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18日至20日,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彩旗飘舞,鼓乐阵阵。这个我国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举行主题为“生态魅力和谐”的建区50周年纪念活动。50年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其环境与生态保护完好,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示范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优两高”的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也经历了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摸索经验到遵循规律、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历程,生态保护的成效十分显著,保护建设发展共同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6月18日至20日,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內彩旗飘舞,鼓乐阵阵.这个我国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举行主题为"生态魅力和谐"的建区50周年纪念活动.50年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其环境与生态保护完好,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示范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历程,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海洋  王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41-86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数量、面积和类型结构方面,介绍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指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严格控制发展面积、合理优化空间网络体系设计、加强有效管理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熊志斌  玉屏  杨婷婷  谭成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37-11038,11089
详细分析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加强保护区建设应采取的策略,对茂兰保护区今后的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分析了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主要参考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基本空间标准,用面积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空间合理容量进行了估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提出了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区共管作为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为了深入探讨社区共管体制的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和运行方式,本文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垸社区共管的实际情况为具体研究对象,梳理其社区共管发展的历程和原因,总结其十多年社区共管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依此提出完善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田育榕  郭松 《乡村科技》2023,(3):103-107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少有的亚热带植物基因库、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和人文历史景观并存的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存在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产生矛盾、学术交流和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商品单一、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对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加强旅游活动管控、强化社区共建共管、加强学术交流和对外交流共享平台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发多元化旅游商品、培养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等,以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历程、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并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体系多元化探讨进行了归纳,旨在为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北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是我国北方红松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个通过森林认证的自然保护区.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有助于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能够为生态功能区划布局,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实行居民外迁是解决保护区内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要顺利实施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机制.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生态移民补偿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标准及依据,提出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我国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3.
当前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和管理是一个趋势,运用科技信息手段来管理自然保护区很有必要。本文概述了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智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要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工作过程,结合保护区工作实际,阐述了该智慧视频监控系统在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安全区发展;抓好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保护区安全、强化森林培育等。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河北省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发现问题集中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1988年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1年初共建立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 276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5处,总面积占国土面积12.44%.但由于经费短缺,加上多数封闭的保护方式与保护区内经济发展、居民生活需要的矛盾,使得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受到严重的影响,成为自然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88-189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建议与意见,以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保护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为加强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力量,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