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原河网区产流实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河网地区河道干支流概念模糊,水文关系复杂,水流流向随机,目前仍没有成熟的产流计算方法和模型。针对浙江省东部沿海平原河网地区的水文特征,按照不同的下垫面分别采用不同的产流计算方法,以蓄满产流理论和作物灌溉制度为基础,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平原河网产流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估算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量,满足水资源评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嵌入了灌区灌溉过程模拟子模型,能同时反映平原逐日产流过程和灌区逐日灌溉用水过程,从而为精确模拟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配置过程并与实时调度实现无缝连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平原河网地区灌溉泵站群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原河网地区,为保证河道生态用水量,需要解决河道的引水能力与二岸农田灌溉泵站提水流量不匹配的现象。为此,提出了灌溉泵站改造布局优化的动态规划模型,可在满足农田灌溉、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等条件下,确定泵站群的最优开机组合,该成果可对平原河网地区的灌溉泵站布局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此类耦合约束带有明确可行域的动态规划模型,提出了简单、方便的递推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嘉兴市长水塘灌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灌区水循环过程模拟模型,并引入灌片灌溉水回归系数,应用于灌区灌溉回归水重复利用量模拟分析以及多尺度下灌溉用水量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模型的率定与验证,模拟得到典型泵站模拟水量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相对差绝对值均在15%以内,模拟得到的灌区河网水位变化趋势与实测过程基本一致。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灌区水量转化过程,能够为灌区灌溉用水量统计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平原河网在洪水期注重行洪要求,在枯水期要提供一定的用水功能,不同时期的水流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了解水流的变化规律以调控河网水位。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作为水流模拟的基础,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边界条件及过流工程的运行方式差异明显,应该综合加以考虑,在洪水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枯水水流模型进行相应局部调整,以适应边界条件的变化状况。通过建立的河网水动力计算模型,结合不同水文时期河网与概化湖泊的水量交换以及边界条件的变化,对研究区实际发生的洪水和枯水水流进行模拟验证。计算分析表明,模型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水动力计算要求,且精度相对较高,为平原河网在急流和缓流不同状态下的稳健交替模拟以及普适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原井灌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现象,为寻求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节水途径,提出了改变以前只重视工程节水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联合调控,工程节水、农艺节水与管理节水为一体的高效农业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玉池 《喷灌技术》1993,(4):10-15,24
近几年来,井灌区地下管道输水灌溉(以下简科“管灌”)工程发展很快。保证“管灌”工质量,发挥其应有效益,提高“管灌”工程设计水平非常必要。本文就井灌区地下硬塑管、混凝土管输水灌溉工程设计的依据、方法、水力计算,管径选择,设计灌溉面积等方面,从实际应用角度提出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7.
平原河网区改善水环境引水配水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水配水已成为当前改善平原河网区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科学合理的引水配水方案无疑是提高水环境改善效果的重要依托。其设计原则、引水方式、配水方式以及相应流量的确定是整个引水配水方案设计的关键,而根据不同边界条件与不同流量状况确立的"间断引水"与"连续引水"、"同时配水"与"轮流配水"则较好地解决了引水配水方案设计与调度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其出发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河网的水力条件,并以水力条件的改善促进河网水环境状况的日渐好转。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桓台县系山前洪冲集平原井灌区 ,位于泰沂山北麓 ,黄河下游南侧 ,现有耕地 3 .2万hm2 ,粮田面积 2 .6万hm2 ,主产小麦和玉米 ,是个老井灌区 ,也是个农业高产县。近十几年来 ,水利科技人员不断试验、研究 ,摸索出桓台县平原井灌区农业节水优化组合模式 ,即 :科学调节降雨入渗及时空分布措施 ;土壤水综合开发利用措施 ;田间灌水技术组合配套措施 ;水肥结合调控高产措施。农业高效用水管理体系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 ,降低了粮食成本 ,实现了地下水连续 10年采补平衡 ,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1 科学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平原河网地区典型旱地离田排放系数的变化特征,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崇明岛某典型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文-水质协同监测系统,对旱地面源污染排放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排放系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排放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日尺度下,氮、磷的离田排放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2~9 843.9、0.08~667.0 g/(hm2·d);月尺度下,氮、磷离田排放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2~17.2、0.001~1.04kg/(hm2·m)。在降水产流事件中,氮离田排放系数与降水历时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离田排放系数与产流事件的总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最大小时降水强度极显著正相关。施肥后,氮日排放系数迅速增大,磷日排放系数无明显变化。各时间尺度下,氮排放系数与地表径流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磷排放系数与地表径流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氮、磷离田排放系数的日、月际变化幅度较大,氮离田排放系数易受施肥措施影响,磷离田排放系数则更易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引水河道水质受联通支河、排水口影响及水安全要求高特性,提出防控重点及关键环节,构建自陆域至水域、从上游到下游外的全方位立体式污染物防控消纳技术体系,确保引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地下滴灌系统灌溉精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是目前较为合理的灌溉形式之一。对国内外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探讨国内外对田间滴灌管网进行设计与优化的历程和方法,为我国推广应用地下滴灌管网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洪涝特性,指出这类地区存在本地降水引发的防洪问题。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洪标准表达需包含设计暴雨频率、设计暴雨年型、防洪设计水位、与承泄区水位组合关系等内容。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基本思路,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防洪标准确定时建议将低洼圩区作为整体来研究,中等城市或大面积乡村,防洪标准可选用50~100年一遇。对区域内部圩区和城镇防洪排涝治理提出了协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引黄灌区农业灌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业灌溉模式对于灌区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为研究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该区地下水水质状况,采用GIS研究该区2000-2009年井灌期3月和9月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基于以上分析和该区现代化水网灌溉、井灌的现状,提出更加合理的灌溉模式。研究表明:1研究区大部分灌区的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温、pH值、盐度、碱度和矿化度均符合农田灌溉水的要求;2研究区10年间(2000-2009年)3月和9月的地下水埋深变化不大,平均埋深较小,分别为2.75和2.97m;2000、2005和2009年3月和9月地下水埋深的分布格局具有一定差异性,年际埋深普遍降低或维持原来的状态,适合地下水开采;3研究区井灌存在诸多问题,但现代化水网灌溉正在大面积推广,灌区可通过水泵并联的方式将井水输送到低压管道中,实现基于水网的井渠混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灌溉管网非恒定流计算机实现方法,基于非恒定流的基本原理及其特征线(MOC)解法,探讨了采用节支关联表和支节关联表建立管网结构信息,并对管网数据进行储存、计算和结果输出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通过数组储存不同的节点类型及管网参数供计算机调用。通过实例对典型喷灌管网的非恒定流过程进行了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储存管网结构信息简单方便,计算机能够快速识别节点类型并调用相应的边界条件子程序,本方法可用于复杂灌溉管网的非恒定流建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赣抚平原灌区双季稻优化灌溉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双季早、晚稻的耗水量,研究2012年赣抚平原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双季早、晚稻的水量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方式下早、晚稻本田期的腾发量、地下渗漏量、作物系数均低于淹水灌溉;与淹水灌溉方式相比,早、晚稻间歇灌溉处理本田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少4.35%和4.61%,作物系数(Kc)分别减少4.00%和3.4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7%和2.96%,产量分别增加3.30%和1.40%。  相似文献   

16.
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渠系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根据水资源分区,以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辽阳灌区为例,选定典型渠道,利用传统动水测算法根据渠道不同时期的输水流量和地下水位,确定监测时间和次数,计算出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平均值,然后依据灌区实际情况进行系数修正,最后得到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045.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典型灌区灌溉节水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流域上下游2个典型灌区为背景,针对灌区有其农业水管理现状,开发了灌溉节水策略分析决策支持系统(DSS)原型。DSS是一个规划工具,通过对不同策略下田间配水及供水系统的模拟分析及综合决策,寻求最优的策略集合,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该DSS系统主要用于黄河流域灌区提高农业水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也可用于评估灌区续建配套及土地最佳利用方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河流健康诊断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浙江省河流众多,自成体系,构成完整的河流系统,河流系统具有独立性、整体性、关联性、自适应性、脆弱性。河流系统的健康状况主要受外部作用的影响,是通过“水清”程度、“流畅”程度、“岸绿”程度以及“景美”程度等系统状态变量的变化来表征的。河流健康诊断是根据河流健康的内涵和特征,诊断病症,确定病因,提出康复措施,并利用GIS技术,集成诊断指标、诊断模型、诊断方法和资料数据,形成基于GIS的浙江省河流健康科学诊断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现行规模化滴灌工程系统的经济性、操作性和机械化水平,本文以支管长短管布置形式代替等距布置对现有滴灌支管轮灌模式下管网的布置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支管长短管布置形式减少了大口径管材管件用量和地埋管路的长度,平均每公顷可减少管网成本和土方工程费用分别为202.5元和37.5元;管网布置形式改进后,田间出水管相对集中,分布密度减少一半,同时可节地约0.3%。此外,改进管网布置形式有利于减少管网工程施工的工作量和管材的损耗量,且管网结构更便于施工。因此,长短管布置形式是更适合于滴灌支管轮灌模式的管网布置形式,可应用于规模化滴灌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