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毫县双间轮烧余热预黄烤烟节能炕房,斤烟耗煤1.1市斤左右,比老式炕房斤烟节煤2市斤左右。烤烟均价提高一个等级。而且省工省时,烧烤技术易于掌握。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炕技术及特点 1.老式单间炕房改为双间轮烧余热预黄炕。建炕时,仍按原炕房式样建造,两间串联起来,前后各建烧水间和烟囱。两室之间由分火箱联结。其结构可为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两种。使用效果土木结构较佳。以土墙为例:土墙厚度为500厘米,炕室两间,建筑面积为33平方米左右,内设4—5个大棚。每间设一个60平方厘米的天窗,20平方厘米通风洞12个,20平方厘米热风洞两个。除第一炕需烧四天外,以后两天装、出烟各一炕。具有省工省时的特点。而且烧烤技术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2.
YM-A型卧式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匡  飞鸿  潘国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99-1901
[目的]将YM-A型卧式密集烤房与普通立式炉烤房的烘烤效果进行比较,寻求前者的优势。[方法]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立式炉热风室烤房为对照,两个烤房同时装烤同一片田块的成熟度相同、素质基本一致的鲜烟叶,应用"3段式"烤烟烘烤工艺烘烤。[结果]YM-A型卧式密集烤房烘烤出的烟叶上等烟比例达41.01%,中上等烟达91.00%,分别比普通立式烤房增长8.8%、10.5%;YM-A型烤房各种性能好于普通立式烤房烤房,平面湿差,最大不超0.3℃,垂直差不超过1.5℃,能有效减少烤坏烟的比例和降低烘烤成本(比普通烤房减少了0.29元)。[结论]YM-A型卧式密集烤房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烘烤模式,提高了烟叶烤后质量,有效降低了烟叶烘烤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烘烤环节真正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在福建建阳开展了针对烤烟不同装烟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装烟方式,烟夹与散叶烘烤方式的烤能都有较大提高,但是烘烤时间有所延长,相比常规挂竿,烘烤用工和能耗有所减少;从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来看,烟夹和常规挂竿基本相当;烟夹和散叶初烤烟叶化学成分基本都在优质烟叶化学成分适宜范围内。综合考虑,认为在福建建阳地区目前适宜推广烟夹烘烤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篦、烟夹和烟筐3种装烟方式进行烤烟,对烟叶的色泽、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表明,烟夹和烟篦装烟方式下的烟叶L*、a*、b*值均高于烟筐烤烟,3种装烟方式的烟叶a*、b*值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L*值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h值中烟夹和烟筐装烟方式显著低于烟篦装烟。烟篦烤烟的总酚、绿原酸含量最高,烟夹烤烟次之,烟筐烤烟的最低,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芸香苷含量差别不大。3种装烟方式的抗氧化能力顺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烟篦烟夹烟筐,且与总酚含量和绿原酸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从烟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考虑,3种装烟方式中,烟篦装烟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篦、烟夹和烟筐3种装烟方式进行烤烟,对烟叶的色泽、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表明,烟夹和烟篦装烟方式下的烟叶L*、a*、b*值均高于烟筐烤烟,3种装烟方式的烟叶a*、b*值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L*值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h值中烟夹和烟筐装烟方式显著低于烟篦装烟。烟篦烤烟的总酚、绿原酸含量最高,烟夹烤烟次之,烟筐烤烟的最低,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芸香苷含量差别不大。3种装烟方式的抗氧化能力顺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烟篦>烟夹>烟筐,且与总酚含量和绿原酸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从烟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考虑,3种装烟方式中,烟篦装烟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贵州烤烟省工栽培方法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烟叶生产工序复杂、用工多的情况,为推进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阐述了适合贵州烤烟生产的几种省工栽培方法与措施.在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环节应推行机械化作业,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实施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和少耕免耕技术,减少烟叶生产耕作次数;视烤烟品种、烟株生长量、每季烟叶的成熟情况调节烟叶采收间隔和时间来减少烟叶的采收次数,并推行散叶装烟方式密集烘烤;在烤烟栽培过程中针对传统的生产工序,优化烤烟栽培工序流程管理,从而达到省工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烤烟传统挂竿密集烘烤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方法]为解决烤烟传统挂竿密集烘烤能耗较多、编解烟环节费工、装烟密度偏低的问题,在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烤烟散叶密集烘烤应用研究,对挂竿烘烤(CK)和散叶烘烤2种装烟方式分别测定并统计烟叶相关参数.[结果]研究表明,与烤烟传统挂竿烘烤相比,散叶密集烘烤可显著提高装烟量,大幅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品质及综合经济效益.[结论]研究可推动散叶收购工作的开展,以实现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产质量、青枯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100%化肥)相比,化肥减量10%配施生物有机肥(T2)和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T3)能增加烤烟产量、产值及上中等烟比例,并能显著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显著降低烤烟青枯病的危害(P0.05);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烤烟根际青枯病病原菌数量减少43.50%,青枯病病原菌与细菌比值降低了53.53%,青枯病发病率降低17.50%,病情指数下降27.56%;T3处理烤烟根际病原菌数量减少36.21%,病原菌与细菌比值降低了57.06%,青枯病发病率降低20.01%,病情指数下降36.22%。可见,减量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能显著降低烤烟青枯病的发病率,有效防治烤烟青枯病的发生,并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9.
散叶固定方杆装烟方式装烟量大,在同等的植烟面积情况下,能够减少烘烤房次。散叶烘烤的烟叶桔黄烟比例高,杂色烟少,厚度下降,油分增加。散叶固定方杆装烟方式省工省时,降低烘烤物资成本,适合在单户种植面积在25亩左右、家庭自有2-3个劳力的烟户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保护洱海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施用"洱海牌"精制有机肥对烤烟土壤、产量、径流水氮磷流失量的影响研究,探索烤烟生产中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洱海牌"精制有机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烟叶亩产量减6.66kg,减少4.39%;径流水中氮磷浓度略有减少,总氮总磷分别减0.042 mg/L、0.005 mg/L,减少0.95%和1.04%,说明"有机肥+液态肥"可替代化肥在烤烟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种由烤烟普通烤房改建而成的密集烤房及其应用效果。与原普通烤房相比,普改密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排湿可控性增强、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烤烟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减少等。烟叶与热源并列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1倍,改建成本3 000元左右;烟叶与热源上下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60%,改建成本仅1 000元左右。使用普改密烤房只需单项电源,供热系统材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快速笼式烟夹在烤烟烘烤上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方面的作用。[方法]以采用挂竿装烟和常规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作为对照,用快速笼式烟夹装烟,分别采用2种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为处理,研究使用快速笼式烟夹烘烤的配套烘烤工艺与烟叶质量。[结果]使用笼式烟夹装烟量比常规挂杆多50%以上,极大提高了烤房的烘烤能力,同时减工增效显著;笼式烟夹高湿变黄三段式烘烤工艺处理烟叶样品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整体比普通挂竿较好。[结论]快速笼式烟夹在烤烟专业化烘烤和散叶分级收购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文山州烟区中高肥力植烟土壤的适宜施氮量,本研究采用‘云87’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常规施氮量(90kg/hm2)为对照设置了不同的氮肥减施水平,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减少10%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施氮量减少30%处理的烤烟茎围显著低于常规施氮量(对照),施氮量减少20%处理的烤烟叶长显著低于常规施氮量(对照);施氮量减少10%处理的烤烟单位产量与产值最高,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减少,烤烟烟碱含量有明显下降趋势,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以施氮量减少10%处理最优;施氮量减少10%处理的烤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最高。因此,综合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内在质量情况,文山州中高肥力植烟土壤的施氮量以减少10%比较合理。本研究为确定文山州中高肥力植烟土壤的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种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烤烟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施用后对烤烟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所选用的6种调节剂中,保水剂处理的产量和产值最高,产量比对照增加15.8%,产值比对照增加19.06%.云大120处理的产量略高于对照t但其产值低于对照的产值.普利叶面肥处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均比对照低,其中产值比对照减少38.52%.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7,(7):80-83
针对宜宾烟区烤烟赤星病发生严重的问题,为筛选出对烤烟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和施药时期,研究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时期对烤烟赤星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对烤烟赤星病防治效果最好,40%菌核净次之,50%氯溴异氰尿酸最差。施药时期以旺长末期开始施药效果最好,下部叶成熟期次之,团棵期最差。综合考虑病情指数和产值,以10%多抗霉素(1 000倍液)在旺长末期开始施用(即处理2,A1B2)对烤烟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烤烟单位产值最高,为45753.75元·hm~(-2),比最低的处理10(A4B1)增值22.89%。  相似文献   

16.
烤烟是吉林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掌握其产量变化对保障烟农增收十分必要。气候条件是对烤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预测评估气象因子对吉林省烤烟产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指数平滑法分离出1981—2018年吉林省烤烟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利用隶属函数法确定了旺长期(6月)降水和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是影响吉林省烤烟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计算出每个县各个影响因子的适宜度,再通过信息熵值法计算出烤烟产量气候影响因子的权重,并计算出每个地市的综合气候适宜度,最后建立烤烟气象产量与地市综合气候适宜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烟叶旺长期降水和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是吉林省烤烟产量的气象限制因素,其中烤烟旺长期降水影响权重占0.81,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影响权重占0.19。通过该方法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准确率在80%以上,该方法可以用于烤烟产量评估。  相似文献   

17.
通海县蔬菜-大麦-烤烟模式在烤烟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06年至2007年连续2年对云南省通海县实施的蔬菜-大麦-烤烟种植模式示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大麦-烤烟种植模式不仅能增加烤烟产量2.81%,提高中上等烟比例3.97个百分点,提高烤烟的产值9.29%,而且在节本增效、改善土壤理化环境、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尤其随着应用年限的延伸,其在烤烟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也将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53-155
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缓解烤烟烘烤面临的成本攀升、污染严重的现状,综述了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烤烟烘烤中应用生物质能源不仅有利于烤后烟叶品质的提升,降低烘烤成本,也能减少烤烟生产的烘烤污染。目前,生物质能源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形式有生物质型煤、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压块等,不同的应用形式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烤烟生产的烘烤环节中装烟成本偏高、耗时费工等问题,本项目根据弹簧夹紧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弹簧预紧挤压式烟竿(以下简称为“弹簧烟竿”)。采用异形扭转弹簧调整压条实现鲜烟叶的夹紧,结合变形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优选出弹簧的结构参数和布置形式;进行弹簧烟竿装烟烘烤的田间试验,通过鲜烟叶滑脱力、装烟量、烘烤用工量、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分析应用效果。变形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弹簧数量为6个、间距240 mm,弹簧圈数为3圈时,鲜烟叶装夹牢固、不会损伤叶梗,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要求。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弹簧烟竿的装烟量增加了18.8%,每炕可节省用工4.6个,设备技术改造费用与梳式烟夹相比减少了22.3%。与传统竹制烟竿和梳式烟夹相比,弹簧烟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改善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实现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广烟叶散叶烘烤并提高密集烤房烘烤效率,开展了烟框散叶烘烤与挂杆烘烤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挂杆烘烤,烟框散叶烘烤能明显提高装烟量,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装烟量分别增加了90.5%、73.8%、73.9%;烤烟烘烤成本降低5247.45元/hm2,同时,烤后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及均价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