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产于巴西热带草原,其花的颜色娇妍,花型秀丽玲珑别致,花期长,是人们喜爱的室内观赏用花.由于大岩桐的雌蕊粗大健壮,雄蕊细小,而且雌雄蕊成熟期不同步,导致其制种难度大,制种技术要求高;而且成熟的大岩桐种子极其细小,每克大岩桐种子有25000粒,也导致了难于收集种子;再者用种子生产大岩桐小苗时,播种技术要求太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供应.  相似文献   

2.
大岩桐(Gloxinia)又名落雪泥,属苦苣苔科球根花卉,原产南美巴西.每梗一花,一株之上着花几朵至十几朵,有白粉、红、紫、堇青色等,花朵大,花色浓艳多彩,花期长;此外大岩桐植物小巧玲珑,花期夏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堪称室内佳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温室盆栽花卉,可用来装饰窗台、几案、会议室等[1~3].大岩桐的常规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1],但用来繁殖的大岩桐球茎种子数量很少[2],繁殖系数很低,近年来人们对大岩桐的快速繁殖技术和提高其繁殖系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试验通过不同激素浓度和环境条件对大岩桐试管苗进行了快速繁殖试验,从中得到快速繁殖大岩桐试管苗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
大岩桐有一个别名,称之为“大宝贵”,以显示其尊贵的气质。其实不管大岩桐或者是大富贵,原植物实指一种原产巴西的一种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它具有多毛的肉质叶和丝绒般的艳丽花朵,是时尚花卉之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华君 《花卉》2014,(3):18-19
大岩桐(Sinningia speeiosa)又名落雪泥。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植物。1785年在南美巴西发现,19世纪初引入欧洲.19世纪60年代通过杂交育种,至今已选育出具有观赏价值的品种300多个。  相似文献   

5.
大岩桐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巴西,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不耐低温,能耐35℃以下高温。忌阳光直射、严寒和涝渍。大岩桐株丛矮小,花大美丽,有丝绒感,花色鲜艳,盛开时姹紫嫣红,妩媚动人,是一种极好的室内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6.
舒远 《花卉》2005,(2):31-31
一、特征和生长习性。大岩桐为多年生宿根球茎花卉。花钟状顶生,有单瓣、重瓣之分.花色多、艳丽,花期长。大岩桐喜温暖、湿润、半荫和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忌过分通风和阳光直射。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pH值以5.0~6.5为宜。盆土以山地森林腐殖土最好.忌用石灰质土壤栽培。如无山泥,可用菜园土4份、腐叶土3份、细煤渣2份、腐熟厩肥1份配制使用。  相似文献   

7.
《吉林蔬菜》2000,(2):27-28
大岩桐属于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巴西。大岩桐一般作高档年宵盆花栽培。1品种选择大岩桐因为育种的改良而有更多的品种.更多的花色和花型。特殊形状的重瓣花,不再是单调的倒钟形的单瓣花。花色由基本的红、粉红、深紫或白,到目前流行的双色花系具有白底蓝边或红边.或者红底白边.蓝底白边以及更新的浅蓝底深蓝点状花,粉红底红点花等。如农友种苗公司提供的重瓣品种“鹿苑”系列及单瓣品种“立华”系列,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2播种育苗专业栽培通常是以种子繁殖。种子非常细小,1kg约有28000粒。播种用土要细致,…  相似文献   

8.
以报春苣苔属、半蒴苣苔属、石蝴蝶属、吊石苣苔属、口红花属、非洲紫罗兰属、大岩桐属、艳斑苣苔属等苦苣苔科植物为试材,进行扦插繁育研究,并对4类基质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苦苣苔科各属植物的扦插生长特性,分析了各类基质的优劣,筛选高效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配方在叶插中最为经济简便且应用广泛,而河沙+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基质配方在枝条扦插中应用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大岩桐莳养     
李协和 《花卉》2014,(3):23-23
大岩桐为多年生肉质草本球根花卉。全株密被粗毛。地上茎极短。叶对生,间有三叶轮生。叶肥厚而大,卵圆形,边缘有锯齿。长约12厘米,宽约8厘米。花顶生或腋生.大而美丽。径约7厘米.花梗肉质而粗,花冠阔钟形。5—6浅裂,花色丰富,有青、紫、墨红,玫红、洋红、粉红和白色等,也有复色的白边红心和自边蓝心品种。花后结蒴果,成熟开裂。种子褐色,细小而多。  相似文献   

10.
尚士 《花卉》2012,(9):9-9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叶肥厚翠绿,花钟状美丽、有蓝、白、紫、红等色。其主要特点是花期长,花朵大而鲜艳,雍容华贵。初春到晚秋始终开发不断,是观赏价值很高的盆栽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一期我们对大岩桐有了基本认识,爱花之人对大岩桐"一见钟情"那是一点也不意外的事,因为它确实有这种魔力:色彩纯美、瑰丽精致,娇艳而不媚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跟着笔者繁殖大岩桐,养一盆倾心的花花吧。大岩桐的繁殖可采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包括播种繁殖、扦插繁殖、球茎繁殖和基因组培(家庭种养不具备这种条件,故这里不作讨论)等几种。  相似文献   

12.
以大岩桐为试材,采用RT-PCR方法对大岩桐SsPIN2基因进行了克隆,获得898bp的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进化树;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SsPIN2基因在大岩桐叶、茎尖、根、茎、花瓣和花萼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大岩桐SsPIN2基因与黄瓜CsPIN2、豌豆PsPIN2基因等亲缘关系较近;该基因在上述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组织,其中在茎尖、根、茎和花萼的表达量较高,在叶和花瓣中的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重瓣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原产南美巴西,又称巴西芙蓉,是苦苣苔科大岩桐属的多年生草木花卉植物.株高20~30 cm,叶长椭圆形,密生白色绒毛.与大岩桐不同,它的花大而美丽,花径8~10 cm,具4轮波状花瓣,花色鲜红紫红或粉红,又有白色浪边,十分艳丽.它的雄蕊退化,得不到种子,不能进行种子繁殖.生产上通常采用的叶插育苗或球根切块育苗,繁殖率很低,不能进行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4.
朱玉善 《花木盆景》2003,(12A):29-29
大岩桐(Sinningiaspeciosa)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785年在巴西发现此品种,1814年引入欧洲,当时品种与野生种没有区别,花下垂。1860年后,育出近代大花直立型品系。  相似文献   

15.
朱玉善 《花木盆景》2003,(12):29-29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785年在巴西发现此品种,1814年引入欧洲,当时品种与野生种没有区别,花下垂。1860年后,育出近代大花直立型品系。  相似文献   

16.
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soa)茎尖组织为试材,采用RT-PCR方法对大岩桐SsKN1(KNOTTED1-like homeobox)基因进行克隆,经BLAST比对、邻接法构建进化树,研究了SsKN1基因与其它KNOXI基因的亲缘关系;并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SsKN1基因在大岩桐根、花瓣、花萼、叶、茎和茎尖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期为SsKN1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获得了大岩桐SsKN1基因451bp的cDNA序列,该基因与烟草NTH15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拟南芥STM基因;SsKN1基因在根、叶、茎尖和花萼等4种组织中表达,在花瓣和茎中不表达。其中在茎尖的表达量最高,叶中的表达量次之,根和花萼的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重瓣大岩桐组织培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瓣大岩桐侧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在附加NAA 0 1~0 2mg L- 1和BA 2 0mg L- 1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分化和增殖 ,在含IBAl 0mg L- 1的 1/ 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发育成正常植株 ,为重瓣大岩桐的试管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花卉》2013,(12):49-49
问:大岩桐是怎样栽培? 广西贺州 李力强 答:大岩桐为半阴植物,生长期间要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夏季放置在荫棚下有散射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否则极易引起叶片枯萎。大岩桐较喜肥,从叶片伸展后到开花前,每隔10~15天应施稀薄的饼肥水1次。当花芽形成时,需增施1次骨粉或过磷酸钙。花期要注意避免雨淋。大岩桐叶面上生有许多丝绒般的绒毛,施肥时不可沾污叶面。  相似文献   

19.
大岩桐腋芽丛生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大岩桐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外源激素对大岩桐腋芽丛生的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腋芽丛生诱导培养基以MS 6-BA 1.0 mg/L NAA 0.2 mg/L效果最佳;腋芽增殖培养基以MS 6-BA 3.0 mg/L N从0.2 mg/L效果最佳;生根培养基以1/2 MS NAA 0.2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正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原产中南美洲,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cm-25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大岩桐的植株小巧玲珑,每年春秋两次开花,园艺品种繁多,叶茂翠绿,花朵姹紫嫣红,瓣型十分丰富。大岩桐外型特征鲜明,有三大特点:其一,茎、叶表面披着密实的"毛衣",有绒绒的触感;其二,地下长有结实的块茎,块茎长出须根,顶部抽出主茎;其三,花果硕大,色彩纯美,有着丝绒般的光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