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废弃后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会成为环境污染源,结合嘉兴市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休闲绿地的工程实例.从改造思路、可燃性气体、污水的处理等方面探讨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生活、工业废弃物集中堆放、填埋之处,是城市最"臭名昭著"的地方,对城市的生态和市貌有着严重的影响。对废旧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景观改造与生态恢复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为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提升有着深刻意义的重要措施。文章以呼和浩特市东郊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为成吉思汗公园的项目为实例,详述对其进行景观恢复的具体过程,提出可参考、借鉴的废弃垃圾填埋场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乌鲁木齐市垃圾填埋场节约型景观规划进行了研究,为大浦沟垃圾填埋场将废弃地改造为城市公园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了符合乌鲁木齐废弃地改造成城市公园的节约型设计方法,以期为类似气候区的废弃垃圾填埋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省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对目前较成熟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修复技术——就地封场、整体搬迁、垃圾减量搬迁开展了比选,基于各修复技术的特点,结合本垃圾填埋场情况,通过技术选择流程,确定了海南省某填埋场治理方案为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垃圾填埋场植物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体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渗滤液、最终覆土层厚度、最终覆土层的土壤特性等),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植物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的概念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应注重的生态学原理。结合淮南市大通老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的一般步骤,探讨了淮南市大通老垃圾填埋场植物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和总体方案,确定了以本土植物为主,适当搭配外来物种,兼顾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植被重建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效益评价分析,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命终期封场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无锡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郊野绿地等6类城市绿地2016-2017年凋落物总量和凋落物现存量,调查了绿地凋落物存留特征的影响因子,探讨了无锡城市绿地凋落物处理方式。结果表明:无锡6大类城市绿地的凋落物总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均呈现郊野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的规律;无锡城市绿地凋落物的处理方式为清扫后与其它固体垃圾一起进入填埋场或焚烧,没有单独和固定回收点,不同绿地类型清扫频率不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数量较大,尤其是早期的简易填埋场,对场地周边居民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及环保技术的发展,亟待对简易垃圾场进行整治与封场。以四川省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在场地环境与地质背景基础上,通过对填埋场垃圾堆体封场覆盖、填埋气体导排、渗沥液导排、防洪与雨水导排、挡墙及场地绿化等主体工程的封场设计及实施,控制了垃圾渗滤液和垃圾填埋气体的污染,避免场地及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保证了周边居民健康及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现状的反思,从土壤修复技术、垃圾地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植被恢复技术、新材料利用技术以及景观文化的重新塑造等方面探讨昆明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修复设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分类,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处理方法,填埋气的产生及利用方式。分析了我国现存的垃圾填埋场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修复的两种技术:原位好氧修复以及异位开采修复,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垃圾填埋场的好氧修复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在垃圾不断地被降解和稳定化的过程中将产生气体,垃圾填埋产气率预测对于评估填埋场能源气体产生潜力,确定填埋气体利用方式极为关键.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填埋气体的产气量,以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使用一阶降解模型、Monad模型和Scholl canyon模型,分别对填埋场的填埋气体产生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一阶降解模型是针对具体的垃圾填埋场,综合考虑了填埋场垃圾填埋量、垃圾组分等变化因素,能够较合理地对填埋场垃圾产气规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生活垃圾量的日益增多导致填埋场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多年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化显示出具有类似于土壤的物质。以常熟南湖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原有垃圾填埋场垃圾进行了开采方案设计,并对开采垃圾经过分选、烘干后,检测了其毒性。结果表明,开挖长期填埋后稳定化的矿化垃圾可以资源化利用,可以使现有填埋场再生并重新利用,节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垃圾填埋场通过垃圾分类填埋处理的方式可解决基本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但是由于占据土地资源较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基本生活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类型,探讨了垃圾填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表面覆盖技术、微生物技术和植物恢复技术等的综合应用措施,以期实现修复过程的有效管理,保证垃圾填埋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时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经改造提标工程后的渗滤液处理工艺"MBR+NF系统+RO",出水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  相似文献   

14.
垃圾填埋场植物修复和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埋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关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报道已有很多.由于可利用土地的日渐减少,需要对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进行恢复再利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植被恢复已日渐引起重视,本文尝试从植物修复的角度去探讨垃圾填埋场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5.
黄梅玲  程玲  邝度良 《绿色科技》2023,(12):164-168
以海南省某市县2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筛分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标检测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比较和分析了垃圾场周边土壤和腐殖土的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2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腐殖土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可用于园林绿化、苗圃栽培基质或就地与清洁土混合制备成种植土回填于场地;2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腐殖土重金属含量水平与垃圾场周边环境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相关性较小,腐殖土中的铜、锌、镉、铅含量容易受到垃圾堆体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垃圾填埋场的甲烷减排技术,对垃圾填埋场绿化等减排甲烷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修复的垃圾填埋场场地利用改造,通过山体处理,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的设置,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系统,封场覆盖技术和地表水管理系统设置,可使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的二次污染源得到彻底治理并恢复其生态功能。通过对唐山南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土壤改良,种植人工植被,对植物表现的评估,总结出垃圾山山体封场技术和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技术,为垃圾填埋场生态化、无害化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在20世纪以前我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大多为简易垃圾填埋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多简易垃圾场虽已进入封场阶段,但封场后仍然存在较大风险。就简易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风险、国内外风险评价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对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300t,服务人口205万人,投资20309.53万元。详细介绍了该厂工程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堆肥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昆明市东郊垃圾填埋场渗滤水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了该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水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在此基础评估了其对周边土壤、地下水以及周边人群的潜在风险等级,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环境改善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