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对绵羊秋秀驱虫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绵羊360只,分三组。试验组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枚/只,阳性药物对照组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剂,分别于投药前及药后7、30、100和170天进行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毛量。结果表明,投药后7和30天,试验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投药后100天,试验组驱净率为85.5%,阳性药物对照组驱净率为26.4%。给药后170天,试验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与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乳痈康复膏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将试验牛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治疗组用低、中、高剂量的乳痈康复膏对乳房肿胀部位进行涂抹,连续用药8d,每天观察治疗效果、每两天检测奶中体细胞数、每天检测每头牛的产奶量,观察期30d。结果显示,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从第2天开始有效,第4天开始痊愈;低剂量治疗组有效率87.50%、治愈率84.38%,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有效率100%、治愈率93.75%;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低剂量治疗组日均产奶量提高17.62%,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日均产奶量提高22.1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治疗组产奶量与低剂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乳痈康复膏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促进乳房炎转归和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3.
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绵羊春季驱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羊150只,分三组进行春季驱虫试验,试验组羊投放丙硫苯咪唑瘤胃控释剂1牧/只,阳性药物对照组羊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1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驱虫药物,分别于投药前和投药后15、30、45、66、86、120和140天进行粪便虫卵计数,称取体重和剪毛。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给药后86天时,虫卵减少率为93.7%,驱净率为88%;阳性药物对照组在给药后45天时,虫卵减少率已降至77.4%,驱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芪草乳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患隐性乳房炎的60头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芪草乳康散高、中、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并选12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从给药前1日(第0天)起,每天观察并按组逐头记录奶牛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于第0天、给药后第5天、给药后第10天检测各试验牛的隐性乳房炎的炎症度,分别统计各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并在第0天和给药后第10天采集每头牛乳样测定乳脂肪、乳糖、乳蛋白含量,乳密度以及日均产奶量。结果表明: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好于低剂量组(P0.05),略优于万乳康药物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治疗前后的日均奶产量提高了2.03~2.54 kg,且与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芪草乳康散按150 g/(头·d~(-1))剂量连用5 d能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针对酒精阳性乳(alcohol positive milk,AMP)发病机理制作的新型预混料对奶牛酒精阳性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设计了试验1和试验2:在试验1中,根据泌乳天数、酒精阳性乳程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方法将100头荷斯坦泌乳后期牛分为对照组、低剂量(LDG)、中剂量(MDG)和高剂量组(HD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各组在日粮中依次添加0、50、100和150g/(头·d)新型预混料,试验期26d,3d为1个采样周期;在试验2中,按照试验1的分组方法,将370头荷斯坦泌乳后期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5头,在日粮中依次添加0和100g/(头·d)新型预混料,试验期35d,每5d为1个采样周期。将奶样与等量的75%中性酒精混合,通过观察奶样状态判断酒精阳性乳发生程度。试验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50g/(头·d)新型预混料对酒精阳性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100和150g/(头·d)新型预混料能显著降低酒精阳性乳发生率(P0.05),尤其对降低强阳性酒精阳性乳发生率效果极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结果表明,到试验结束时,日粮中添加100g/(头·d)新型预混料可使酒精阳性乳总发生率降低75.73%,强阳性酒精阳性乳发生率降低90.82%。以上结果表明,新型预混料能有效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且日粮中新型预混料的最佳添加量是100g/(头·d)。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针对酒精阳性乳(alcohol positive milk,AMP)发病机理制作的新型预混料对奶牛酒精阳性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设计了试验1和试验2:在试验1中,根据泌乳天数、酒精阳性乳程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方法将100头荷斯坦泌乳后期牛分为对照组、低剂量(LDG)、中剂量(MDG)和高剂量组(HD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各组在日粮中依次添加0、50、100和150 g/(头·d)新型预混料,试验期26 d,3 d为1个采样周期;在试验2中,按照试验1的分组方法,将370头荷斯坦泌乳后期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5头,在日粮中依次添加0和100 g/(头·d)新型预混料,试验期35 d,每5 d为1个采样周期。将奶样与等量的75%中性酒精混合,通过观察奶样状态判断酒精阳性乳发生程度。试验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50 g/(头·d)新型预混料对酒精阳性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100和150 g/(头·d)新型预混料能显著降低酒精阳性乳发生率(P<0.05),尤其对降低强阳性酒精阳性乳发生率效果极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结果表明,到试验结束时,日粮中添加100 g/(头·d)新型预混料可使酒精阳性乳总发生率降低75.73%,强阳性酒精阳性乳发生率降低90.82%。以上结果表明,新型预混料能有效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且日粮中新型预混料的最佳添加量是100 g/(头·d)。  相似文献   

7.
采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Ⅱ对西宁地区三个奶牛场的289头黑白花泌乳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查出阳性牛149头,头患病率为51.56%,乳区患病率为23.83%。将阳性牛分成两个试验组,用两种投药方法做了左旋咪唑治疗试验。第一组21头(36个乳区),按每头3克口服,第10天检测如仍为阳性者,按原剂量重复用药一次,再10天时检测治疗效果;以17头阳性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巴州部分地区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影响因素,试验选取博湖县、焉耆县、库尔勒市的奶牛养殖合作社,分别对不同气温、月龄和产奶量的奶牛所产鲜奶进行酒精试验,并随机挑选酒精阳性乳和阴性乳,测定其钙、镁含量。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月龄越大、产奶量越高,低酸度酒精阳性乳发病率越高,且阳性乳中钙、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阴性乳(P0.01)。说明温度、月龄、产奶量是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小麦酒精糟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3胎、泌乳180 d左右、平均泌乳量(33.58±7.44) kg相近、体重相近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8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原场全混合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头牛每天分别用1和2 kg发酵小麦酒精糟等能等氮替代原场基础精料,预试期4 d,正试期24 d。正试期每天记录奶牛的采食量,每6天测定1次产奶量,每8天采集1次乳样,测定乳品质。结果表明:试验各个阶段及全期,各组间采食量和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1组各个阶段及全期的产奶量较高。第8、16天,各组间乳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24天,试验2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结果提示,在泌乳奶牛饲粮中用发酵小麦酒精糟等能等氮替代1 kg原场基础精料较为可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和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乳炎清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观察奶牛产奶量和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在产奶量方面,乳炎清组、抗生素组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分别比试验前产奶量提高了1.3 kg、2.8 kg和0.7 kg、1.16 kg。在乳糖含量方面,乳炎清组、抗生素组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分别比试验前乳糖含量提高了0.06%、0.26%和0.13%、0.32%。乳糖含量乳炎清组和抗生素组均比对照组的产奶量有所提高,但效果差异不显著。由于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反刍动物专用活性酵母产品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健康情况的影响,选择高产奶牛(48头),分为对照组(24头),试验组(24头);中产奶牛(120头),分为对照组(96头),试验组(24头),高产组和中产组的对照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均添加活性酵母80 g/天·头。试验从2016年3月13日至2016年4月18日,共计5周,期间测定采食量、乳成分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活性酵母产品对高产奶牛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奶牛平均产奶量(2.3 kg/天·头),能够显著提高日粮转化效率(8%)。整个试验期内,活性酵母产品组产奶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活性酵母产品组下降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活性酵母产品对中产奶牛的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提高中产奶牛产奶量(2.4 kg/天·头),随着泌乳时间延长,对照组的产奶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活性酵母产品组能够延长泌乳中期时间,并具有一定提高作用;在乳品质方面,活性酵母产品能够改善乳品质,但差异不显著,同时能够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减缓奶牛疾病的发生。综上,活性酵母产品能够显著提高高产、中产奶牛产奶量,延长高、中期奶牛泌乳时间,同时具有改善乳品质和牛群健康状况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慧 《中国奶牛》2013,(9):32-34
本文对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产生原因、发病规律加以综述,建议采取预防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方法对奶牛酒精阳性乳进行治疗,为更好地防治酒精阳性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饲喂与TMR饲喂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挑选了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24头2~3胎产奶中期的荷斯坦牛随机分为两组进行TMR(全混合日粮)与传统日粮的饲喂试验,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瘤胃pH值、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50天的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增加;2、对照组奶牛一天24小时内的瘤胃pH值在5.4~7.3之间波动,试验组的奶牛瘤胃pH值稳定在6.4~6.7之间。3、试验组奶牛牛奶体细胞数从77万/mL降低到53万/mL;4、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纯收入多9.28元/d·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微生物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相近,泌乳期第3个月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马匹饲喂同一剂量的精料补充料,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补喂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0×1011cfu/g)0.05 g和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3.0×1010cfu/g)0.133 g、枯草芽孢杆菌0.1 g和植物乳杆菌0.266 g、枯草芽孢杆菌0.15 g和植物乳杆菌0.399 g,试验期间每28 d测定伊犁马8 h的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28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4.76%、17.14%、24.44%(P0.05)和26.63%、24.04%、23.51%(P0.05)。56 d时,试验Ⅰ、Ⅱ、Ⅲ组乳脂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45.57%、29.40%、35.45%。就乳蛋白产量而言,补喂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乳汁中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因此,补喂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提高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和乳品质,其中以补喂枯草芽孢杆菌0.15g和植物乳杆菌0.399 g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用体重、产奶量、产奶月份、胎次均相近的健康荷斯坦产奶母牛60头,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苜蓿草块替代部分精料补充料的饲喂试验。对照组按原日粮饲喂,试验组在原日粮基础上,每5天减精料0.3kg,增加等量的苜蓿草块0.3kg。预试期为10天,试验期35天。从奶牛的产奶量来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每头牛每天产奶量提高了1.12kg。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增加收入2.43元。结果表明,使用苜蓿草块替代部分精料补充料饲喂奶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体重、产奶量、产奶月份、胎次均相近的健康荷斯坦产奶母牛98头,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苜蓿草块替代部分精料补充料的饲喂试验。对照组按原日粮饲喂,试验组用2kg苜蓿草块替代等量的精料补充料。预试期为7天,正试期35天。从奶牛的产奶量来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每头牛每天产奶量提高了157%。从乳品质来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乳脂率提高了0.09个百分点,乳蛋白提高了0.05个百分点,干物质提高了0.1个百分点。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提高了8.27%。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使用苜蓿草块可有效提高产奶量,并且可以改善奶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喂脲酶抑制剂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的试验组,泌乳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2.76kg;未添加饲喂脲酶抑制剂的对照组,泌乳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1.19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奶量7.4%,经t值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天增加盈利1.42元,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中药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有效方法,将28日龄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预防组,每一大组再均分为4小组,其中设有空白对照组(D组)。两个试验组分别以高、中、低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组在攻毒前2天开始用双黄连可溶性粉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药物预防,连用7天;治疗组在攻毒后表现症状时,开始用药物进行治疗,连用5天。试验结果表明:预防组中,高、中、低剂量组对本病均有效果,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双黄连可溶性粉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述了酒精阳性乳产生的原因、发病规律、发病机制、预防和药物治疗,为更好防治酒精阳性乳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随机将44头泌乳120天、日均产奶量27.70千克的奶牛分为4组,每组11头。预饲期15天,正试期45天,试验期温湿指数(THI)为81.5。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及Ⅲ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酵母铬,以精料计,铬元素添加量分别为0.40毫克、0.80毫克及1.20毫克。结果表明:1.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提高6.26%(P〈0.05,试验Ⅰ、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血清FT3浓度及FT3/FT4比值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3.试验Ⅰ组血清胰岛素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Ⅰ组日粮于物质进食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随着铬添加量的增加,于物质进食量提高的趋势逐渐减弱;5.各试验组牛奶中铬含量符合《NY 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