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以广东郁南无核黄皮Clausena lansiu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N、P、K、Ca和Mg养分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简单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物候期的叶片养分含量与果肉品质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在花芽分化期,叶片N、K含量与果实总酸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Ca、Mg含量与维生素C(VC)含量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Ca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K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开花期,叶片Mg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K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幼果期,叶片养分含量与果实各品质指标未表现出相关性.在果实膨大期,叶片K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Ca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果实成熟期,叶片N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叶片Ca、Mg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母本、8个父本及其杂交得到的40个番茄杂交一代组合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法测定番茄果型指数、pH、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维生素C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各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通过通径分析得出各性状间的直接相关效应、间接相关效应.[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果实酸度越大、pH越小,果实硬度越大.糖酸比与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糖酸比、总糖含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总糖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直接效应值较大;果实硬度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间接作用于总糖含量的为负向效应.通过决定系数可以看出,总酸度等性状对糖酸比和果实硬度等性状对总糖含量的决定系数大于0.5外,其他的决定系数都小于0.5,表明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其他性状对其也起作用.[结论]筛选番茄优良品种,不仅仅只从果型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等性状出发,还要继续探索其他性状,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番茄品质的其他相关性状,这可为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筛选优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金秋砂糖橘叶片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测定了南丰县7个果园金秋砂糖橘叶片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果园叶片中的N、Ca、Cu含量偏低,P、K、Mg和Zn含量处于适宜或过量范围;所有果园叶片中的S、Fe和Mn含量处于适宜或偏高水平;3个果园叶片中的Cu含量低于适宜范围,2个果园叶片中的B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单果重与叶片的P、Zn、Mn等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的可食率与叶片中的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中的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P、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与P、Zn、Mn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VC含量与除Mn、B硼外的其他元素均呈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影响金秋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叶片养分因子主要为N、Ca、Cu,因此,生产上要重视及时补充相应元素,同时适当控制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肇庆地区特色柑橘品种汶朗蜜柚的果实品质及其与果园土壤养分和叶片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汶朗蜜柚果园土壤pH、有机质、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叶片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总糖等品质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果园土壤中富含铁、钙元素,与汶朗地区有丰富的石灰岩、铁矿有一定的关联.叶片及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果实品质的形成受树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的影响大于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汶朗蜜柚果实品质的合成合理-满意度优于沙田柚的,单因素指标的合理满意度分析显示果皮色泽是制约汶郎蜜柚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果面疤痕.[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柑橘营养生理和品质形成规律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汶朗蜜柚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3年对湖南省温州蜜柑主要产区果实品质以及有关树体、土壤和气候条件等方面29个影响因子的调查和分析测定。采用通径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温州蜜柑品质的5个主要因子是叶片氮、磷、钾含量,土壤交换钙含量和土壤pH 值.以此为依据,就上述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叶片含氮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叶片含磷量与果实含酸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含钾量与单果重和果实含酸量,土壤交换钙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 值与各单项品质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可能以间接影响为主.同时,通过比较优质高产桔园和品质较差桔园的叶片养分含量,提出了叶片氮、磷、钾营养诊断的适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于2011年盛花期(5月10日)、新梢旺长期(6月11日)、花芽分化期(7月10日)、果实膨大前期(8月7日)、果实膨大后期(9月7日)、果实成熟期(10月11日)7个时期采样并测定。[结果]在同一生理期内,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以CK值最低,各处理大于CK,且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从盛花期(5月)至果实采收后(11月),各处理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也一致,即由盛花期至果实膨大前期SPAD值含量逐渐升高,在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范围,果实成熟期后逐渐降低;各处理提高和维持SPAD值含量效果最佳为处理2、5(分别喷CaNO3、新禾丰果蔬钙肥)。喷施钙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套袋数目、单株产量等各项指标,但不同类型叶面喷施钙肥对提高富士苹果不同品质指标的效果也不同,其中处理4[喷施众德(康朴盖美膨)]对提高富士苹果品质效果最佳,处理3、8对提高其产量效果最好。各处理果实中元素含量顺序均表现为:K含量最高,其次是N、P,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Mg、Ca、Fe、B、Zn、Cu。以Ca元素为中心,与果实品质、贮藏性密切相关的K、Mg与Ca呈正相关,其他各元素(除Cu外)与Ca也均呈正相关,其中Ca与K相关系数为0.74**,达极显著相关。各元素(除K、Cu)与果实硬度均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各元素(除Cu、Zn、B)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但仅C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与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4**;各元素(除Cu)与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Ca、Mg与单株产量间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0**。[结论]喷施钙肥能够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品质和同时对果实中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红毛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海南省保亭县南茂农场采集的13个代表性品系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3份红毛丹当地主栽品系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的K、Mg、P含量均较高,其次为Ca和Fe;各矿质元素间,Mg与Mn呈显著相关,与P呈极显著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相关,Cu与Fe呈显著相关;果肉中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与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8种矿质元素与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钾、钙营养与有机桃果实品质及褐腐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有机生产调控措施。[方法]以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为出发点,研究土壤、叶片和果实的营养转化关系以及树体营养水平对果实品质及褐腐病的控制作用,通过土壤与叶面定量施用有机生产允许的天然钾、钙等物质,调节树体营养,评价其提高果实品质、防控褐腐病的效果。[结果]有机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指标均与果实钾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桃果实钙元素含量与褐腐病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5月和6月叶片的钾元素含量与果实钾元素含量均呈极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树体营养诊断的依据。1 hm~2施入2 250 kg矿质钾镁肥+90 k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可以有效增加有机桃叶片钾含量,显著提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 1 hm~2施入2 250 kg矿物肥+90 k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500倍氯化钙溶液,可以显著提高有机桃果实钙含量,显著降低褐腐病的病情指数。[结论]土壤补充天然矿质钙肥未能增加叶片、果实钙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吉安市遂川县34个遂川金柑果园的果实、叶片和土壤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进行研究,了解果园产区的矿质元素丰缺情况.[方法]通过与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影响遂川金柑果实品质的关键矿质养分因子,为指导当地金柑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88.35%的果园土壤处于酸性状态,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锰和有效锌含量在适宜范围分布最多,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分别有76.47%和67.64%,处于过量水平;而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和镁、有效硼和有效钼都以缺乏为主,其中有效硼和有效钼极缺,果园达到了82.36%和79.42%;在叶片中,所有果园钙、锌元素含量缺乏,镁、铜、硼元素含量不足的果园分别达到67.65%、73.53%、64.71%,氮、钾、锰元素以适宜为主,52.94%果园叶片的磷元素和76.47%果园叶片的铁元素偏高,所有果园叶片钼元素适量;在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元素平均值为1.66,0.22,1.79,0.65,0.32 g/kg,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的平均值分别为4.69、3.47、0.58、1.7、2.01、0.04 mg/kg.多元分析结果表明:遂川金柑果实单果质量与土壤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锰呈负相关,与叶片锌元素呈正相关,且与果实中钙元素呈负相关,果实硼元素呈正相关.果实硬度与土壤中有效锰和果实钙元素呈正相关,与土壤速效钾和叶片氮元素呈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受其叶片镁和锰元素、果实铜元素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总糖与果实磷元素呈正相关;可滴定酸与果实氮元素呈负相关;Vc与果实硼和锰元素呈正相关,与叶片氮和磷元素呈负相关;果实c*值与土壤速效磷和果实氮元素呈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镁和果实锌元素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果实品质与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养分的相关性分析,在遂川金柑栽培管理中,以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提高土壤pH值,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中钾、钙、镁和硼元素含量,通过调节树势增强果实对氮、磷和铜元素的吸收能力,解除高浓度磷和铁元素对锌元素的拮抗作用,有利于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对于遂川金柑的果实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果水晶梨无公害生产不同时期的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以为大果水晶梨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鄂梨2号’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显著改善果实商品外观,果点变小、变少,锈斑指数降低;纸袋透光率与果实大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W=159.61+0.99x,与果面亮度指标L值、色度坐标A,B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L=74.45-0.71x,YA=-16.68-0.77x,YB=52.52+1.86x;套袋处理果实Vc含量高于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但SSC/TA,SS/TA增加。‘鄂梨2号’直接套袋最适宜的纸袋为1-KK小林双层袋、韩国双层袋及台果双层袋;二次套袋能显著提高‘鄂梨2号’的外观品质,生产高档果品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玉绿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标准,2010年1月28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0年3月28日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TH)通过降解细胞壁中半纤维的主要成分木葡聚糖在果实的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明XTH基因与砂梨品种翠冠果实软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翠冠果肉cD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了编码砂梨XT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PpXTH1,1 300 bp)。序列分析表明,PpXTH1的5′端和3′端非翻译区分别为125 bp和293 bp,它的开放阅读框为882 bp,编码294个氨基酸,推导的PpXTH1蛋白序列含有XTH蛋白的催化活性部位DEIDFEFL。砂梨PpXTH1与其他植物果实中的XTH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苹果MdXTH1的同源性为98.0%;与猕猴桃AdXTH5的同源性为85.0%;与番茄LeXTH4的同源性为67.6%。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PpXTH1与MdXTH1、PcXTH1、AdXTH5、PtrXTH16A同分在一组,而这些XTH蛋白与果实成熟和细胞壁的次生结构代谢密切相关。在夏季货架期,28~32℃条件下,翠冠果肉中PpXTH1的表达量持续上升,贮藏8 d时其表达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1-MCP对PpXTH1的表达起延缓作用。以上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多肽能够促进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将其施用在青花梨上,用以改善青花梨品质并提高耐贮性。[方法]以青花梨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多肽结合地面施用石灰对青花梨进行处理。[结果]多肽处理B(每株施石灰1 kg+1 000倍多肽叶面喷施)和处理A(每株施石灰1 kg+800倍多肽叶面喷施)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5.9%和13.6%;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7.4%和8.7%;果实硬度分别增加了16.0%和9.6%。贮藏至第9天,多肽处理B和处理A与对照相比,好果率分别提高了30%和27%。[结论]施用多肽对于改善青花梨的果实品质和贮藏特性有明显效果,对于青花梨的生产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花梨叶片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金花梨叶片营养元素状况进行诊断分析。[方法]以高产园和低产园的金花梨叶片为试材,对其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高产园无明显缺肥现象,低产园潜在缺乏P、K、Zn、Fe和B。叶片各营养元素之间存在拮抗或增效作用,其中N对K、Mg和Zn有增效作用,对P、Ca和Fe有拮抗作用;Ca和Mg对多数元素有拮抗作用;B与P之间存在增效关系。K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子之一。各营养元素间的比例失衡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金花梨叶片内各营养元素最适含量为:N 2.82%、P 0.10%、K 0.56%、Ca3.92%、Mg 0.31%、Zn 50.77 mg/kg、Fe 98.88 mg/kg和B 35.08 mg/kg。[结论]高产园对营养元素的需肥顺序为:K>Mg>N>Fe>Ca>B>P>Zn,低产园的需肥顺序为:B>P>K>Zn>N>Fe>Mg>Ca。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黄金梨果肉硬化症发生的关键时期。[方法]以黄金梨为材料,研究了黄金梨果实果肩部和果顶部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黄金梨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纵、横径逐渐增大,果实生长曲线呈单"S"型;果肩和果顶部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果胶含量逐渐上升;纤维素酶(Cx)活性逐渐增高,果胶甲酯酶(PME)活性逐渐下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果肩和果顶的可溶性果胶含量CX、PME和PG活性在果实膨大期发生转折,果实膨大期是黄金梨果肉硬化症发生的关键时期;纤维素和Cx可能在果肉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果肉硬化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湘南梨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幅度,降低果实失重率,降低果实及各部位的乙烯释放量,改善梨果贮藏保鲜效果,但不改变各指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贮藏条件下乙烯生成和乙烯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均依次为果心、果肉、果皮,贮藏中后期果皮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果肉和果心。  相似文献   

19.
梨属4个重要种的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川梨(Pyrus pashiaBuch.Ham.)、滇梨(Pyrus pseudopashiaYu)、杜梨(Pyrus betulaefoliaBge.)和砂梨(Pyrus pyrifoliaNa-kai)为材料,研究了梨属4个种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水分利用率(WUE)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梨属4个种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存在差异,光合速率强弱顺序为川梨>滇梨>杜梨>砂梨。杜梨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高。供试的梨属4个种在晴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强弱的顺序为杜梨>滇梨>川梨>砂梨。  相似文献   

20.
“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方法]以二次花发生严重的"丰水"梨代表性植株为处理株,以不发生或少发生二次花的植株为对照株,分析"丰水"梨叶片和枝条中的5种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叶片中5种主要元素在5—8月总体变化平稳,在9月初返青发生时骤然升高;而枝条中5种矿质养分较对应的叶片中的养分含量低,且在二次花发生过程中保持平稳的状态。[结论]"丰水"梨二次花的发生与发生前后植株体内矿质营养水平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