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龙胜里骆杉木幼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龙胜里骆林区不同林龄杉木幼林和间种黄豆的杉木幼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性的分析测定表明,3龄杉木幼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生化活性较强。间种黄豆的杉木幼林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生化活性强度明显高于纯幼林。显示了3龄幼林和间种黄豆的幼林土壤微生物较活跃,具有较高肥力和森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不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参与物质转化的特征与土壤肥力和森林生产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七坪林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分布不同,以火力楠等阔叶林和肉桂混交林土壤含细菌较高,氯化作用强的茅孢杆菌占优势,土壤生化活性也较强,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较快,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森林生产力.而松杉混交林则较低。今后在经营造林中,宜造阔叶和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杉木人工林土壤生化特性与其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26年生杉木人工林样地的调查分析表明,其酶活性(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酶)是根际土壤强于非根际土壤,且两者差异显著;但随着树龄增加,其差异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年生长量小的R/S值要略小于年生长量大的。幼年时期(8~11年)杉木林根际与非根际酶活性基本上是生长量小的高于生长量大的,但随树龄增加则相反。微生物总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在幼年时生长量小的多于生长量大的,这同酶活性高低颇为一致,而树龄增加则反之。  相似文献   

5.
6.
指出了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杉木人工林的种植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杉木人工林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相关理论,从数量分布、垂直分布、季节性变化等不同角度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随着林冠的征闭,林下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总数,蛋白酶,蔗糖酶以及土壤有机质从中龄林到成熟林随着林木密度及才度下降,林木下被盖度逐步得到恢复,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有可能导致中龄林土壤中多酚类有毒物质的积累,这或许是杉木宫载产量下降或民活  相似文献   

8.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关系的影响,试图了解不同间伐强度作用下土壤恢复的过程和机制,为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4种间伐强度TS0(未间伐(0.0%),1 800株·hm-2)、TS1(轻度(16.7%),1 500株·hm-2)、TS2(中度(33.3%),1 200株·hm-2)和TS3(重度(50.0%),900株·hm-2)下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特点,探讨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间伐3年后,林下土壤层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不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差异显著;间伐显著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除过氧化氢酶(15 30、30 45 cm)、碱性磷酸酶(0 15、30 45 cm)以及脲酶(30 45 cm)以TS3处理的酶活性最高外,其他酶活性在各土层和不同间伐强度下均以TS2处理的酶活性最高;土壤各层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硝化细菌最少,且TS2处理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与细菌、真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氨化细菌数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而与脲酶活性呈正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细菌、真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氨化细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细菌、真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硝化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结论]间伐改善了林分环境、光照、温度以及林下植被的发育,提高了林下土壤酶活性并增加了微生物数量。间伐3年后的综合表现表明,中度间伐最利于杉木人工中、近熟林阶段的经营,对于改善土壤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矿化-同化、氧化-还原等,是植物营养转化、有机碳代谢及污染物降解的驱动力,在土壤肥力演变,尤其是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除了植物根系和体积大于5×103μm3的土壤动物以外的土壤中所有活的有机体的量(Paulet a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三种不同林型人工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和生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米老排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生化活性最强,杉木蓝果混交林次之,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较差.杉木米老排混交林士壤微生物最活跃,有机物分解快,具有较高的肥力和森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凉城县林业分类经营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城县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旗 (县 )之一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更为紧迫和重要。本文针对凉城县社会、经济、自然和林业现状 ,提出了分类的原则、技术标准以及实施分类经营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桂山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采用生物防火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广西大桂山区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0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2)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木质素含量和苯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得知,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润楠、米老排、火力楠、大桂山荷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杉木林和阔叶林土壤酚含量及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成对样本T检验法对相邻生长的杉木林和阔叶林以及若干不同世代的杉木林土壤酚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杉木林和阔叶林土壤挥发性酚含量都很低,远低于可使植物产生中毒的浓度;2.挥发性酚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会自行消解,在常温下经过一个月后,其平均含量下降了62.10%,含酚量越高的土壤降低的程度越大;3.阔叶林土壤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的平均含量高于杉木林土壤,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两种林分的挥发性酚含量近乎相等;4.没有发现不同世代杉木林土壤水溶性酚和复合酚含量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酚在土壤中积累而成为中毒因素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4.
田林老山中山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及其分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梁宏温 《林业科学》1993,29(4):355-359
本文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阐明高海拔山区杉木人工纯林凋落物的产量动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分解速率,并分析比较两种置样处理对凋落物分解作用的影响,为营林提供参考依据。一、实验区条件与样地概况老山杉木林区位于北纬24°16′、东径106°19′,海拔1300-1600m,属于桂西北山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4℃,最冷月(1月)均温5.6℃,最热月(7月)均温21.3℃。年降雨量1611.5mm,夏秋两季雨量分别占全年的50.4%和23.4%。年相对湿度88%、水热系数3.82,属冬干冷夏湿凉气候型。  相似文献   

15.
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糖类组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珍  刘瑞君 《林业科学》1989,25(4):289-296
本文报道了实验室条件下,森林枯叶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糖类的变化。结果表明,森林有机残体在土壤分解过程中,除了一部分有机残体被分解外,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土壤中,属于腐殖质的糖类化合物参与分解,并进行更新。后者的量取决于枯叶本身的组成。其次,当有机残体分解朝向腐殖质化进行时,属于微生物来源的岩藻糖、核糖、鼠李糖和半乳糖所占的百分比,腐殖质部分中的要比非腐殖质部分中的高,而属于植物来源的木糖、阿拉伯糖所占的百分比则腐殖质部分中的要比非腐殖质部分中的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作者参加陕西省秦岭地区大熊猫调查的实践,试图阐述该区竹林的种类及分布与野生动物(主体大熊猫)的关系,人类文明程度是野生动物发展与延缓灭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特别是在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无论是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在类群组成上,中龄林土壤中,主要类群仅有白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灰褐类群,而幼龄林和成熟林类群较丰富;无论是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土壤中,从幼龄到中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则呈上升趋势,且在种类分布上,杉木中龄林根际土壤中青霉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于揭示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防治地力衰退,提高林木产量,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TheforestresourcesandecologicalenvironmentsweredestroyedseriouslyaftertheconflagrationinDaxing'anlingre-gionsonMay6,l987.Expertsandspecial-istshavemadewideresearchesonrecov-eringtheforestoftheburnedareaafterthefire.Theecologicalenvironmentsofthefireareachangedlargely-Alotofpoplar,birchandsorneotherbroad-leavedtreesaregrowingupontheburnedarea.Inordertorecovertheforestquicklyweshouldmakegooduseofthenaturalregenerativere-sources,andapplytheprincipleofborderlineeffect,tomakeartificialregen-eratio…  相似文献   

19.
广西大青山森林植物分布立地适宜性与土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继镐  汪炳根 《林业科学》1990,26(3):209-218
本文将大青山范围植被、土壤垂直带内的主要森林植物,分草、灌、乔及不同科、属,着重个体生态的共性与特性,探讨了它们分布立地的适宜性及化学成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并简要说明其在该处土壤、母质母岩上的生产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出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小,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韧性低等15项,即46%的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在木材加工和用作结构材时应将幼龄材和成熟材视作两个性质不同的总体来考虑,在培育结构材时应研究如何缩短幼年期或改善幼年期材性。在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之间,采取人工林幼龄材性质与天然林幼龄材性质相比,人工林成熟材性质与天然林成熟材性质相比,结果表明,多数性质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只有人工林木材比天然林木材胞壁率小、顺纹抗压强度低、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等4项,即只有12%的很少数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有可能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培育出与天然林木材性质相近的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