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阐述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财税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通过与国外对比,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生物质能财税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与取得的成效,指出若干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岩  张好  高敬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51-953,967
吉林省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对缓解吉林省能源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吉林省生物质能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吉林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促进吉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木薯生物质能产业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SWOT分析工具,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广西木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生物质能政策框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并不配套和协调,导致生物质能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政策性障碍。文章拟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出台的涉及生物质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基本构建了生物质能政策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提高其可操作性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保证生物质能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巴西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实践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美国、巴西两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实践及相关政策措施,总结出制订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法规政策;积极出台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市场机制,培育完整产业链条是其成功的主要经验。最后提出了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加大生物质能的研发技术,做好农业生物质资源普查以及避免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的行动目标和任务。咸阳市地处暖带,森林覆盖面积广泛,生物质资源丰富,为咸阳市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咸阳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想为相关单位的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咸阳市生物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晓光  钟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14-5515,5517
国家林业局2013年5月出台的《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林木生物质能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主要从“软硬科学”2个方面综述了林木生物质能的发展情况,分析现阶段该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实现我国的林木生物质能的中国特色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备受国内外瞩目的可再生能源。本文通过对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的阐述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吉林省生物质能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吉林省生物能源研究与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平谷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杆、禽畜粪便等.通过对平谷区沼气、秸杆气化、吊炕(简称"两气一炕")的发展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规划先行、多方投入、因地制宜、引进开发、镇村共建、加强管理、强化培训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 ,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 ,研究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产业集群一般理论 ,从广西的实际出发 ,探讨了广西产业集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就此对培育我区产业集群、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利用及生物只能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利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思路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既是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3.
浅论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大东  曹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33-135,180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它是将农作物及其秸秆、能源林及其加工剩余物、动物粪便、工业有机废水和垃圾等,转换为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现代化的清洁能源形式,用途广泛,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短缺,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概述海南主要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探讨今后发展前景,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状况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概述了中国生物质能的来源,分析了国内外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的山西省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山西省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山西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旱藕产业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旱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和实地调研,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旱藕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企业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阐述当前广西旱藕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近年来,广西旱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种植面积超1万ha,主栽品种为南藕一号和桂兴芋3号,主要种植区域为河池市、百色市、南宁市和崇左市等地;广西旱藕加工以淀粉和粉丝为主,销售方式主要为零售和电商销售;旱藕鲜薯平均产量45~75 t/ha,销售价格600.0~1000.0元/t,每公顷效益在3万元左右;旱藕生产模式大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前景可观。广西旱藕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单一老化、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农民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产业对接滞后,产业链不健全、综合利用率低,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打造品牌效应;加强旱藕种质资源收集利用,推进旱藕新品种选育;推广旱藕集约化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完善旱藕产业链;整合加工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以推动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粉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加快广西粉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粉葛产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2018—2020年),围绕广西粉葛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主要品种、产量、加工等方面综合分析广西粉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粉葛产区,种植面积达10201 ha,其中梧州、桂林和贵港为广西粉葛产业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区粉葛种植总面积的70.6%。广西从事粉葛种植及加工的企业及合作社众多,且发展了粉葛+花生、粉葛+沙姜、粉葛+苦瓜和粉葛+毛节瓜等间作或套种种植模式。通过线下及电商销售葛根鲜薯、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面、葛根酒、葛根蛋黄酥和葛根粒等葛根产品,经济效益良好,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广西粉葛产业存在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地理标志产品等具有标识性的品牌;选育种工作滞后,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不多,缺乏优良的高葛根素粉葛品种;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机械化程度极低;葛根产品以食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加工线较少、加工设备较落后;粉葛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粉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桂字号品牌打造,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粉葛优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推广;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加强生产加工技术的改造,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加强粉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物质能是解决当今社会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方式。秸秆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质能,在我国储量巨大,发展秸秆发电技术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并同时降低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河北省秸秆利用的现状,针对目前秸秆在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几种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发展秸秆沼气是河北省目前利用秸秆作为生物质能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