第三胎所产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它各胎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表现为3-5月配种所产犊牛有母犊多于公犊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6月-9月配种所产犊牛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羊盖板村赵某饲养的1头27月龄黑白花奶牛,2007年4月25日正常产1头母犊,胎衣排出正常。该牛在产犊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引进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在青海省高原地区首次开展试验,共授配母牛363头,情期受胎率77.4%。从2007年4月开始产犊,至7月9日已产犊30头,其中母犊27头,母犊率达90%,犊牛体躯结构、生长发育都明显优于常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所产犊牛,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3日晨7时至9时半,在陕西省长安县沣惠公社三堰大队第二生产队,有1头杂种母牛一胎生了5个牛犊。(4头黄色母犊,1头褐色公犊) 笔者6月4日对此进行了调查。这头母牛7岁,毛色黑褐色,角短向下略后弯曲,体高1.23米,体斜长1.48米,胸围1.75米,估算体重403公斤。其父是黑褐色杂种牛,其母是浅黄色杂种牛。这头母牛的第一、二胎均为单胎。第三胎是1978年7月27日与1头6岁秦川种公牛自然交配一次妊娠,该母牛来见有产多犊记录。第三胎腹围比怀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史:北方黑白花奶牛2920号,3岁,于1982年9月9日第一胎分娩,产一母犊。产犊后于9月18日开始发病。二、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大减,瘤胃蠕动音又弱又慢,背毛粗乱无光泽。产奶量锐减,由产犊后的日产32市斤减  相似文献   

12.
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母犊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奶牛种群质量以及其繁殖效益.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兰州城关奶牛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40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5%;共产犊牛21头,其中母犊19头,公犊2头,死亡3头,母犊率达到90.48%,犊牛的成活率为85.71%;对其中11头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检验,差异不显著(P>O.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安达市磷肥厂下岗职工王金元自2002年3月16日从本市先源乡友谊牧场买回2头优质成母牛,当晚就有1头牛产下1母犊。现在,他的牛已繁殖到了4头,到今年4~6月份还有3头牛相继产犊,存栏将达到7头。他养的奶牛产奶量很高,第一个泌乳期2头产奶牛(305天)共产奶22吨,其中有1头牛产奶量12.5吨,除买牛成本外,鲜奶纯利润11000元,当年就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长短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以及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状之一。为探索影响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的因素,本文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7 164条。用一般线性模型对犊牛性别、胎次、产犊季节、是否产双犊、犊牛初生重、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和是否使用性控精液对妊娠期长短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犊牛性别、产犊季节、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犊牛初生重以及是否使用性控精液极显著影响妊娠期长短(P0.01),2胎母牛的妊娠天数显著高于1胎和3胎;产公犊牛母牛的妊娠期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春季产犊的奶牛妊娠期最长,冬季则最短;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越高,其妊娠期越短;犊牛初生重越大,则母牛的妊娠期越长;采用性控精液的奶牛妊娠期显著短于非性控精液配种的奶牛;是否产双犊对妊娠期长短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提高其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奶牛性控冻精共授配奶牛948头,妊娠893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37%;母犊率达到93.95%,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20头母犊出生时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奶牛的科学配种与产后护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测定了120头荷斯坦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评分及直肠检查评分等繁殖性能指标,并与奶牛的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胎及以上奶牛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前3胎要迟10~18d,其产后子宫粘液评分低0.59~0.79分,直肠检查评分低0.53~0.85分(P0.05);产母犊的奶牛第一次发情时间比产公犊的早3.15d,当犊牛初生重大于45kg时奶牛胎衣排出时间最长(17h);冬季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其它季节早10~12d(P0.05)。研究认为,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和直肠检查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318头蜀宣花牛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蜀宣花牛母牛初配年龄在16~20月龄之间,发情和产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9~12月最高,5~8月最低;从牛群结构看,成年母牛占42.9%,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5岁以下小母牛占1.43%;从产犊胎次看,产犊4胎以上的占10.67%,产犊3胎的占11.99%,产犊2胎的占19.69%,产犊1胎的占26.51%,初胎怀孕母牛占13.64%,后备小母牛占17.49%。在所调查的1076头繁殖母牛的2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163头,其中产公犊1102头,占50.95%,产母犊1061头,占49.05%,公母比为1.04∶1;在2157个产犊胎次中,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d,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6%,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18.
奶牛性控冻精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在现代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奶牛的产母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升奶牛种群的整体质量和繁殖效益.[方法]本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定西兴牧奶牛养殖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67头,怀孕45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16%;共产犊牛39头,其中母犊36头,公犊3头,死亡6头,母犊率达到92.31%;对其中20头犊牛出生时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并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结论]对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利辛县城郊区春店乡刘小桥村农民刘振才喂养一头1981年3月生的夏本_(F1)(夏洛来公×本地母)母牛,体躯高大,外貌趋向父本,毛色呈浅黄色。83年6月利用南阳种公牛精液人工授精,84年4月第一胎产一公犊,外貌与夏本一代相象,体质健壮;84年6月利用荷兰黑白花奶牛冻精颗粒配种,该母牛于85年4月第二胎产一黑色母犊,发育良好;85年9月该母牛被其第一胎所产公犊偷配,于86年7月产下一公犊,其初生重达45公斤,被毛全白色,黑  相似文献   

20.
大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奶牛城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1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无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但是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流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与正常分娩奶牛差异显著(P<0.05),说明奶牛胎次、流产、产双胎等因素对奶牛胎衣不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