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苹果果实色泽是评价果实商品性的关键指标,也关系着果实的营养保健功能,果实最终色泽主要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类黄酮等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决定。以不同色泽野生种质“东北黄海棠(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冬红果(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早白海棠(Malus.asiatica Nakai.)”果实为试材,采用色差计对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皮色泽进行测定、采用比色法测量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等色素的相对含量,分析果皮色素、色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苹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酚和类黄酮整体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东北黄海棠近成熟期含量略有上升,总酚和类黄酮在东北黄海棠花后50天到成熟期含量逐渐上升;冬红果近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素含量增加,其他三个种质花青素含量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花青素、类黄酮、总酚以及L*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与类黄酮、总酚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L*值与花青素、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种质苹果皮色差值、各色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柞蚕育种是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家蚕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尝试从中找出更适合柞蚕的分子标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概况,对柞蚕分子标记技术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因编辑技术是功能基因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第三代人工核酸内切酶编辑技术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CRISPR/Cas)为主,以鳞翅目模式生物——家蚕为例,简要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及研究成果,总结了开展柞蚕基因编辑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展望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柞蚕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柞蚕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分析、突变模型建立、品种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田恬  陈国强 《蚕业科学》2011,37(5):859-865
为开发适合于真丝织物染色的天然染料及其染色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作为染料,研究其用于真丝织物染色的性能及染色工艺条件。测试结果表明,乌饭树叶色素的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100℃范围内的色光稳定性均较好;在酸性至弱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颜色,而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随pH值变化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pH 2~6或7~8,染色温度98℃,染色时间60 min,染液质量浓度60~80 g/L,染色次数1次。采用以上工艺以乌饭树叶色素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不需添加其它化学助剂和金属盐,染色方法简单,在染液的2个pH值范围可分别将织物染成固定的颜色,染色后的真丝织物皂洗色牢度均可达到5级,日晒色牢度可达到3~4级,且保持了真丝织物特有的光泽度,因此认为乌饭树叶色素适用于高档真丝内衣的染色。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生物农药的种类、特点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防治蚕病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微生物农药在柞蚕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3期《红富士苹果采后1-MCP处理对果皮色素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作者李秀芳等)报道,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硬度,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PAL、CHI、DFR、  相似文献   

7.
研究柞蚕(Antheraea pernyi)与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的人工授精技术,并应用于柞蚕与栗蚕的种间杂交试验,为利用远缘杂交改良柞蚕的经济性状提供试验技术。从种内交配40~60 min的柞蚕雌蛾交配囊中采集精子细胞用于对柞蚕处女蛾的人工授精,其受精蛾率为61.5%,受精卵率为70.5%,孵化卵率为60.8%。栗蚕精子可在种内交配40~75 min的雌蛾交配囊中采集。利用单蛾精液授精和单蛾与多蛾精液互补授精的方法,分别获得了栗蚕♀×柞蚕♂的越冬卵和蚁蚕及柞蚕♀×栗蚕♂的活胚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初步建立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进行柞蚕与栗蚕的远缘杂交。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桑椹色素的应用领域,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对桑椹中的天然色素进行提取,研究桑椹色素对柞蚕丝织物及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并对染色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桑椹色素对柞蚕丝织物及羊毛织物染色,适宜的pH均为3.0。当以硫酸亚铁、明矾及硫酸锌作为媒染剂进行预媒染色时,硫酸亚铁可引起羊毛织物及柞蚕丝织物试样色调变化,对提高试样染色深度效果最佳;直接染色试样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仅为2级,各媒染织物的色牢度得到改善,可到达3级;羊毛织物及柞蚕丝织物经桑椹色素染色后紫外线透射率降低,2种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肉制品加工中,为了改善肉制品的品质,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辅料及其他添加剂,这些可能会对产品的颜色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肉制品的色泽,国内外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天然食用色素或化学合成食用色素。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柞蚕卵、幼虫、蛹、蛾的营养成分,介绍了柞蚕蛹粉、蚕蛹皮、蚕蛹复合氨基酸和柞蚕雄蛾粉、雄蛾油、雄蛾酒的药用功能,以及蚕蛹皮中的几丁质和壳聚糖在医学材料方面的用途,并对柞蚕资源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简化蓝莓组培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接种效率。以蓝莓品种“康维尔”组培苗带叶茎段为继代培养材料,将开放式组培专用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组菌清、植培灵、菌杀光应用于蓝莓开放式组培体系中,比较其各自不同浓度的抑菌效果及对蓝莓试管苗有效增殖系数、鲜重、苗高的影响。试验发现,按推荐浓度使用3种抑菌剂,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率,实现蓝莓开放式组培,组培苗有效增殖系数、鲜重、苗高的大小依次为对照 > 组菌清(2 mL/L)> 菌杀光(2 mL/L)> 植培灵(3 mL/L),其次还发现组培苗的有效增殖系数、鲜重、苗高随着抑菌剂使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3种抑菌剂对植物组织的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抑菌效果、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及成本因素考虑,认为1 mL/L是组菌清在蓝莓开放式组培中的最佳使用浓度。抑菌剂在植物开放式组培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综述了天然色素叶黄素的结构理化性质,植物性来源,在蛋鸡体内的吸收沉积过程及影响天然色素对蛋黄着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朱江  陈长乐 《蚕业科学》1990,16(3):158-16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和薄层扫描等方法鉴定、纯化了柞蚕卵黄磷蛋白,并考察了该蛋白质在卵形成和胚胎发育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发育卵巢和成熟卵内存在着一种卵黄磷蛋白(Vtn),其前体是雌蛹血淋巴内的卵黄原蛋白(Vg),该蛋白质具有雌特异性.(2)Chino等的方法也适用于以柞蚕卵为材料纯化Vtn,初步纯化的Vtn亚单位分子量是200KDa.(3)后蛹期,发育卵巢中可溶性总蛋白和Vtn的相对百分含量都迅速上升,至卵粒成熟期达最大值.(4)胚胎发育前期,卵可溶性总蛋白和Vtn的相对百分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胚胎发育后期,二者都急剧地减少;孵化时卵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和Vtn的相对含量分别降至刚产下时的50%和10%以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稚蚕塑料大棚土坑育技术从2002至2006在河南鲁山5年来的试用过程和成效。  相似文献   

16.
新蚕药养蚕丰在柞蚕上应用试验表明:从3龄期开始使用,在5龄期与蛹期能减少柞蚕发病率21.88%,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魏庆国  吕明涛 《北方蚕业》2011,32(2):63+65-63,65
<正>利用显微镜检查产卵雌蛾微粒子病法是控制柞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此法简称"镜检法"。镜检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检查的工艺流程差异,又分为单检、复检、对检、晚检和离心沉降检等,其中单检主要用于柞蚕种生产的终端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天然色素发展尽管很迅速,但大多采用传统溶剂法生产,纯度低,质量差。超临界流体萃取是食品工业刚刚兴起的提取和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天然色素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NFH(硝基亚铁血色原)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并将其在肉制品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壁材为麦芽糊精(55%)、β-CD(25%)和阿拉伯胶(20%);芯材占壁材的添加量为2%,喷雾干燥的进料流量为50mL/min;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20.
天然色素叶黄素在肉鸡水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常勇 《饲料广角》2004,(20):22-24
本文论述了天然色素应用研究的前提、植物色素的分类来源、叶黄素的吸收、利用和显色机理、不同形态的叶黄素呈现不同的特性以及叶黄素对人类及畜禽、水产动物的功效,建议在肉鸡、水产生产中使用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