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国产儿死亡的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江门新会区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358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婴儿因素244例.占68.2%;孕产妇因素33例,占9.2%;两者皆有48例,占13.4%;原因不明33例,占9.2%。胎、婴儿因素以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为主;孕产妇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病.胎盘因素为主;两者皆有是羊水量异常并胎儿因素为主。结论:加强产前筛查及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脐带过度扭转的临床特征,提高识别能力,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脐带过度扭转的发生与围产儿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过度扭转发生率为1.2%,手术产率为35.4%,新生儿窒息率为12.1%,围产儿死亡率为48.3%,均明显高于同期无脐带过度扭转者,结论;脐带过度扭转的围产儿死亡率高,提高对脐带扭转的认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早期诊断及处理胎盘早剥患者。方法:根据拟定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1999~2002年间在我院分娩12065例进行胎盘早剥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2065例中确诊胎盘早剥59例,其中产前确诊57例,胎盘早剥的产前确诊率为96.61%,围产儿死亡率8.4%,新生儿窒息率27.12%。结论:根据所拟定的诊断标准,可提高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率,并及时处理可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足月分娩期子宫破裂25例临床分析伍维秀(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湛江524037)子宫破裂是妊娠及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孕产妇病死率在5%以上,围产儿死亡率高达50%~70%,甚至更高[1],因而预防及正确处理分娩期子宫破裂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探索影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005~2010年海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 483例围产儿中发生出生缺陷28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91‰;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7‰.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是:唇腭裂、多指畸形、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年龄35岁以上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分娩出生缺陷新生儿的孕妇以城乡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优生优育教育,营造优生优育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总结影响其诊断的因素、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1991年1月~2001年9月胎盘早剥70例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3.5‰,产前确诊率为58.6%,误诊率为41.4%;尤其轻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率高达89%,轻型胎盘早剥B超阳性检出率只有10%,而重型胎盘早剥B超阳性检出率占69.6%,但误诊率仍达30.4%,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重度窒息达32.5%围产儿死亡率达25%,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率达72.5%,重型胎盘早剥发生产后出血13例占32.5%,子宫胎盘卒中4例占10%,并发DIC3例占7.5%,子宫次全切除1例。结论:胎盘早剥发病诱因多以妊高症、产前出血等为主,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意义,B超诊断胎盘早剥虽然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诊断应注重病史及诱因,予综合分析,重型胎盘早剥主要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轻、重型胎盘早剥均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9%~87%,孕产妇死亡率可达0.5%~5%[1]。随着近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母亲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胎盘早剥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使得剖宫产及子宫切除的机会增加,可高达30%~50%[1]。本文回顾性分析63例胎盘早剥,以期提高产前诊断及处理水平。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 1986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705例产妇中,发生胎盘早剥63例,发生率为0.46%。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28.9岁,35岁以上者15例。63例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防治子痫的经验,提高子痫的防治水平。方法:对42例子痫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子痫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孕妇死亡;围产儿44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患.13例。其中重度窒息5列(2例死亡).轻中度窒息8例;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共5例。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子痫,预防DIC,适时终止妊娠;定期产前检查对预防子痫发生及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尿病1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8年5月门诊孕检发现126例GDM患者的诊治方法、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9659例孕妇中诊断GDM126例,发病率1.3%。经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加强健康教育和筛查,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好,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对1995-2009年收治的14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切除30例(90.4%),术后并发症为肺部感染23例(15.7%),切口感染裂开8例(5.4%),应激性溃疡4例(2.7%),功能性排空障碍2例(1.4%),急性肺栓塞1例(0.7%),急性心肌梗死2例(1.4%),泌尿系感染5例(3.4%),死亡6例(4.1%).结论加强对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老年胃癌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及早发现羊水过少,采用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改善围产儿预后。力法:采用B超羊水指数作为监测羊水量的指标。结果:羊水过少多发生在妊娠40--46周间,占66.2%,其中合并高危因素者42例,16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低评分4例,无1例围产儿死亡;其中例宫产分娩60例,占88.2%(60/68);用B超羊水指数作为监测羊水量的指标,其符合率达94.1%(64/68)。结论:B超可作为及早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适时剖宫产结束分娩能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百山祖中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5年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分布在中国东部中山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短期群落动态,于2003年和2008年,对面积为5hm。的百山祖森林动态样地进行2次全面调查,分析群落内主要树种的补员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①从2003年到2008年,该样地内胸径≥1cm的植物共有2343株死亡,占样地内个体总数的7.79%,分属于96个物种,占物种总数62.75%。5a间,新增加的胸径≥1cm的木本植物中共有1131株,占样地内个体总数的3.93%。有补员个体的物种共计65种,占物种总数的36.72%。②百山祖5hm。样地,胸径≥1cm的所有个体的年死亡率为1.45%,年补员率为0.62%。灌木的年平均死亡率超过2.00%,高于其他生活型功能群,而4个生活型功能群的年平均补员率差异不大。③样地内主要树种胸径≥1cm的个体5a内的年平均死亡率为1.55%,年平均补员率为0.78%。30个主要树种的死亡率、补员率以及适合度差异较大,死亡率和补员率跟物种多度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这些结果显示:百山祖中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近期出现了一定的更新困难,但物种组成基本稳定;种群动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且与生活型和多度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及其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全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61‰、7.50‰、3.57‰、3.01‰、3.8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为早产、溺水、先天异常、出生窒息、肺炎。结论针对本镇情况,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期管理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出生缺陷,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臀位为常见异常产之一,占分娩总数的4%。一般认为,臀位围产儿死亡率较头位高,但臀位分娩方式得当,胎儿死亡率则相应下降。现就本院近1a来共收治的单胎足月臀位分娩58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 1997年12月~1998年12月在我科分娩总数为523例,其中单胎足月臀位58例,发生率为111%。58例中初产妇28例(占483%)经产妇30例(占517%)。初产妇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10例;经产妇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8例。产程(剖宫产未包括在内):初产妇8~30h,平均18h…  相似文献   

15.
死胎病因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全世界关注的课题。各国和各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差异较大,在1‰~41‰之间[1~5]。随着围产保健工作的加强,围产儿死亡率在逐步下降,但死胎的发生率无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死胎病因复杂,在此方面研究较少,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报道,且认...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围产医学监测手段的日益发展,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同时,造成围产死亡的组成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富内缺血、缺氧的监测研究已日见深入,而早产、低体重儿的围产死亡率仍相当高。如何减少早产儿的出生率,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笔者对112例早产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1996年1月~199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235例中早产112例,早产率为5%。112例中有10例双胎,共122个胎儿。孕妇年龄20~35岁,经产归28例,初产妇84例。既往孕产次为0~5次,其中第一胎84例。孕28~34周43例,孕36周22例,孕37周47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对1991年1月一l99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的65岁以上肺癌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术后早期死亡l例(15d内)。5a随访率达90.0%,全组1年生存率为82.0%,3年生存率为40.0%,5年生存率为28.0%。结论:高龄肺癌患者常合并或并发各种疾病,手术治疗应预防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急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湘西自治州2005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为降低金州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逐例回顾性调查核实、评审,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ZOOS年湘西自治州活产数为29290人.孕产妇死亡17例,死亡率58.04/10万;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产前子痛、上感、急性左心衰、脑栓塞。直接原因13例.间接原因4例。结论:在边远贫困山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接受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三级网络的业务技术培训及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及住院分娩率,转变接生员职能.规范产科建设,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死因分析是卫生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为我院和本地预防及保健工程提供决策依据和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目标的第1位目标——到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3,本文对我市三家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儿科5年间(1991~1995)死亡的524例作一统计分析。1临床资料与分析三家医院儿科5年间共收治住院患儿18563例,死亡524例,病死率为282%。病儿来自农村者10954例(59.01%),死亡362例(3.30%);城市76O9例(40.99%),死亡162例(2.13%),两者病死率相比P<0.01,表明农村病死率明显高于城市。524…  相似文献   

20.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近年国内发生率为分娩总数的3.2%~5.8%,占分娩难产总数的17%.我院1989年臀位分娩发生率为5.2%,占分娩期难产发病率的2.5%,其围产儿死亡率也较高。国内外学者认为降低臀位分娩发生率的关键在于管理好臀位,而纠正臀位传统的方法为外倒转术;近十余年用剖宫产术把臀位集中到分娩期,这两种方法术后均有并发症。近年山东医科大学在国内首次施行改良臀位倒转术,成功率达97.7%且无并发症。我院1990年对孕30~40周单胎臀位孕妇,具备改良臀位倒转术适应症者43例试行该术,结果32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