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DUS测试不同品种性状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棉花DUS测试指南对棉花申请保护品种119A、120A及近似品种119B、120B的4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株高、第一果枝节位高低、第一果节长度和铃柄长度4个重要数量性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一申请保护品种与相应的近似品种之间差异较小。而不同申请保护品种和不同相似品种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棉花化学调控对不同品种反应程度,比较海岛棉血统品种(系)、新疆棉花品种(系)和辽棉品种(系)等在相同化学调控条件下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对化学调控的反应有明显差别,具有海岛棉血统棉花品种(系)反应不敏感,新疆棉花品种(系)反应较敏感,辽棉品种(系)属于中间类型。同时,化控对于新生的器官影响较大,也印证了化控药剂在植株体内有一个吸收和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陕西省棉花主产区棉田随机抽样,测定4个品种的Bt棉花在3个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的转基因成分和Bt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中均可检出转基因成分,而不同品种Bt蛋白含量明显不同,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Bt蛋白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总的趋势是苗期最高,蕾期次之,花铃期最低.Bt棉花生长后期Bt蛋白的含量降低导致对棉铃虫的抗性下降.因此生产上种植Bt蛋白含量较高的品种和加强Bt棉花生长后期的棉铃虫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特早熟棉花品种纤维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不同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对制定棉花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8―2018年辽宁省共审定特早熟棉花品种18个,多为中、短绒,其中断裂比强度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多数品种因为断裂比强度指标下降,导致审定品种不得不归为低一级的品质类型,影响了棉花品种的利用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高断裂比强度棉花资源的利用,以提升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与棉铃虫互作时,棉花的防御与棉铃虫的反防御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此过程中几种功能酶发挥重要作用,酶活力变化的强弱也间接反映出棉花的抗虫能力。本研究分析棉花与棉铃虫互作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以期为棉花抗性育种、品种评价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棉酚含量不同的棉花进行室内接虫,测定其在受到棉铃虫幼虫危害前后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以及取食不同品种棉花后棉铃虫幼虫的酸性磷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结果表明,棉花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不仅与棉铃虫危害时间相关,而且与棉花品种棉酚含量有关。低酚棉花品种的诱导抗性低于高酚品种。  相似文献   

6.
新疆种植的棉花,无论是引进内地的品种还是新疆自育品种均不同程度含有外糖,棉花含外糖的主要原因是蚜虫危害,特别是秋季棉蚜分泌的蜜露污染棉纤维。因此利用转基因育种手段培育抗蚜虫的品种,是解决新疆棉花引起纺织加工粘着的关键。在棉花的抗蚜性研究中,人们多是根据棉花不同品种在田间受害程度来评价棉花的抗虫性,但这种方法随机性较大,有时难免不能代表棉花的真实抗性。为提高鉴定的快速准确性,本文从蚜害指数、蚜虫的体重、排蜜频率与抗蚜性关系进行研究,为解决转基因棉的抗蚜性鉴定和培育抗蚜性品种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廊坊对10个棉花品种(系)的几种主要苗病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棉花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的苗病发生,以红腐病和炭疽病为主,伴有少量立枯病的发生;并且,不同棉花品种对苗期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伏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清长是否存在着差异,经选用11个棉花品种定时定株进行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品种间蚜害的差异,从而为选育抗蚜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做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见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是通过不同的生态环境多年、多点,对育成的棉花新品系(新组合)进行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抗虫性等测定的试验,是进行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本文在作者长期承担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做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工作谈了个人见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高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准确性、公平性和客观性,为参试品种搭建一个科学和公平合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以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田间病情调查为基础,研究了棉花黄萎病田间病情调查的抽样方法,分析了不同抽样技术的抽样误差。结果表明,棉花区试田间病情调查结果与人工病圃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抽样规模和抽样方法对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有显著影响;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田间黄萎病病情调查,应该采取3个区组、全区逐行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逐行计算病情指数的方法,能够通过统计方法剔除取样行间误差,提高品种间病情指数估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培试验,初步筛选镉高积累棉花品种。结果表明:棉花苗期能大量吸收培养溶液中的镉,且不同的品种间吸镉能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专栽品种的选育技术李云堂,赵敬霞,王忠义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050041为了培育出适宜不同栽培类型的棉花品种,进一步提高棉花的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以当前生产上已形成规模的栽培体制,开展了专栽品种选育技术的研究。1选育方...  相似文献   

13.
1 国内外情况及发展趋势概略纵观世界上主要产棉国棉花生产形势,表现在品种上各有着不同的特色。以色列棉花育种以提高单产为显著特点,1993年单产皮棉1890kg·hm-2。美国棉花品种以纤维强度优良著称,纤维比强度大多在25CN·tex-1左右。俄罗斯棉花品种以抗病性能强为主要特色,棉花品种大都高抗枯萎病、黄萎病或其他病害。这些国家棉花品种除以上各自的优点外,还具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棉花品种具有多逆性(抗旱、风、盐碱等);二是棉花品种类型与农业生产要求相适应。我国的棉花育种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解…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同功酶与棉苗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功酶分析棉花品种抗寒性的研究报道很少,本实验考虑到品种的抗寒性是一项重要的遗传性状,它可能和同功酶的形成有关。因此,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具有不同抗寒性棉花幼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分析,以便为棉花苗期抗寒性的遗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棉子的营养品质,筛选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为棉花品质育种和棉副产品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测定了10个棉花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的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E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35.96%~41.74%,38.58%~45.50%,25.17%~33.00%,4.06%~7.27%,16.10%~28.42%。本实验中棉子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是中棉所48,最差的是鲁棉研28。  相似文献   

16.
随着棉花品种的改良,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对棉花品质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棉花收获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品种特征,根据成熟程度、色泽的好坏,以及早、中、晚不同时期吐絮、炸裂和干湿程度的不同情况,分别采摘、分别摊晒、分别存放、分别轧花、分别出售,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棉花“五分”。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耐热性强的棉花品种,探讨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以60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棉花的生长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进行耐热性鉴定。对耐性不同的2个品种在35℃和45℃时测定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参试60个品种(系)可分为7类:临南556、石远638、苏联棉85、正81-3各分为一类;斯字棉(天台)和鄂荆55173分为一类;库车96486、肖山75-3001(品系)、冀A-7-7、鄂棉13、RTN78分为一类,其余49个品种分为一类。耐高温不同的两个品种在45℃处理时,品种之间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气孔导度Gs差异达显著水平,初始荧光Fo和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达显著水平,表明棉花品种间耐热的表现是不同的。在育种时选择适当的材料为亲本,对培育耐高温品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潜江棉花生产的发展、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棉花新品种,2014年湖北省潜江市农业局进行了12个不同棉花品种(系)的对比试验,了解其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虫性、纤维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以期为筛选出适合该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棉花不同熟性品种苗期植株及根、茎、叶中氮养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熟性品种苗期植株从土壤吸收的氮养分不同,生育期越长吸收的氮量越多.不同熟性的品种存在相同的趋势叶N>茎N>根N.5叶期~现蕾期,各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氮养分的转移率并不与养分的含量成比例.  相似文献   

20.
对于棉花烂铃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产上棉花的烂铃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在中国棉花烂铃年均可造成几十亿元的损失,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也指出棉花品种的不同对棒花烂铃影响较大.提出了培育抗拦铃品种和研究新的药剂是防治烂铃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