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臭椿沟眶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椿沟眶象 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ild)在安徽省 1年 1代 ,以幼虫、成虫越冬 ;幼虫蛀食危害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Mill) Swingle,造成生长势衰弱或整株枯死。笔者于 1 996~ 1 998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初步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城市园林树木中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臭椿沟眶象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方式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危害臭椿。以幼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驻食,可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臭椿沟眶象成虫体长约11.5毫米,黑色;头部布有小刻点;前胸几乎全部、鞘翅肩部及端部1/4密被雪白鳞片,仅掺杂少数赭色叶状鳞片,鞘翅肩部略突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通过对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越冬代成虫和幼虫在地下生活状态的分析可知:成虫在地下的分布以东、西方向较多,在树根正下方向的最少,仅为0.47%;幼虫在地下的分布无方位差异;46.01%的成虫分布在地下21~30 cm深度,42.24%的幼虫分布在地下31~40 cm深度;27.70%的成虫分布在距树干21~30 cm范围,66.01%的幼虫分布在距树干0~10 cm范围;38.67%的幼虫体长为21~25 mm;64.64%的幼虫处在直径11~30 mm的根中。 相似文献
12.
宁夏沟眶象越冬虫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挖树根查虫的方法,调查越冬虫态在臭椿树根部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沟眶象越冬代成虫主要集中在21~30cm深的土层中,幼虫主要集中在31~40cm深的土层中;在0~10cm深度的土层中成虫、幼虫均较少;成虫、幼虫所处平均深度分别为32.6cm、32.9cm,极值深度分别为60cm、55cm。成虫、幼虫所处平均树干距离分别为22.7cm、18.8cm,极值树干距离均为49.0cm。沟眶象83.0%的成虫、90.4%的幼虫分布于深度0~40cm、与树干距离0~40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3.
<正>危害特点:剪枝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的害虫。危害板栗及其它栎类。成虫产卵前,咬断果枝,对产量影响很大。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8.2mm。体蓝黑色,有光泽,密被银灰色茸毛。头管与鞘翅长度相等。鞘翅上各有10行点刻纵沟。雄虫前胸侧面有尖刺,雌虫无。腹部腹面为银灰色。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幼虫体白色,弯曲有皱纹。蛹:乳白色。 相似文献
14.
15.
木蠹象类害虫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蠹象Pissodes spp.主要危害松科植物,但大多数种类的寄主范围相对较窄,较少跨属危害;该虫可致木材生产量降低、材质变劣,甚至全株死亡,有些种类还可能传播林木病害;大多数种类1a发生1代,但成虫期及产卵期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不同种类在不同寄主植物、地理环境及林分条件下,发生发展及危害程度都有可能不同。对该虫的治理策略包括预防监测、人工清除、物理捕杀、药剂防治、营林管理、天敌保护及利用、害虫诱捕及检疫等,今后在实践中要加强害虫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松树皮象属鞘翅目 ,象虫科 ,又名松大象鼻虫。该虫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主要危害 :落叶松、红松、糠椴、山杨、油松等树木。成虫咬食树干的韧皮部 ,造成块状疤痕 ,当多块疤痕将树干围成一圈时 ,梢头就会枯死。受害幼树一般树冠大而高度不够 ,干才生长不良 ,失去利用价值 ,受害严重者全株死亡。1 危害程度该虫在塞罕坝近几年连续大面积危害落叶松幼林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就累计发生1 90 .8hm2 ,被害幼树约 1 388株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元之多 ,并且该虫连续几年均有发生 ,如防治不及时 ,将给幼林地造成不堪设想的损失 ,所以对该… 相似文献
20.
萧氏松茎象幼虫食性、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萧氏松茎象幼虫在南岳衡山主要危害华山松,在寄主树干基部皮层和裸露的根皮层蛀食,造成大量流脂,导致生长衰弱,引起松墨天牛暴发;同时取食新鲜松脂,越冬后的幼虫仅靠取食新鲜松脂就能正常发育。幼虫只危害健康松树,不危害衰弱木、枯立木,说明其蛀食危害与松树能否分泌松脂有关。在被害松林内,单株幼虫数在0~6头之间。幼虫在有虫株之问分布较均匀,1头/株的占82.5%,平均为1.38头/株,且单株虫口密度与树干基部直径呈明显正相关。混交林和非松树林分能阻止该虫扩散。5—10月间在幼虫危害期和蛹期,采用人工清除幼虫和蛹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该虫危害,而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该幼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