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对土壤农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城市污泥及其堆制的有机肥田间对比试验,探讨了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对土壤农业化学性质的作用时效与作用后效。结果表明,施用城市污泥及其堆制的有机堆肥导致土壤的水解酸下降,盐基饱和度增加。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处理相应提高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2.9~7.9倍和3.1~6.5倍。在作用后效方面,水解酸随着施入的有机肥剂量增加而降低。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在作用后效方面与上年相比,盐基饱和度相应降低了21%~33%和12%~13%,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增加10%~26%,对于有机堆肥,土壤中速效磷含量降低了16%~3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城市污泥堆肥对草甸灰化壤性质的影响.第一组试验中,在作用时效方面,施入城市污泥及其堆肥的土壤,耕层中水解性酸分别降低了5.4%和8.5%,可吸收阳离子总量增加8.5%和7.5%,速效磷含量增加2.93和3.82倍.在作用后效方面,有机堆肥与对照相比,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46倍.对于城市污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只增加2.5倍.第二组试验中,有机堆肥处理,钾含量分别增加39%和50%,土壤石灰处理导致土壤中交换性钾含量分别下降2%和3%.在作用后效方面,与石灰配合施用的处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增加52%-86%.对于两组实验,城市污泥和堆肥处理,导致土壤耕层中的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施用城市污泥及其堆肥的不同处理土壤表现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3.
施用不同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污泥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污泥好氧堆肥和污泥热水解堆肥3种污泥产品进行林地施肥试验,连续5个月(6—10月)监测人工林地3种施肥处理方式和空白对照(CK)的土壤酶活性、养分、重金属3类指标随采样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5个月的采样监测发现,施用污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可分别提高39%、8%,随着采样时间的变化,这2种酶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酶、脱氢酶、脲酶活性随采样时间推移不断下降,但是经过施肥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种堆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氮均高于对照,最大可提高126%.污泥好氧堆肥、污泥热水解堆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高于对照,最大可提高118%,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施用污泥堆肥明显提高土壤中氮(N)、钾(K)、总有机碳(TOC).3种污泥产品施用量均为30 t·hm-2,且施用污泥堆肥后,土壤中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未超过国家农用地污染标准,表明按现有污泥产品施用量,林地土壤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肉品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肉品加工中的几个研究热点,阐述了肌肉内源蛋白酶、钙离子在肉类成熟嫩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嫩化技术;介绍了金华火腿风味形成机理及现代化工艺改造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冷却肉在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品质控制措施,并介绍了微生物预报技术在冷却肉中的应用;文中还提出了肌肉蛋白质功能特性的概念,着重描述了热诱导凝胶的形成机制,并就肌肉类型、pH值、离子强度、离子类型、加热温度和多聚磷酸盐及其水解对凝胶特性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ABR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现象,探讨了污泥颗粒化的机理, 讨论了碱度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控制合适的条件(容积负荷,碱度等)能够在ABR反应器中培养出颗粒污泥,添加无机惰性物质对颗粒污泥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在启动初期,应当保证较大的出水碱度(1000mgCaCO3/L),有利于培养出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出现以后,可以适当降低出水碱度(500mgCaCO3/L).  相似文献   

6.
好氧污泥颗粒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好氧颗粒污泥活性高,沉降性好,是提高生物反应器效能的重要物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经验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认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可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复杂而有序的食物网是颗粒污泥具有高活性的重要原因.接种污泥、营养成分、环境条件、反应器构型以及运行工况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性状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CaO_2对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CaO_2的投加能够显著提高污泥水解和酸化的效率,且当CaO_2浓度为3 g/L时,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最大积累量为2 741 mg/L,是空白组VFA最大产量的5.27倍。进一步研究发现,CaO_2对VFA的组分影响不大,各反应组中乙酸的含量最大。机理研究表明,CaO_2的投加能够提高反应系统的p H值,进而促进污泥的水解和酸化,而对甲烷化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51-17753
天然产物的微波浸提与常规传统浸提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操作时间少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原理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鉴于天然产物种类及其有效成分的多样性,以及有效成分浸提溶剂的不同,微波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差异性,微波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及其浸提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丽丽  祁小丹  周迟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20-1021,1168
[目的]提高啤酒厂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提取率。[方法]分别选取水解温度、水解时间、NaOH或Ca(OH)2投加率为影响因素,以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双碱法优化污泥水解的工艺条件。[结果]双碱配合水解污泥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NaOH投加率(占干污泥的质量分数)8%,Ca(OH)2投加率15%,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7 h,此时反应体系pH为13。在最优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60.03%。[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酒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鱼类蛋白质酶水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鱼类蛋白质酶水解的各种方法与原理、水解产物苦味形成机理及其强度的影响因素、脱除苦味的方法与机理以及水解产物中活性与功能物质的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城市污泥经腐熟后形成腐殖土可作为土壤有机质来源,是生活污水处理后污泥合理循环应用重要方式。采用培养皿法研究污泥腐殖土粗提取物对种子萌发影响,利用硅胶柱分离和红外光谱法鉴定粗提物抑制种子萌发的活性物质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污泥腐殖土粗提取物浓度增加,水萝卜、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低,种子萌发受抑制时间延长,玉米幼苗中SOD、POD活性升高。鉴定腐殖土中活性化合物结构为3-羟基苯甲酸,该化合物对水稻种子α-淀粉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导致水稻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腐殖土严重抑制种子萌发,分离该腐殖土中活性物质并研究其作用机理,可为污泥再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苏玉红  吕振娥  李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39-19841
[目的]以施加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并老化2年后的新疆低有机质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污泥改良对土壤性质及其对对硝基苯酚吸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绘制等吸附曲线的试验方法。[结果]水中对硝基苯酚在原土、污泥及污泥改良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当加入污泥含量为9.1%~50.0%时,污泥改良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减少66.3%~24.8%;对硝基苯酚在混合老化的改良土壤上的实测饱和表面吸附量远大于理论计算值,但吸附系数远小于后者。[结论]混合老化后改良土壤的性质发生很大变化,混合老化后表面吸附作用增大,而有机质的分配作用在总吸附作用中的贡献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污泥土壤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变情况。[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图谱法(PLFA)对施污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中提取的细菌PLFA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施用污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LFA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说明采用PLFA法能够检测污泥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的影响。对施污泥土壤微生物PLFA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来源与处理方式均是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因素,这与污泥施用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土壤有机碳、pH、EC等基本性质的变化有关。[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外源污染物胁迫下环境微生物种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两种有机添加物与低有机质污水污泥的堆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祥  包兵  胡艳燕  郭蔚华  刘娜娜  刘云霄  袁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27-21728,21835
[目的]为低有机质含量污泥的处理提供方法。[方法]以重庆地区低有机质含量的污水污泥为对象,选择园林有机废弃物和蘑菇渣2种外源添加物,在小试试验的规模上,研究2种有机添加物对污泥堆肥温度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并研究通气和未通气状态下堆体内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蘑菇渣和园林有机废弃物均可作为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污泥堆肥合适的调理剂,其中园林有机废弃物作调理剂发酵起爆速度快,堆体温度较高,发酵效果较好。[结论]低有机质含量污泥的堆肥需要添加有机物料调理剂以促进堆肥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李英赞  孙咚冬  施云芬  刘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79-9181,9273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VSS的去除效果以及稳定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批式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对养猪废水VSS进行降解,在6种养猪废液沉淀物浓度中,确定最佳进泥VSS浓度,通过对VSS、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指标的测定,考察4组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及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在相同搅拌速度下,养猪废液污泥浓度超过35.00 g/L时,反应器自动升温速率为1.5℃/d,均超过平均升温速率,养猪废液VSS的去除率均超过40%。在4组搅拌速度中,VSS的去除率随搅拌速率的上升而增加,搅拌速度在210~220 r/min时,VSS的去除率最大,达51.23%。[结论]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的工艺参数是:搅拌速度在180~190 r/min,曝气量在30~32 L/h,进泥VSS浓度为35.00 g/L左右,由此,VSS的去除率为49.92%,平均升温速率1.82℃/d。  相似文献   

16.
胡春玲  陈时博  付强  张琳  邱熔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97-16298,16301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以农田灌溉为目的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以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结果]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不设初次沉淀池,负荷高,泥龄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不存在污泥膨胀,对有机物的去除以絮凝、吸附、沉淀作用为主,CODCr、BOD5、SS、氮、磷等出水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结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作为污水资源化利用-回用于农田灌溉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泥热解重金属Cd的形态变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纯化合物CdS、CdCO3模拟污泥中重金属Cd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污泥的热解气氛下,对CdS、CdCO3进行加热处理,并对热解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产物的组成,从而探究出污泥的热解时重金属Cd的形态变化机理。结果表明,Cd的硫化物在低于800℃热解时以稳定的形态存在于污泥中,而在高于900℃会分解形成Cd单质,其反应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CdS→Cd(g)+S;镉的碳酸盐热解时发生了以下变化:CdCO3→CdO+CO2,CdO+硫化物(g)→CdS,其中硫化物是污泥热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温(〉800℃)热解时生成的CdS发生再分解。  相似文献   

18.
原油储存沉降规律及罐底油泥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油沉降的层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将沉降进程划分为混沌期、暂稳期、聚沉期、稳定期四个特征时段.研究了原油储存过程中以胶粒聚沉、乳状液失稳脱水过程为主的沉降规律,系统地分析了油泥组成、油泥产生量及其与原油组成特性的关系,初步得出了油泥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曹雨平  朱维廷  邓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66-10867,10874
[目的]优化污泥脱水工艺。[方法]以某石化企业水厂污泥为材料,以污泥沉降性能、比阻和滤饼含水率为指标从6种不同型号的絮凝剂(Z10、Z20、Z40、Z50、Z80、Z90)中筛选调理效果最好的絮凝剂,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污泥脱水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絮凝剂为Z50;污泥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Z50投加量2ml/100ml,搅拌水平150r/min10s、50r/min10min,过滤压力0.04MPa;污泥浓度与药剂最佳投加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有望改变现有的人工加药方式,实现加药自动化控制,提高絮凝剂的使用效率。[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污泥脱水的最佳絮凝剂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