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降低管网建成后的漏损及运行费用,需要在管网设计阶段对管网进行水力平差计算。手工平差工作量大、计算精度不高,一般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计算程序采用VB语言编程,具有直观、语言简单、易懂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平差程序、编程过程,并提出了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圆形断面无压流水力计算公式进行适当变换,建立了在一定流量备件下求解其正常水深与临界水深的数学模型,并针对实例采用Matlab语言进行了编程计算,其过程简单,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3.
Matlab在水文学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代计算机语言Matlab具有编程方便、程序执行效率高、容易扩充和可开发性能力强及语言简单等优点,而且有专业的工具箱可以方便调用,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得到了应用。水文学科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计算和分析,模型参数优化、数据统计计算、结果图形可视化、微分和偏微分方程求解等在水文学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将Matlab应用于水文统计P-III型曲线参数优化、水质模型河流纵向离散系数参数优化和水文预报马斯京根法河道汇流参数优化,优化结果与已有成果相比,精度更高,而且应用Matlab求解更方便,缩短了工作日程和减少了工作量,程序具有通用性的特点,说明了Matlab在水文学科中应用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工作点算法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输入和输出特性是液力传动车辆动力传动系最有匹配的基础。而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正确计算两者共同工作点。为了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发动机净转矩外特性曲线采用高次拟合,并分别采用了N分法、牛顿法、直接求根法来求解其共同工作点。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是计算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遗传算法和GS的给水管网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管网水力计算的重要性,建立了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结合遗传算法(GA)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特点、优点,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以MATLAB为工具语言编写了通用性较强的水力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以实例进行验证,并同传统的水力计算结果想比较,说明了基于GA和GIS上的管网水力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工作点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输入和输出特性是液力传动车辆动力传动系最优匹配的基础.而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正确计算两者共同工作点.为了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发动机净转矩外特性曲线采用高次拟合,并分别采用了N分法、牛顿法、直接求根法来求解其共同工作点.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是计算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丽萍 《湖南农机》2011,38(9):29-31
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对神经网络BP模型进行仿真和辅助设计是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专门编制了大量有关设计BP网络模型的工具函数.文章分析了Matlab软件包中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的有关BP网络的工具函数,结合一个实际的例子详细阐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过程及其MATLAB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比转数混流泵导叶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泵叶轮的反问题设计理论,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高比转数混流泵空间导叶的水力设计.提出了采用流线迭代法求解轴面流动,应用逐点积分法进行导叶叶片绘型,在保角变换平面上加厚叶片和修圆叶片头部、尾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导叶叶片安放角分布规律、叶片出口边位置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方法设计计算精度高,能得到光滑的叶片表面、齐全的叶片表面数据,便于数控机床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筒式水轮机导轴承的润滑不良问题,以大型数学计算语言Matlab为工具对其润滑油膜承载力的分布即润滑油膜Reynolds方程(油膜压力方程)进行了全新求解,首先利用五点差分法离散水轮机导轴承压力方程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代数方程模型。然后利用Matlab对其编程计算,分别定性探讨了不同偏心率下筒式水轮机导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情况并给出数值分析三维网格结果图形分布。最后,从所得压力分布情况推出了润滑油膜力的非线性,且随着水轮机导轴承偏心率的不同,主轴径向力和油膜承载力也随之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桑叶采摘机手动操作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靳龙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1):72-74
应用力学理论,对桑叶采摘机手动操作机构曲柄的角速度和操作者的扣动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操作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时,以操作者的扣动力最小和曲柄在滑块移动到S/2处时的角速度最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统一目标法中的乘除法将各个目标函数统一到一个总的统一目标函数中,然后采用Matlab语言编程,使用优化工具箱求出最优解,将优化结果应用在桑叶采摘机的设计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信赖域法用于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是进行管网优化设计和进行管网运行工况模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该过程的计算结果和求解速度决定了管网优化设计和运行模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为快速、准确实现管网水力计算,建立了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模型,针对该模型的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实质,以及常规求解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管网水力计算的信赖域法,并着重对信赖域法数学模型和求解过程进行剖析,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写了管网水力计算的计算程序.最后以河南省清丰县一个复杂的给水管网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说明了信赖域法能有效地应用于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同时也为信赖域法在给水领域和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液压变速系统中引入了无级变速控制策略,设计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结构,建立了CATIA三维模型,并对其传动比特性、效率特性以及模糊控制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Mat Lab软件建立了Mat Lab和CATIA的数据接口,设计了传动比的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液压效率曲线、传动比随排量变化曲线、等燃油三维拟合曲线和模糊控制曲线。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联合仿真可以得到可靠的无级变速控制参考数据,提高了秧苗移栽作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以及整车的自动化水平,对农作物操作的突变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液力传动系统性能,研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特性。按照功率分流形式,将液力传动系统划分为两种典型结构模型,在对两种结构模型进行图论化抽象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开发出通用的传动系统动力学平衡方程组自动列写并求解,并编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计算的计算机程序。结合计算实例,将2种结构模型在不同路况下的匹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前分流系统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特性受外载荷影响作用明显,因此不能忽略负载变化而单独研究这类液力传动系统的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14.
通用液力传动系统匹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液力传动系统性能,研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特性。按照功率分流形式,将液力传动系统划分为两种典型结构模型,在对两种结构模型进行图论化抽象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开发出通用的传动系统动力学平衡方程组自动列写并求解,并编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计算的计算机程序。结合计算实例,将2种结构模型在不同路况下的匹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前分流系统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特性受外载荷影响作用明显,因此不能忽略负载变化而单独研究这类液力传动系统的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tlab GUI的滴灌毛管优化设计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滴灌工程设计中,科学合理布设滴灌带对节水成效和工程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滴灌规划设计的效率及优化效果,最大限度增大毛管铺设长度、减少滴灌工程建设单位投资,在现有滴灌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 GUI和遗传算法工具箱相结合的方法,对毛管优化设计过程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经验证,该优化程序界面友好,计算可靠,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量,对当前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和推广也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工程实际中,解决水力学问题时,正常水深、临界水深和水面线等高次隐函数通常无解析解,难以直接求解。传统方法是利用查图表、迭代法或试算法求解,但都存在计算烦琐和求解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VB程序语言的迭代计算功能可快捷、精准地解决水力学计算中高次隐函数方程问题。在已知迭代初值、糙率、流量、底宽、底坡和边坡系数的情况下,运用快捷键即可实现多次迭代计算,求出精度高的正常水深值。该文介绍了VB迭代功能在求解高次隐函数中的运用,探索程序语言在简化计算和高精度求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弹流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传动装置牵引特性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可知,在变速过程中,由于摩擦副存在滑滚比,牵引摩擦副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传统变速箱的变矩器或主离合器,具有缓冲功能;并且在某一输入转速和法向加载力下,传动比越小,最大输出转速越大,但达到稳定所用时间越长,同时输出转矩和输出角加速度响应时间越长。仿真结果反映了牵引传动装置的动力学特性,为液压压紧式牵引传动装置提供了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