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3个方面的意义,即提高农科大学生的核心发展力,提升农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我国“三农”科学发展的步伐.研究中发现,目前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主体客体化、教育内容狭隘化等突出问题,据此,要通过“四个结合”,即以个性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塑造创新素质,以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巩固专业思想,以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培养机制,以先行先试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建立长效工程. 相似文献
3.
4.
5.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涉农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一是优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满足90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个性化需求;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五是构建创业高校支持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成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6.
7.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将迎来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与就业的环境。构建大学生农村创业与就业能力模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最后尝试探索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9.
通识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存在缺乏人文素养,缺乏成熟心智,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通识教育的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为此,应以通识教育目的调整专业课程计划,以通识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通识教育内容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以利其更好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生就业创业不仅关乎个人生存与价值实现,更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
建发展。本文首先对“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背景进行分析,然后论述大学生就业创业面
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进行探新。 相似文献
12.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3.
14.
农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科研究生的供给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高层次农业人才的需求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因此,须综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供需需求进行系统思考,探究构建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型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更好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才短缺问题的出现,为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提供契机。本文分析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培养新农村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从整体上提升新农村经济建设水平,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进入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有必要对之进行新的探索。笔者从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入手,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村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例,从加强创业知识教育、落实创业实践引导、提升创业配套服务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村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创业素质包括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在创业教育中,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创业意识的产生、创业行为的实施.要通过提高学生创业心理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水平,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行为能力,塑造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创业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学生的创新教育的过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独立学院更是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一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文章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例,分析独立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具体举措,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董葆营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4(3):40-44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教学点学生进行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认识、创业准备和创业选择、影响创业的主客观因素、创业期望和创业打算等.开展创业教育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分别开设相应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在分析课程设置体系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体现林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制定和优化林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