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荔枝作为商品生产有美国、泰国、印度、南非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是荔枝主要生产国之一,除台湾省外,1990年根据广西、广东、福建、四川四省(区)的不完全统计,面积为25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54.66万亩,产量为13735万公斤,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也是四川省的名、特、优果品。其鲜果色、味、香均俱备。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历代均珍视为果中佳品。由于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栽培意义。  相似文献   

2.
荔枝防腐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itchi chinensis Soon)果实是驰名中外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其果皮鲜红色、果肉白而晶莹,汁多而味甜,我国的荔枝栽培面积、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其中福建省的荔枝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分布于漳州、泉州、莆田、福州、宁德等市、全省有37个县市栽培荔枝,截止1997年底,全省栽培面积55.50万亩、产量10.00万吨,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桔、龙眼、在福建省果树中栽培面积居第三位,随着近年来我省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及幼龄果树…  相似文献   

3.
龙海县九湖公社是我省荔枝的主产地,栽培历史千年,全社荔枝面积1.42万亩,21万多株(平均亩植14.6株),其中投产树1.21万亩,17.5万株,总产18.1万担。平均亩产为1495斤,株产103斤,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为九湖社员重要收入之一,全社人均荔枝1982年364斤,1983年426斤,户收百担以上有376户。现有兰竹、乌叶、早红、绿荷包等10个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4.
荔枝是我县最主要的果树,品种优良,特别是乌叶荔枝,不但是鲜食珍果,而且是出口罐头的主要原料。全县现有面积近2万亩,约25万株,其中95%以上是乌叶品种。已进入结果年龄的约1.5万亩。成年树大小年结果严重,适龄树产量更低。低产年不超过1万担,甚至只有几千担;最高产的1974年也只有6.2万担,平均亩产只有300多斤。为寻找解决荔枝低  相似文献   

5.
荔枝是龙溪地区六大果品之一,由于风味好,营养丰富,素有“果王”之称,不论鲜果、罐藏、酿酒,在国内外的需求量都很大。因此解放以来,龙溪地区荔枝种植面积增至14.8万亩,为解放前的六倍。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全区有5万7千亩的适龄树未能正常结果或少结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1999年12月22—27日,我区各地普遍出现了一次197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区性重霜冻,其中12月24日最为严重,有62个县(市)出现了冰冻,23个县(市)出现了霜冻。这次霜(冰)冻,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大、损失之重是我区50年来所罕见的,给我区种植业造成了极其重大的损失,尤其是香蕉、荔枝、龙眼等亚热带果树损失更为惨重。据自治区水果办统计,全区果树受灾面积418万hm2(627万亩),占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8%。全区荔枝受冻面积79万hm2(119万亩),占荔枝总面积的394%;龙眼受冻面积14万hm2(210万亩),占龙眼总面积的593%;…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荔枝产区,2016年底荔枝栽培面积27.41万hm~2,产量124.63万t。黑叶、白蜡、怀枝等低值品种面积太大,导致了产期集中,销售压力大,荔枝产业亟须品种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总结了适合广东地区荔枝高接换种技术,可行性好,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控穗”——促进荔枝结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1958年以来,福建荔枝栽培面积成倍扩大,目前已达17.5万亩,居我省六大果树的首位。但当前全省有近10万亩8一15年生的适龄树不能正常结果(以下统称适龄不结果),平均亩产只有10余斤,株产不到1斤。这是荔枝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唐品尊 《福建果树》1993,(1):49-50,35
一、福建农垦荔枝发展历程的回顾福建省国有农场现有荔枝11762亩,大部分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七十年代初期相继发展起来的。1970年后相继进入结果期和结果盛期,但普遍存在适龄荔枝不结果、少结果的问题。1991年全省国有农场荔枝达到10年树龄以上应结果的约有8000亩,但实际收获面积仅有4822亩,约占应结果面积60%,亩均产只有253公斤。  相似文献   

10.
荔枝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名优果树,四川是我国荔枝栽培的最北缘,也是我国荔枝栽培的古老产区。四川荔枝发展至今,以合江为盛名。泸州市辖的泸、纳、合自80年代以来栽植荔枝已过100多万株,其中结果树约4~5万株,常年产量30~50万kg,结果树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全国水平,大量的适龄树不投产。  相似文献   

11.
荔枝是南安县传统名果之一,全县现有栽培面积1.36万亩,但多年来生产上存在着适龄荔枝不结果及单产低的问题。据统计,全县的荔枝树均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种植,都已达到结果年龄,而年总产仅300—500吨,亩产15—30公斤,株产只有1—1.5公斤。严重地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和发展荔枝生产的积极性。多年来,通过定点观察和试验,摸索出荔枝不结果及单产低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2.
梧州市大面积荔枝低产园改造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梧县是梧州市的荔枝主产区 ,是广西荔枝生产基地县之一 ,其荔枝栽培面积为 46 2 0hm2 ,投产面积为733hm2 ,实施低改前总产量 2 0 45t,平均 6 6 7m2 (亩 )产1 1 2 5kg。梧州市水果办于 1 998、1 999年两年在苍梧县实施大面积荔枝低产园改造。实施的 70 0hm2 面积中 ,两年总产量为 4883 1t ,平均 6 6 7m2 (亩 )产 2 42 94kg ,比实施前三年荔枝 6 6 7m2 (亩 )产 1 1 2 5kg ,亩增 1 30 4 4kg ,增幅达1 1 5 9%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 荔枝低改的主要技术措施1 1 加强荔枝园土壤和树体管理1 …  相似文献   

13.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水果,栽培面积已达60万hm2,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台湾和福建,其中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福建省莆田市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但近年来荔枝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4.
鸡嘴荔(Litchi chinensis Sonn.cv.iizuili)是广西名优特产中熟荔枝品种。原产广西合浦县公馆镇香山村。合浦县现有荔枝栽培面积0.4万hm^2,其中鸡嘴荔栽培面积达0.2万hm^2仅星岛湖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就达到了0.02万hm^2。但果园立地条件较差,多为丘陵山地果园,土层薄,沙质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该地区雨季暴雨频繁,土壤冲刷和肥水流失极为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中、下旬,我国不少主产柑桔的省(区)遭受寒流侵袭,使柑桔等果树出现了严重冻害。根据对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和湖北等省(区)的综合调查,不少产柑桔地、县死树毁园,损失严重。据推测今年的柑桔产量将下降30%~40%,而且要恢复冻后的柑桔生产,尚需2~3年时间。广西果树受灾面积418万hm2(627万亩),占全区果树面积的38%,受灾较严重的有南宁、钦州和柳州等地(市),受灾的树种除柑桔外,还有香蕉、菠萝、龙眼、荔枝和芒果等。广东果树受灾面积343万hm2(5138万亩),占果树面积的398%,受灾的树种有香蕉、荔枝、芒果、龙眼、…  相似文献   

16.
荔枝原产我国,系名贵的亚热带果树。经济种植区以南亚热带区为主。近年,全世界荔枝栽培面积约20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其中以我国为最多,此外,还有泰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随着各国荔枝生产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荔枝营养与施肥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柑桔生产的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不前和大发展等3个时期。恢复发展时期的1949~1958年,柑桔面积和产量分别由49万亩、21万吨上升到150万亩、35万吨。停滞不前时期的1959~1977年,尽管面积由150万亩增加到近300万亩,但产量一直在40万吨以下徘徊。从1978年开始,我国柑桔生产进入了大发展时期,1978~1989年的12年间,除土988年因遭受自然灾害未获丰收外,其余11年各年产量均高于上一年,面积和产量分别由342万亩、41万吨上升到1500万亩、480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净增1158万亩、439万吨,分别增长了3.4倍和11倍,从而使我国柑桔面积跃居世界第1位,产量仅次于巴西、美国,居世界第3位。  相似文献   

18.
苦瓜又称锦荔枝,凉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藤本植物。在广东春夏秋均可栽培,是广东省的名优蔬菜之一,全年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为出口创外汇较高的蔬菜,年出口量约6000吨,可换取外汇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21日~27日,我区大部分地区的果树遭受了197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霜冻灾害。受灾较为严重的热带、亚热带果树有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柑桔等。南宁地区和南宁市是我区重要的龙眼、香蕉、荔枝等水果产区;1998年水果产量达7333万t,占全区水果总产量(32692万t)的224%,其中南宁地区的龙眼面积和产量几乎占全自治区总面积及产量的1/4,分别达到795万亩和4万t。南宁地区和南宁市的香蕉面积达17万hm2(255万亩),产量319万t。分别占全区的42%和37%。冻害发生后,我们于2000年元月19日至25日对到南宁地区的横县、隆安、大新、崇左、扶绥…  相似文献   

20.
杧果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其生产分布100多个国家,栽培面积200万hm2以上,年产量超过1 600万t,都仅次于香蕉。在我国,2005年杧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居第四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居第五位;产值仅次于香蕉、荔枝和龙眼,居第四位[1]。杧果炭疽病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