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2年我省夏粮生产,在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夺得了好收成.全省夏粮总产227亿斤,比去年净增产4.7亿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小麦产量,夺取高产稳产,谈几点认识供参考.一、做好良种布局,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近年来,我省小麦种子工作取得了很大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我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的40%左右,总产约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5%。建国以采,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已从建国初期的44.7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255.7公斤,增加了4倍;总产由21.65亿公斤增加到112.2亿公斤,增加了5倍。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高产品种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与现有品种的产量水平没有突破有一定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小麦品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全省小麦生产向新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1981年,我区小麦播种面积727万亩,平均单产333斤,总产24.485亿斤,比近十年平均单产226斤增产47.3%,比总产16.19亿斤增产51.2%.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区小麦丰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但是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就气候因素与小麦增产的关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是我省的一个优势作物。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小麦产量不断提高,1984年全省小麦总产已达300亿斤。但是,我省历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商品生产和人们营养的需要,必须迅速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以更好地发挥小麦的商品竟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贯彻落实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鼓舞下,我省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开展。省委根据全国“三夏”会议精神和我省情况,提出了“1978年小麦总产突破200亿”的奋斗目标,这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战斗任务。搞好小麦生产,突破总产200亿斤,是落实华主席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占粮食复种面积的30%左右。 建国以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亩产由建国初期不足50公斤到80年代中期已过250公斤,单产增了四倍,总产在1984年已达90亿公斤,为建国初期八点五倍。  相似文献   

7.
<正> 1981年秋种前,萧县剖析了全县自1976年以来小麦产量不高、长期徘徊的原因:一、由于小麦高产品种和中产品种种植面积比例严重失调;二、土壤养分和施用氮、磷化肥比例严重失调。采取了针对性的有效措施,1982年小麦生长中后期虽然受到严重干旱和连续阴雨等灾害的影响,全县9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仍达到338.8斤,总产3.05亿斤,平均每亩比1981年增产54.5斤,总产增加4,910万斤,打破了长达六年的徘徊局面,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区小麦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超过了水稻,总产达到16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37.1%,单产达到350斤,成为第二优势作物。但是,由于土壤肥力、管理等条件不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领土995万平方公里,比我国还大30多万平方公里,但由于气候寒冷和土壤条件的限制,大部地区不适耕作,农用土地只有10.5亿亩,占土地面积的7%左右。其小麦种植面积约1.67亿亩,总产约470亿斤。其中75%左右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小麦输出量的25%,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场地处黄泛区腹地西华县,因黄水泛滥土层淤积,形成各类不同的土壤.我队土壤为粘重的淤上,群众称为"头天粘,二天硬,过了三天犁不动".种麦时,不易捉全苗.近年来,我们改进耕作方法,采用"免耕杷播",使小麦生产有了显著的突破.1981年全队2540亩小麦,总产146万斤,平均单产575斤,总产比1980年增加34万斤.1982年虽然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总产仍达到163万斤,平均单产640斤,总产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7000多万亩,总产170亿公斤左右。病虫危害是现阶段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省小麦病虫种类很多,发生时间长、危害重,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约30多种。主要有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黑穗病类、地下虫、吸浆虫、麦蚜虫、麦蜘蛛、粘虫等10大病虫害。发生面积轻发生年1亿亩次左右,一般发生年1.5亿亩次,严重发生年2亿多亩次。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发生年份可达10—  相似文献   

13.
栾城县农业生产经济指标,最近三年前后比较是“七增一减”:(1)粮食总产由一九七七年的2.461亿斤增加到3.137亿斤,提高27.47%;(2)棉花面积减少1.6万亩,单产增加16斤,总产由868万斤增加到942万斤,提高8.53%;(3)油料总产由14.5万斤增加到98万斤,增长5.76倍;(4)社队企业总收入由1702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推动下,我省小麦创千斤夺高产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近年来,三麦高产栽培取得了显著成果,产量纪录获得了新突破。我所小麦高产栽培亦取得了新进展。1975年小麦丰产田最高亩产达到了940.1斤,9.16亩小麦丰产田,平均亩产894.2斤;1976年小麦丰产田亩产达897斤;1977年虽受严重湿害、病害的影响,小麦丰产田亩产仍达到825斤。三年实践证明:在南方多雨多病地区,小麦也可以获得亩产千斤左右的高产;不仅丰年小麦可以高产,在严重的灾年亩产也能达到800多斤。这说明南方小麦生产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国内外小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一)国外小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小麦是世界各国普遍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以小麦为主要食物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近30年来,世界小麦生产有了较快发展,1986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34.25亿亩,亩产149公斤,总产为5.12亿吨.与1957年相比,世界小麦收获面积扩大了10.8%,单产提高了1倍多,总产提高了1.3倍.总的来看,在五十年代,总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由于在小麦矮化育种工作上取得了成效,并且不断改良和推广新品种,因此,产量迅速提高.全国平均单产由1950年的100多斤,提高到1970年的413斤,1974年已达516斤.不少国家引种墨西哥小麦获得成功,也都提高了产量,困而墨西哥小麦品种被许多国家重视.1967年,我国引进了少量墨西哥小麦品种,在部分科研单位进行了试种观察.1973年有计划地引进了几个品种的原种种子,分发在全国各地试种.其中先后分发给我省试  相似文献   

17.
一、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意义世界谷物生产中小麦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据1976年统计,世界麦抪面积达35.6亿亩,约占谷物总面积的1/3左右,总产达8千亿斤。以小麦为食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2以上。但是,当前小麦的产量比较低(1976年世界平均亩产225斤),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2.4亿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已经投入2.4亿元,加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向草原牧区覆盖,建成9个旗县级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智能设施服务面积突破1500万亩,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启云端放牧新生活。698.6亿斤2017年河北预计粮食总产698.6亿斤,比上年增加6.56亿斤。其中,夏粮特别是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9.
滑县是一农业大县,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常年种植小麦170多万亩,单产500多公斤,总产超17亿斤。冬小麦在滑县区域内生育期长达240天,跨越秋、冬、夏三个季节,自然灾害多,涉及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冷害、倒春寒等。随着小麦单产的提高以及耕作、品种、气候、机械等因索的影响,小麦病虫害越来越重,已成为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障碍。现就滑县近年来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效果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我省是有悠久历史的夏大豆产区我省种植大豆历史悠久,从殷虚甲骨文中,即有“菽”的记载。在五十年代,我省大豆生产是顺利发展趋势,由解放初期的1846万亩(1949—52三年平均),扩大到2448万亩(1953—57五年平均)。总产由17.9亿斤,上升到21.1亿斤,每年由外贸部门出口二万吨以上。当时大豆、花生及其他杂豆总面积达4000万亩,占全省耕地1/3。但自1960年后,生产布局失调,片面强调大豆是低产作物,有的地方不适当的扩大了玉米和红薯面积,挤掉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