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解决目前农村沼气利用技术的建池技术难、维护难、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气率低、发酵原料受限等诸多难题的新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多种技术的总结和实践,探索了(拟定名)软罩集气恒压燃烧沼气利用技术,即利用软体膜状材料收集并贮存沼气,再用沼气增压泵把沼气送入燃具中燃烧的一种沼气生产利用新技术。该技术与常规水压式沼气池利用技术相比,具有建池技术简化、建池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小、提高产气率、改善燃烧效果、维护管理方便安全等优点,还能将农作物秸秆直接入池发酵并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现实问题,对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蔬菜尾菜沼气化利用问题,通过系统化设计,对沼气工程结构进行创新改进,组合建设沼气工程和酸化池工程,优化技术模式,实施尾菜分步发酵,探索了解决当前尾菜沼气发酵面临的酸化、结壳、出料等技术难题。方案还对产生的沼渣、沼液、沼气进行综合利用统筹设计,初步实现了尾菜沼气化处理、循环化利用,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生  郑林  张英  陆远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80-184,214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等一系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江西省8家规模化养殖场及场内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获取各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基本信息,并对养殖场内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同时,采集进料池、发酵罐和沼液池料液样品,对所采集料液的理化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配套设施较齐全,主要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但进料料液总固体(TS)3%,以低浓度发酵为主。发酵温度以中温发酵为主,由于冬季气温偏低,难以达到中温发酵标准(25~40℃)。沼气利用方式单一,且沼气产量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沼气产量高,冬季产气量低。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配套不足,且利用方式不规范。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浓度下风向高于上风向,冬季高于夏季,夏季和冬季NH_3和H_2S浓度日均值分别为0.078和0.011 mg/m~3,0.104和0.016 mg/m~3,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自进料池到沼液池料液pH处于7.2~7.4,呈中至微碱性,经厌氧发酵后沼液中NH_4~-N、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分别400、800和1 400 mg/L,养分含量仍然非常高。该调查结果可为规模化养殖场及沼气工程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沼气干式发酵装置类型中的车库型发酵装置、机械式搅拌装置和推流式发酵装置等各装置的特点,并结合沼气工程相关数据采集元件与方法,分析了基于不同监控系统的上下位机在沼气工程中的应用特点,指出其广泛的研究前景,并提出了沼气工程未来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马跃峰 《农村科技》2003,(12):34-35
养殖型"五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是近几年科学工作者探索总结出的沼气综合利用庭院建设新模式,非常适合南北疆农民建设使用。具体就是在农户庭院或养殖专业户太阳能暖圈内建沼气池、厕所,匹配种植业(日光温室、果园、大田作物等)和青贮池,使沼气发酵与种、养业结合起来,构成沼气生态  相似文献   

6.
农村沼气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程,掌握和利用好沼气发酵技术,不仅可促进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农民能够长期受益。1997-2005年我们在宁夏固原进行了农村家用沼气试验、示范、推广,探索出了一些经验,现就沼气发酵的条件、发酵工艺等技术进行了探讨,为农村沼气生产的发展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沼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酵原料严重不足、产气量差距悬殊、系统效益不高、小型沼气工程未能有效利用、后续服务不到位、农户集中供气难度大,提出了加强沼肥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强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管理、完善项目设计、实现政府用气补贴、调整项目扶持方向、争取PCDM项目支持等促进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沼气建设是农户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人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从沼气建设的原理来看,沼气建设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养殖场小型太阳能沼气工程的增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养殖场小型太阳能沼气工程,并对其利用太阳能给沼气池增温和产气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太阳能闷热池可将料液温度预热至10℃左右,接近沼气池内部发酵料液温度;料液人池后,在日光温室和太阳能热水设施共同作用下,提升至13.7℃,高出对照池4.05℃;料液温度的变异系数(0.86%),小于对照池(2.02%);日均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在沼气生产技术设施方面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不稀释、高负荷发酵装置。这种沼气发酵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首先把家畜的粪和尿进行分离,再把被分离出来的粪用榨汁机压榨,将榨得的汁液投放到沼气发酵池发酵产生气体。因为能够投入发酵池的少量的榨汁液(从粪便及沉淀渣中榨得的)中含有大量的容易分解的有机物质,故不需对发酵池加温以增加必要的气压,则可产得相当于发酵池同容积的三倍以上的气体(沼气)。又由于不用沼气给发酵池加温,因而在冬季所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从太阳能加温装置与小型沼气发酵系统相结合入手,验证了哈尔滨地区仅利用太阳能在冬季为沼气发酵增温的可行性,旨在完成2种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搭配、综合利用,克服北方沼气传统生产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沼气建设是农户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从沼气建设的原理来看,沼气建设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它还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红薯酒糟沼气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薯酒糟为原料,接种30%(体积比)活性污泥,在30、35、40、45℃等4个温度水平下,采用自制小型沼气发酵装置进行厌氧发酵试验,通过测定产气率和化学需氧量COD值,研究温度对红薯酒糟沼气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40、45℃的产气率分别为70.94、24.42、49.70、74.19mL/g;COD的降低率分别为32.62%、18.53%、29.38%、34.83%;30、45℃的产气率、COD的降低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45℃的发酵pH较好,35℃的pH在后期出现了弱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用于沼气发酵系统的聚光型太阳能(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ncentrate,PTC)加热装置,为解决寒冷地区沼气工程冬季加热保温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TC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用于沼气发酵系统的太阳能加热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步骤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装置用于陕西省淳化县润镇中学的沼气发酵系统,分析其能源效益,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介绍了聚光型太阳能沼气加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总结了该系统主要部分的设计及参数选择,为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将PTC加热装置用于淳化县润镇中学已有的生态校园沼气系统,结果表明,聚光型太阳能具有良好的能源及环保效应,该系统在淳化县润镇中学的全年太阳能产出量为855 360~1 166 400 kW.h,相当于标准煤307.93~419.9 t,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8.95~1 075.83 t。【结论】聚光型太阳能作为沼气工程的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山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对商洛市2003—2010年建设的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服务网点的建设情况、使用情况、项目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户用沼气使用率为67.73%,其中以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占91.67%;沼肥施用率为78.52%,73.1%建池农户对沼气综合评价为好;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正常使用率为67.5%,大型沼气工程投入使用率83.33%,沼渣、沼液有效利用的占50%;乡村服务网点基本无运营收入。通过分析得出,山区沼气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户用沼气使用率低、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不规范集中供气难度大、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问题突出、后续服务跟不上网点难以运行、"三沼"的利用效率低,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系建设、规范养殖场沼气项目建设、强化政策保障五条促进沼气事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江苏省丹阳市农村能源办自2005年以来。已向上级争取农村(规模养殖场)小型能源公益项目3个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项目200户.先后实施了丹阳市界牌武阳村小沼气工程、珥陵欣辰养殖场小型沼气工程、访仙张二龙养猪场小型沼气工程和珥陵中仙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界牌镇武阳村小沼气工程,日处理污水15吨、猪粪5吨,年产沼气1.5万立方米;利用产出的沼渣、沼液对100亩蔬菜进行施肥,同时作为200亩鱼塘的饲料,初步形成了以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农牧复合生产体系。珥陵中仙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项目总投资60万元.建设户用沼气池200个,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结束。先期建成的沼气池已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7.
畜禽污染防治工程典型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玉琨  宋英豪  薛念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56-6759,6791
案例分析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和发酵床技术的工艺类型,比较3种工程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环境效益。沼气工程前期投资大,但大型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可以通过丰富再生能源获得收益,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相对于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投资大、收益小,发酵床技术可以实现畜禽粪便"零排放",但菌剂费用造成高额运行费用。建议加强大型生态型沼气工程发展,增强发酵床菌剂的研究以降低发酵床运行成本,推动有机肥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沼气发酵是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研究的热点,沼气发酵原料是沼气发酵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主要介绍国内外沼气发酵原料的相关研究,将沼气发酵原料分为植物类发酵源、动物粪便类发酵源、有机污水类发酵源和混合型发酵源四大类,并指出动物粪便类原料的大规模集中处理和沼气发酵原料整体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成为我国未来沼气发酵原料的发展方向,对沼气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各地已研制了一批产气率高、管理简便易行的小型高效户用沼气池,采用了很多新技术,为沼气技术更新换代、沼气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一、溢流管小型高效沼气池将水压式沼气池料液来回窜流水压间改为只出不进的溢流管,经常排出旧料液,使新鲜原料源源不断地流入池内发酵产气,冬季池温一般比水压式沼气池提高0.5—1.5℃。溢流管的形式有四种:一种是湖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研制的小型高效沼气发酵装置(图1),将溢流管安装在厌氧池(即主池)的顶部,内弯成90°的直角,溢流管插入发酵池内的深度必须大于池内最大气压时的液面下降值(其值小于或等于时容易造成沼气从溢流管内跑出),发酵液由溢流管自行排出。第二种是农业部成都沼气科  相似文献   

20.
沼气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象山县沼气生态农业建设进展 象山县沼气建造工作可分为3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小型沼气池。沼气池容积为12m^3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已损坏废弃,完整保存的不多。如黄避岙镇精制茶厂用于饼肥发酵的沼气池。二是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建的沼气净化池,总共7家,共计1910m^3,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