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有效防控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从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2016 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气候条件特殊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应用研究的迫切性,应用研究工作到位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2016 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进行总结疏理,其效果十分优良,大幅减少了田间用药量。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20,(12)
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水稻常见病虫害,就水稻病虫害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等,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作为优良水稻品种,受环境、气温、水稻品种等因素影响,病虫害日趋严重。近年来,通过对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初步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防控技术,对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控制病虫害蔓延起到有效作用。文章通过对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具体技术的应用和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推广适宜息烽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对息烽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进行总结,介绍息烽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主要做法,分析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开展水稻病虫防治提供参考,以期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作物的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现状与背景、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及水稻品种抗逆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Pests and Diseases)成为农业科技界的研究应用热点。笔者数十年连续不间断对江苏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田间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亲身实践,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农业防控措施包括选种、种子检疫、菌源清理、虫源防控、栽培控制等,生物防控措施包括天敌控虫、生物农药使用等,化学药剂防控措施包括种子处理、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破口期、抽穗期、灌浆结实期使用等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制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实用技术简明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提高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落地率。  相似文献   

7.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兴宁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农业部门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从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推广应用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疏航 《河南农业》2023,(14):7-9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和产量高低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但在水稻种植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各类水稻病虫害的出现,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水稻种植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优势,具体介绍了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农业、生物、物理和生态调控等防控技术要点,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推广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助力构建现代化生态农业种植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广东汕头地区常年种植两季水稻,水稻病虫害较多,传统水稻生产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存在稻谷农药残留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减肥减药倡议,提升农产品品质,需要大力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笔者介绍了适宜广东潮汕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2013年开始,湖南省沅江市探索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的模式,推广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技术措施,包括统一抗病品种,深耕灌水灭蛹,健身栽培如适时晒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水稻抗逆性,田垄种豆、种芝麻蓄养天敌控虫,二化螟性诱技术,稻纵卷叶螟性诱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推广高效低毒新药剂,轮换、交替、精准、安全使用农药等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分析了沅江市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应用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沿海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品种,近年来,灰飞虱、水稻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大发生已成为水稻生产获得高产优质的严重障碍,推广和应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通过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保证了水稻的安全生产,保证了农民的丰产丰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水稻种植效益,减少稻田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障稻米品质和稻田生态环境,通过选用抗性品种、优化耕作栽培措施、加强肥水管理、种植蜜源植物、推行性引诱杀虫和频振杀虫灯、结合生物农药和应急化学农药、应用高效植保器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技术措施,评估了江西省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的可行性。2019—2020年分别在江西省新干县和峡江县进行了对比试验示范。以5种水稻主要病虫害为例,比较了不同施药方案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分析了用药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持续控制病虫害,“三虫两病”危害率降低2.62%~47.11%,产量增加0.35%~11.16%;每季药剂成本减少139.1元·hm-2,降幅为7.84%。该技术模式简单易行、绿色环保、经济省工,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孔明 《农学学报》2018,8(1):44-47
中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1700余种。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一体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趋于严重。化学农药是目前中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绿色防控科技,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是中国植物保护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重大病虫害种群演替规律的影响,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植保新理论、新方法与新产品,绿色防治关键技术与产品,化学农药精准施药和残留检测追溯技术,智能化植物保护装备,以及区域性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益,保障稻米品质安全,通过采用重大病虫监测,运用高效、低毒农药和“一喷多防”“一药多用”“治前控后“ 技术措施,在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等4种病虫防控减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的防控减化技术区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纹枯病,农药品种数量减少7种,防治次数减少1~3次,农药折纯使用量减少46.10%~93.84%,产量增加2.23%~8.81%,经济效益明显。开展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减化技术应用,是实现了对水稻重大病虫害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生态造成不良影响,也易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笔者整理总结了近几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六种水稻绿色防控措施,分别分析了其防控技术原理及优点,以期为指导当地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控制茶叶病虫害的危害,以湖北省宜都市全福合作社为研究对象,2015年进行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工作。结果表明,该工作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融合,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落到实处,实现了减轻病虫危害的目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检疫控制,选用良种,搞好品种布局,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等农业防控,保护利用天敌和稻鸭共育防除田间杂草及害虫技术等生物防控,灯诱和性诱技术,生物农药防控和化学农药防控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水稻生产安全,提高稻谷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张仁 《北京农业》2012,(12):83-84
福建省建阳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采取推广防虫网育秧,使用生物农药、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保护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农药投入、人工投入减少9.60、60.00元/667m2,防治次数比非示范减少2次,新增产量达58.00kg/667m2,平均增效益达162.40元/667m2,天敌增加40.1%,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