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急性热性病症。羊感受疫疠之气,致使皮肤和粘膜出现痘状丘疹和疱疹,现代兽医学认为其病原是痘病毒。本病近十年在福建省多次暴发流行,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1病因病机由于饲养管理不良,羊舍拥挤、污秽,湿热熏蒸,使痘病毒经口鼻或肌表传入羊体而发病。1.1痘毒首先侵犯卫分表现发热、恶寒、流涕、咳嗽、结膜潮红、口色红、无苔或苔薄白,脉浮数。1.2毒邪未解,传于气分病邪由表入里,里热渐盛,表现肺热、咳喘、便结、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1.3毒邪侵犯营分在眼睛周围、嘴唇、颊部、鼻端、乳房、阴囊、肛门、四肢…  相似文献   

2.
(一) 在太阳经病中患畜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的表现和机理如何?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四症,是家畜受风寒之邪、外感初起的太阳表实证的主要证候。其中发热与恶寒必然同时出现,即在发热时亦感恶寒,恶寒必伴随着发热。这是因为本病所感受的寒邪属阴,易伤机体卫阳之气,卫阳被遏,不能申达,故而恶寒。若正邪争战,则必然发热。至于本病初起,有不发热者,乃卫阳被遏制于内,尚未与邪争战之故,但这仅是暂时现象,正气必然起而抗邪,所以发热亦会随即出现。这时患畜的表现是,耳、鼻或热或凉,  相似文献   

3.
李双锋 《中国猪业》2010,5(9):34-35
外感热病按挟湿与否分为湿热病(又称湿温病)和温热病两大类,若具有传染性,则相应地称之为湿热疫和暑燥疫。中医《温病学》教材《温疫》篇这样讲:"不同的外界环境形成的疫疠病邪不同,雨湿偏盛则性偏湿热,暑热偏盛则性偏燥热,所以温疫有湿热疫和  相似文献   

4.
中药试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王恒恭(陕西省农业学校杨陵712100)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系外感疫邪所致,属于温热病范畴,按卫气营血辨证。病初,外感风热,肺卫不宣。症见:发热,羽稍竖,鼻塞涕粘,摇头作嚏,甚或咳嗽;冠髯边色稍暗等,属于卫分证(风热犯肺)。卫分...  相似文献   

5.
“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独立的病,在奶牛产后疾病中多有发热症状的出现,是实践中常遇到的一种症侯。中兽医学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邪皆能致热。但病因病机各异,所以对于发热一症的治疗必须通过四诊,审证求因,才能正确辨证,立方用药,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对于发热的症候群,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感风寒型,胞宫热毒型和阴虚发热型三类证型。立方用药随证应变,同证异治。  相似文献   

6.
“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独立的病,在动物疾病中多有发热症状的出现,是实践中常遇到的一种证候。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邪皆能致热。但病因病机各异,所以对于发热一症的治疗,必须通过四诊,审证求因,才能正确辨证,立方用药,达到药到病除。根据我们多折临床实践的体会,对于发热一症病的证候群,概括归纳起来可分为表热、里热、表里兼热和热盛化毒四类症型。立方用药要随症应变,同症异治。  相似文献   

7.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中兽医认为,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称之为"瘟疫"或者"疫病",认为它是由一种天地间不正之气——"疠气"侵犯机体而造成的,又叫"疫疠"。当鸡群受到应激、饲料营养不足或感染其他疾病时,会引起自身正气不足、营卫不固,使外邪有机可乘,造成疫毒入侵,随后病邪会随气血入里,进入肺、肠、心、肝等五脏六腑,最终造成血淤气滞、热毒壅积、阴阳俱损。按照中兽医辨证论治原  相似文献   

8.
逐邪三说是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的“逐邪为扶正之本,逐邪以导出为贵,逐邪不妨矫枉过正”的治疫三说。这是针对外感病的辨证论治而言的。尽管外感病是一种普通病、多发病、常见病,倘若辨证不准或治疗不当,将遗患无穷。为了更好地把握外感病的治疗,笔者将多年来  相似文献   

9.
流感祖国医学称为“时行感冒”,本病多由体质虚弱,卫外机能不固,风邪侵犯肺卫,挟有秽浊毒烈的疫气(指马流行性感冒病毒而言),因而广泛流行。症状:病邪入侵,首先犯肺,肺气失宣,卫表调节失司,因而出现肺系卫表证。患马均呈现程度不同的咳嗽和或多或少的脓涕,大多有鼻塞音和吃草减少的变化。分风寒和风热两型。风寒型:主要呈观鼻流清涕,鼻端稍凉,口色淡白,脉沉迟。风热型:主要呈现鼻流脓涕,体温增高,口色红黄,脉浮而有力,鼻端稍温热。  相似文献   

10.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疫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借用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来说明温热病的演变过程和病邪的位置(深浅),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丰富了外感辨证的内容。其主要精髓在于辨明热在“气”还是热在“血”。今就辨证论治部分气病谈浮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感冒是外邪伤及肺卫之症,以发热、恶寒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皮温不均为症。通常称“伤风感冒”。若全身症状较重,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则为“流行性感冒”。济南地区曾于1993年8月至11月发生海狸鼠流行性感冒。我院共收治210头,死亡1头。现将临床所见汇报如下: 病因:本病多因海狸鼠卫阳不固,当气候突变,冷热失常之际,外邪乘虚而入,疫毒内侵,常因感冒疫气互相传染而发病。 症状:相互感染而群发,病初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咳嗽流涕,颤抖毛立;病重则流脓涕,咳嗽气喘,  相似文献   

12.
使 用 疫 苗 对 动 物 进 行 免 疫 是 防 制 动 物 疫 病 最主 要 的 手 段 之 一 。 但 疫 苗 本 身 只 是 预 防 疫 病 的 “硬件 “,成 功 预 防 结 果 的 获 得 与 疫 苗 的 科 学 使 用 ———“软 件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正 比 关 系 ,也 就 是 说 ,只 有科 学的 使  相似文献   

13.
中兽医医药学与中医药学一脉相承,在其发展史上,由于温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兽医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巾不断认识其病原,其一,认为“温疫”与“伤寒”、“温病”同足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畜禽体正气强弱有关;其二,认为温疫的病原异于伤寒、温病,是另有一类特殊病原“疠气”、“戾气”、“杂气”、“病气”,认为温疫有特殊的病原体,传人畜禽体主要的途径是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所致。从现在的认识分析,温病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以搜其它一些非感染性的发热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兽医将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病证总称为温热病或称温病,其中与现代兽医学的很多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流行的所谓的"猪高热病",也应在温病之列。对于温病,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是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角度看,卫、气、营、血都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其所处部位来看,卫居于最外,向内就是气,再向内进入脉管就是  相似文献   

15.
中兽医认为猪"高热病"属于"疫疠"范畴."疫"是含有传染的含义,"疠"是天地间一种不正之气.  相似文献   

16.
凡是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作用的药物统称解表药。表证为八纲辨证之一,表证病位在肌表,病变较浅;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表证通常是由表邪即六淫之邪(或疫疠邪气)从机体的皮毛、口鼻侵入,引起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恶风寒(被毛逆立、  相似文献   

17.
凡是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作用的药物统称解表药。表证为八纲辨证之一,表证病位在肌表,病变较浅;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表证通常是由表邪即六淫之邪(或疫疠邪气)从机体的皮毛、口鼻侵入,引起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恶风寒(被毛逆立、  相似文献   

18.
瘀血是温热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凡诸温热病,一但毒热内陷,出现瘀血,说明病情加重,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温疫论补注》指出:“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瘀血的形成与毒、热、阴虚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导致瘀血的三要素。而瘀血又在温病发热、发斑、出血、发黄、肿胀、昏、狂、痉、厥等一系列病症中起着一定作用。随着中  相似文献   

19.
<正>家畜外感皆六淫之气侵犯畜体,正邪相争,致使机体气血、阴阳、脏腑机能失调而致病。如若治疗不及时;或畜体平素虚弱;或感邪过重,致使病程缠绵日久,邪未除而正先损,病程日久必将累及脾胃,往往导致顽固性不食。笔者在治疗中运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补中益气汤临症加减,取得了满意疗效。1病因病机1.1素体亏虚:外感病证的病因为六淫病邪,或时行疫毒,从发病来看,中兽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作用于机体是否发病,或发病后病  相似文献   

20.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病,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临床主要特征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疫,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