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利用洪水灾害前后两个时期的HJ卫星影像,对“7.21”北京市房山区特大暴雨灾毁农田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取灾毁前后的农田分布图。然后将两个时期的农田分布图叠加,提取农田变化信息,统计受灾农田的分布面积。研究结果显示:房山区“7.21”水毁农田面积4 103.82 hm2,主要分布在拒马河、大石河和夹括河流域。验证了利用HJ卫星影像结合监督分类方法进行洪水损毁农田识别的可行性,可为相关动态监测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检修前先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查看农机具受损类型、部位及程度,确定有无修复价值和修复方式。对于主要工作部件或基础件损毁的,一般修复价值不大,应予报废。对于局部损毁严重的,可更换损毁的总成或局部修复;检查各连接部位有无损坏,如连接螺栓有无  相似文献   

3.
政策·数字     
《农机科技推广》2013,(11):11-11
近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kg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规划》要求,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改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采矿区损毁地进行植被恢复治理,考察植被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植被郁闭和覆盖率,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肥力的改善情况.综合来看,实施植被恢复技术可以实现对损毁矿山生态修复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农户、企业和政府3个角度入手,分析了农田残膜回收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田残膜回收体系的建立与农田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水南村所在小流域的降雨资料和涌容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对流溪河洪水特性和牛心岭电站操作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真实反演出了部分农田被淹没的过程。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淹没区涵洞排水的条件下,采用大坳站和太平场站的平均雨量资料,本次降雨造成淹没区的水位上涨幅度可达2.74 m;淹没区水位经历了两次上涨,第一次主要由产汇流太急造成涵洞排水不及造成,第二次主要是流溪河洪水上涨造成涵洞无法排水所致。未封堵暗渠导致了流溪河洪水倒灌入淹没区,造成最大淹没深度为0.23 m;牛心岭电站操作对淹没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释洪水资源化的概念,说明重庆市洪水特征,讨论了洪水资源化的措施和途径,比如对现有的病险水库进行修复加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地下水库回灌地下水、建设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城市雨洪工程等,文中还提到了洪水资源化的非工程措施方面,这些措施对重庆市寻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生态环境容许的洪水资源化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已战胜多年罕见的洪水:六月中旬以来全省普降大雨,许多河道发生多年罕见的洪水,在大汛期间,各地都动员了人力物力,防护抢救,取得很大胜利,全省各大、中型水利工程在切实防护下,全部安渡汛期,被冲小型水利工程12,000多处中巳有3,500多处抢修完好,被淹农田经抢救后大大的减轻了损失的严重程度。现防汛大军正转战蓄水防旱战线,加紧修复工程,确保今年农业大丰收。作好准备迎战洪水:中共河北省委和省人委7月4日联会召开了电话会议,检查和部署当前的防汛工作。目前全省防汛工作已做出显著成绩,工程和器材已作了安排,防汛领导机构及防汛队伍也已开始建  相似文献   

9.
农田土壤Cd污染与治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资源,当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阐述农田土壤重金属Cd的污染概况,详细介绍对土壤重金属Cd的修复改良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原因,本文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调洪演算等方法,对本次流溪河洪水和下游牛心岭电站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洪水从大拗坝到达水南村淹没位置河道的时间约为2.6 h;从5月7日凌晨4点~12点,流溪河水位明显高于淹没区地形,极容易导致外江洪水从未封堵暗渠进入淹没区;牛心岭电站只用4个闸孔泄洪,在洪峰时刻引起淹没区外侧河道水位抬高约0.05 m左右。  相似文献   

11.
甄树锋  周波 《农业工程》2020,10(1):60-63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抵御农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技术手段,其一直是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该文从农田灌溉技术、排水技术和灌区管理技术等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了现有工程设施的改进与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俊  张荣群  艾东 《农业工程》2014,4(1):87-93
洪水灾害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影响着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安全,对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具破坏性。耕地一旦遭到破坏,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恢复其生产力。该文在分析水毁耕地致灾因子的基础上,选取了降水、地形起伏度、洪灾发生频度和水系(包括河流及湖泊)缓冲区等限制性因子,综合因子隶属度叠加的评价方法,对中国水毁耕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将中国水毁耕地分为重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3级和9个亚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重度危险级主要分布在中国7大江河流域沿岸和云贵高原,面积19.44万km2;中度危险级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丘陵区和黄土高原,面积40.74万km2;轻度危险级分布于华北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内陆地区,面积68.29万km2。对全国水毁耕地危险度进行分级评价,以此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可为防灾、赈灾和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光学遥感数据反演的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进行旱涝灾害监测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降水数据可以更加及时直观地反映地表干湿状态的变化,目前旱涝灾害监测应用地面点上降水观测站点的数据较多,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被动微波遥感为大面积进行旱涝灾害监测提供了可能。利用江苏省1998年1月—2014年3月的TRMM 3B43月降水资料,采用尺度为12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分析江苏省旱涝时空特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16年来发生旱涝灾害的几率为34.08%,其中发生旱灾的几率(16.74%)与发生涝灾的几率(17.34%)相接近;江苏省一年四季都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且旱灾与涝灾具有交替出现的特点;1999—2014年间多次出现较严重的旱涝灾害,且江苏中部地区更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文华 《农业工程》2018,8(2):77-80
针对当前农业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加强对区域农业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危险区域划分,进而提出相关的农业防治措施,是解决当前农业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结合上述的需求,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加权法构建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陕西关中农业洪涝灾害为例,以GIS为基础对陕西关中洪涝灾害风险区域进行划分,进而直观地呈现关中地区农业灾害的严重程度。通过计算与历史数据的比对发现关中洪涝灾害发生风险分布与历史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灾害风险的预防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洪涝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繁、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国内不少学者开始对洪涝灾害进行研究,目前对于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风险的研究较少.采用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对洞庭湖区烂泥湖水系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表明:新泉寺闸内水位和滞涝水面率的不同导致暴雨对烂泥湖水系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同时采取提高滞涝水面率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冯辉  王媚  郭璐 《农业工程》2019,9(7):33-36
通过分析我国干旱、洪涝和台风等主要的气象灾害在时间、空间和发生频率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就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在抵御干旱与洪涝灾害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进而提出了部分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洪涝特性,指出这类地区存在本地降水引发的防洪问题。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洪标准表达需包含设计暴雨频率、设计暴雨年型、防洪设计水位、与承泄区水位组合关系等内容。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基本思路,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防洪标准确定时建议将低洼圩区作为整体来研究,中等城市或大面积乡村,防洪标准可选用50~100年一遇。对区域内部圩区和城镇防洪排涝治理提出了协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地震破坏农用地和采矿破坏农用地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地震破坏农用地的整理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破坏农用地和矿山开采破坏农用地的破坏土地原因、机理、规模、类型和破坏土地整理工作思路都有异同,可根据异同借鉴已成熟的土地整理理论和方法,对地震破坏农用地进行整理,以便更快捷地为地震后土地整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农田挖土1 m深后不同时段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地上部分生物量、子粒的各项指标、叶面积)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挖土后10年、6年与未挖土样地在抽穗后期大于抽穗前期,而挖土1年、3年后的样地则是抽穗前期大于抽穗后期;穗部性状(子粒干、鲜重、鲜样子粒体积)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未挖土>挖土后10年>挖土后6年>挖土后3年>挖土后1年;灌浆后20天之内,灌浆速率的变化趋势为挖土后1年>挖土后3年>未挖土>挖土后10年>挖土后6年,之后则表现为未挖土>挖土后10年>挖土后6年>挖土后3年>挖土后1年。同时未挖土的光合速率大于挖土。研究结果显示,开挖农田严重影响了小麦植株的营养吸收量和干物质的累积量,限制了小麦同化物的合成能力,受损农田生产力的修复过程需要10年以上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