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假高粱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它可侵入谷类、棉花、苜蓿、麻类等30多种作物地,也是高粱属作物病虫害的寄主,花粉易与留种的高粱属作物杂交,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据国外报道,由于假高粱的影响甘蔗减产25.5%;玉米减产12.35%;大豆每公顷减产300.6公斤。假高粱的分泌物或腐烂叶子、  相似文献   

2.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古人在高粱种植栽培上,注重与豆类、棉花间作套种;遵循"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原则,提倡早种早收,注重田间管理,倡导及时收获;在加工利用方面,古人综合利用高粱籽粒、梢、茎、杆,发展食用、饲用、酿酒、药用等多种用途。发展至现代,高粱在我国南北地域都有栽培,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旱地、盐碱地栽培作物,而且其饲用作物和能源作物的地位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高粱、玉米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旱粮作物,而丝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的重要病害,众所周知,轮作是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粱、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属同一个种,因此,二者能否相互侵染,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两种作物能否轮种,成为亟待明确的问题。据1927年.1940年.E 研究结果,认为高粱、玉米上的丝  相似文献   

4.
在春玉米3~5叶期施用不同用量烟嘧磺隆化学除草,第2年种植白菜、大豆、高粱、谷子、马铃薯5种作物,白菜、高粱、谷子、马铃薯均表现出明显的药害,在黑龙江省玉米田使用烟嘧磺隆化学除草,第2年不宜种植高粱等4种作物。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是高粱最适宜的播种时节,高粱栽培采用育苗移栽,一是可以创造良好的苗期生长环境条件,培育健壮苗;二是可以减少高粱与土地上作物的共生期,提高土地利用率。但要育出健壮高粱苗,还须把好六个环节科学培育高粱苗。1优选良种低海拔地区宜选用植株较矮,头季单产高,再生能力强的泸糯8号品种,实行一种双收。不蓄留再生高粱的也可以选用抗逆性强,酿酒企业喜欢的红樱子、青壳洋等常规高粱品种。每667 m2大田需要  相似文献   

6.
高粱链格孢叶斑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居第五位~([1])。高粱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上,高粱病害是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己报道的高粱病害有60余种~([2]),较普遍发生的有15种~([3])。2014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发现一种新病害,在农场种植的  相似文献   

7.
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 (L.)pers)又叫石茅、约翰逊草、宿根高粱等,属禾本科高粱属杂草。假高粱是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棉花、麻类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主要杂草,可使甘蔗减产25~50%,玉米减产12~33%(有的高达50%),大豆每公顷减产300~600千克。植株嫩芽含有氰化物,家畜误食后易中毒,甚至死亡。由于假高粱是世界农区最危险杂草之一,许多国家将它列为禁止输入对象。我国也于1986年将其列为对外检疫对象。近几年,假高粱混杂在进口粮中时有传入,由于运输及装卸散落或加工处理不当,造成假高粱在某些地方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威胁。仅1991年上半年,流向陕西一带含有假高粱  相似文献   

8.
刘贺昌 《植物保护》1994,20(3):38-39
冀东地区麦根蝽象生活习性及防治刘贺昌(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麦根蝽象,又名地臭虫,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口器吸作物根部汁液,主要为害小麦、高粱、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此外还为害大豆、甘薯等。受害谷子、高粱、玉米苗期叶片干黄矮化,重者成片枯...  相似文献   

9.
郭素敏  张哲 《植物医生》2010,23(5):44-45
<正>玉米是忻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玉米田的杂草主要有藜、反枝苋、马唐、小藜、苍耳、酸模叶蓼、稗草、狗尾、画眉、刺儿菜、苣荬菜、打碗花、田旋花等。田间杂草的为害,不仅与作物争地、争水、争肥、争气、争光,还是许多病虫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和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联合选育的2个高粱新组合"45A/R882"和"13163A/20982R",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田间现场技术鉴定。通过实地考察院特作所设在永川区五间镇的高粱种植基地的2个高粱新组合的田间生长情况,并经过挖方测产和听取选育工作情况汇报、审阅相关技术资料与充分讨论后认为:两个高粱新  相似文献   

11.
凌海市地处辽西走廊咽喉地 ,土壤以碳酸盐草甸土和棕壤土为主 ,主栽高粱、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 ,是商品粮基地县 (市 )。 196 2年洪水后 ,沿大凌河畔的乡村根土蝽 (StibaropusformosanusTakadoetYamagihara)日趋严重。以新庄子镇为例 ,1980年受害面积 2 558 9hm2 ,小马村因根土蝽危害 134hm2 绝收 ,高粱根际周围有虫 10 0 0头 /株以上。 1984年全市 (县 )普查 ,凌海市根土蝽危害面积达 2 858 4hm2 。2 0多年来我们主要是采取以轮作倒茬为主的农业防治措施 ,采用非禾本科作物与高粱、…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可对后茬作物产生不同程度药害。为解决玉米地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作物高粱药害问题,使用前期筛选出的烟嘧磺隆高效降解菌株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DT-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降解率,利用室内盆栽生测结合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确定降解菌株对土壤中烟嘧磺隆降解效果,降低烟嘧磺隆残留对高粱的药害。结果显示,烟嘧磺隆残留浓度在0.0025~0.1 u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符合农残分析要求;PDB液体培养基中烟嘧磺隆在DT-4降解菌处理100 h的降解率高达93.00%;菌株最佳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5 ℃、pH 5、最适接种量5%、烟嘧磺隆初始质量浓度200 mg/L。盆栽试验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浓度为0.075 mg/kg时,加入降解菌DT-4后能够明显缓解高粱的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等生长发育指标,对高粱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田间小区试验中,不同剂型降解菌剂处理,高粱抽穗期效果最为显著,降解菌能够将低于60 g a.i./hm2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的高粱修复至无明显药害水平,且降解菌剂应用效果为粉剂>菌液。本研究表明高效降解菌株绿木霉DT-4可有效缓解烟嘧磺隆残留对后茬作物高粱的毒害作用,为玉米高粱轮作体系下烟嘧磺隆残留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分条件下作物蒸腾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三种土壤水分下(高水、中水、低水,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80%~85%、70%~75%、60%~65%)小麦、高粱、玉米、谷子的生物量、耗水量、蒸腾效率(TE)及干物质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作物的生物量、耗水量降低,单株蒸腾效率(TE单株)升高,其中高粱的TE单株升高幅度最大为53.6%。随土壤水分的降低,作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作物通过大幅度降低蒸腾速率来维持较高的叶片蒸腾效率(TE叶片)。作物全生育期的TE叶片呈单峰趋势,小麦、玉米的TE叶片在开花期均达到最大值,谷子和高粱的分别在灌浆期和抽穗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作物的TE产量与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小麦:R2=0.632,玉米:R2=0.994,高粱:R2=0.920,谷子:R2=0.949)。谷子在低水环境中具有更合理的干物质分配机制,小麦在中、低水环境中能够保持较高的收获指数和TE产量,它对水分的变动不敏感,适宜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广泛。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促进重庆市高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酿酒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为发展本地特色酿酒业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展示和研讨高粱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高效集成技术,8月4日,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在永川区临江镇成功组织召开了杂交糯高粱新品种高产示范现场观摩会,来自永川、大足、荣昌等区农委、区  相似文献   

15.
以高粱品种辽粘3号和花生品种阜花18号为材料,设置高粱单作(S)、花生单作(P)和高粱花生间作(行比4∶4)3个处理,研究高粱花生间作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差异。间作处理取样位置为相邻行和间隔行,高粱和花生分别命名为S1、S2和P1、P2。结果表明:相同种植面积时,间作高粱产量显著高于单作,间作高粱产量增加36.14%,间作花生产量较单作下降12.86%,高粱花生间作土地当量比提高12.0%;与单作相比,间作高粱S1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28.01%、12.86%、18.53%和18.42%,间作花生P2分别增加39.87%、66.67%、47.94%和21.43%;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共检测到种群2 825个,花生2 826个;丰富度指数中,高粱间作处理Chao1值显著高于单作,S1和S2分别增加8.10%和8.23%,花生P2和P1分别增加7.70%和4.23%,高粱花生间作处理微生物数目(Observed OTUs)均显著高于单作;多样性指数中,花生P2的Shannon指数增加了27.60%,间作高粱S1和S2的Simposon指数均显著高于高粱单作;各处理共有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同时优势菌门与根系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影响,间作模式土壤微生物功能特征高于单作模式。高粱花生间作(行比4∶4)时高粱为优势作物,花生为弱势作物。间作体系显著改善高粱相邻行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重庆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实施的"双季高粱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再生季高粱示范片,通过了重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测产验收。专家组由四川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重庆市农技总站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重庆市科委农村科技处刘从军副处长一行,实地考察指导了忠县乌杨镇团结村(贫困村)的再生酿酒高粱示范情况,院特作所所长张晓春研究员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甘肃河西内陆灌区因长期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贮水功能弱、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配方,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对灌漠土理化性质和饲用高粱种植效益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间的效应(R)是饲用高粱专用肥改性糠醛渣保水剂和聚乙烯醇,改良剂配方组合是:改性糠醛渣0.9375∶保水剂0.0025∶饲用高粱专用肥0.0563∶聚乙烯醇0.0037。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与灌漠土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速效养分、饲用高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回归统计分析,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为24.00 t·hm-2时,饲用高粱理论产量为3.08 t·hm-2。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有效改善了灌漠土理化性质,提高了饲用高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假高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化感潜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假高粱挥发油,应用GC和GC-MS定量分析其化学成分,并探讨其饱和水溶液对作物、杂草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鉴定出的2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76.51%,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如反式-α-佛手烯(21.95%)、α-绿叶烯(10.77%)和α-雪松烯(4.66%)等.假高梁挥发油对所有供试杂草种子萌发、作物苗高及其干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假高粱挥发油作用下,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研究证明,假高粱挥发油对其它植物及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19.
对高粱属(Sorghum)4种植物假高粱(S.halepense)、黑高粱(S.almlzm)、高粱(S.bicolor)和苏丹草(S.sudanense)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4x=40=28m+12sm,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92%;黑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4x=40=32m+8 8m,属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68%.苏丹草的核型公式为2n=2x=20=18m+2sm,属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56%;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2x=20=16m+4sm,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95%.与高粱和苏丹草两种作物相比,具有入侵性的假高粱和黑高粱为多倍体、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陇东黄土高原旱地农田水分盈亏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水分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陇东黄土高原的旱地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作物生长期间的农田水分盈亏关系密切.不同年景、不同作物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相关性水平有所不同,喜水作物玉米、高粱相关效果最明显,而耐旱作物冬小麦、马铃薯略差,其它作物居中;不同作物在不同的发育期,受水分影响的程度不同,同时也受其它因子的干扰和影响.结合本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旱地农业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