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管理措施刘兴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办公室)1保护区概况及森林防火现状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跨越甘青两省。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水源涵养林区,分布于...  相似文献   

3.
冯炜东  郝虎 《中国林业》2014,(18):30-3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优势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山圆柏、杨树、华北落叶松、桦树、油松等,以青海云杉为主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作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科学地开展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是祁连山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东武 《中国林业》2012,(18):47-47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是保护与管理的重点对象之一。由于祁连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植被、多变化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多样性。1987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甘肃祁连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祁连山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种群开始表现出回升的态势,特别是雪豹、马鹿、岩羊、蓝马鸡、豺等珍贵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5.
9月10日,由甘肃省科协、省林业厅、张掖市委、市政府主办,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科技协会、张掖市林业局承办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区二十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的安全,保证铁路工程的顺利实施,2010年4月26日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警张掖市森林支队、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张掖指挥部、中铁二局、中铁二十局六家单位联合,在山丹军马场平羌口林区组织了一场森林扑火实战演练。  相似文献   

7.
<正>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分布有珍稀及濒危动植物种类,植被类型和自然条件独特,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但由于祁连山保护区山势险峻,地形复杂,森林防火形势极为严峻。建立覆盖全区,能及时、快捷、准确地获取林火信息的防火监测网络成为了防火工作的重点。这对于确保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稳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概况1.1地理位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黄河以西,东西绵延千余公  相似文献   

8.
张杰 《甘肃林业》2012,(5):47-47
2012年8月27日至9月3日,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研究员汪杰带队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地带,开展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调查。该项目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开展的自列项目,旨在全面掌握祁连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3319hm^2/cap,保护区可供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3954hm^2/cap,保护区人均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1.0635hm^2/cap。研究表明: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科学可行的,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和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建现状和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研究了区内野生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划分了野生经济植物的类别。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模式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封山育林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恢复和建设植被最快、最有效、最省钱省工的办法。将祁连山封山育林区划分为5种封育模式,并对封育模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09年,首次采用"3S"技术手段,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基础数据的处理,建立了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森林资源图形库和数据.经过统计分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地总面积931 754 hm2,占总面积的33.8%;非林地面积182 6156 hm2,占66.2%;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2651 728...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和泥石流。文章通过调查发生危害情况、时段和重点区域,确定了各类林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重点防范期,提出了林业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3S"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乔木林得到了逐步恢复,面积、蓄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保护区乔木林类型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祁连圆柏林次之,其他乔木林地占比很小。保护区建立以来,森林类型结构比例变化较小。提出了加强祁连山保护区乔木林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林政案件发生和查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林政案件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今后在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应将盗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侵占林地、违反自然保护区管理等违法行为作为打击重点。  相似文献   

18.
对1984年以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分布的7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其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圆柏大痣小蜂、杨干透翅蛾为高度危险,落叶松枯梢病、青杨天牛、柳蛎盾蚧、云杉大小蠹为中度危险,泰加大树蜂为低度危险。它们的危险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圆柏大痣小蜂杨干透翅蛾落叶松枯梢病青杨天牛柳蛎盾蚧云杉大小蠹泰加大树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30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在张掖召开。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火统元参加指导了会议,他高度评价了这次会议召  相似文献   

20.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生态建设、生态教育、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依法保护管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