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花生硼肥施用技术与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硼肥能大幅度提高湖北省缺硼地区花生(Arachis hypogaea)产量和产品品质。基施持力硼3kg/hm2,苗期叶面喷施速乐硼225 g/hm2,初花期叶面喷施速乐硼750 g/hm2,花生荚果产量可达5 029.5kg/hm2,比不施硼对照增产18.7%,增产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与对照相比,花生果仁含油率提高0.64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提高0.69个百分点。增加叶面硼肥喷施次数可以提高花生增产率。土壤速效硼含量越低,施用硼肥的增产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调节效应,比较研究了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喷施多效唑和壮饱安对花生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从花生植物生长来看,这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明显降低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以喷施壮饱安300 g/hm2效果最好,主茎比清水对照矮4.63 cm,侧枝比清水对照短6.59 cm;从对花生重要农艺性状影响来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花生单株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其中,喷施壮饱安300 g/hm2使花生百果重较对照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增加3.5 g;喷施多效唑600 g/hm2使单株结果数和百仁重增幅较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1.7个和1.9 g,同时饱果率较对照提高了1.09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还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花生公斤果数,提高花生荚果整齐度。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调控效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增加幅度为93.75~322.93 kg/hm2,其中喷施多效唑600 g/hm2增产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量B、Zn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增施不同量硼、锌微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适量配合施用硼、锌微肥可以明显促进花生一生的生长发育,增加花生第一对侧枝长、单株根瘤、叶片和荚果数等,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中增施硼肥7.5和11.25 kg/hm2的处理比较对照分别增产6.87和8.19%,增施锌肥7.5和11.25 kg/hm2的处理比较对照分别增产7.17和5.20%.研究证明,在本试验大田条件下,以适量氮、磷、钾肥配施硼酸11.25 kg/hm2、硫酸锌7.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几种中微量元素对夏花生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豫东地区夏花生施用钙、钼、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探讨 ,结果表明 :钙、钼、硼与氮、磷、钾配合施用 ,对夏花生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具有显著影响 ,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 1 5 .2 9%和2 1 .90 %。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引进芸乐收新型生态微肥(中国绿业元集团公司产品)首次在肥东县对几个不同花生品种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芸乐收新型生态微肥对提高花生产量有很好的效果,荚果增产357~690 kg/hm~2、增幅9.15%~20.99%,籽仁增产328.5~550.5 kg/hm~2、增幅10.50%~22.40%,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冀花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高油小果花生新品种。2013~2014年河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63.7 kg/hm2、籽仁产量为3 681.3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6.62%和2.61%。2014~2015年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37.5 kg/hm2、籽仁产量为3 600.2 kg/hm2,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7.64%和3.41%。2015年河北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753.4 kg/hm2、籽仁产量为4 239.2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11.52%和9.59%。平均粗脂肪含量56.37%。2016年5月冀花20号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花生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减肥节肥,以花生品种濮花5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多功能农肥植力源田间药效试验,设置T0(喷施0次,对照)、T1(喷施1次)、T2(喷施2次)、T3(喷施3次)等4个处理,探讨植力源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单株饱果数,T2处理、T3能显著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叶面喷施植力源各处理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且T2、T3处理花荚果产量与T0处理和T1处理存在显著差异,T1、T2、T3各处理籽仁产量均显著高于T0处理。说明喷施植力源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且喷施2次及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8.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小村乡红衣米花生为试验品种,探讨施用微量元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发育,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单株生产力提高,处理3(禾丰硼37.5 kg/hm2、禾丰钼37.5 L/hm2、惠得37.5 L/hm2)比对照增产17.6%。从试验结果和成本分析可知,红衣米花生大面积生产施用禾丰硼、禾丰钼、惠得3种微量元素肥料,以开花结果期分3次各施用25.0 kg/hm2、25.0 L/hm2、25.0 L/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2009~2010年在湖南水稻、大麦、小麦、玉米和高粱等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上应用万春钛微肥试验,初步肯定了含钛微肥在这些作物上叶面喷施的效果,结果表明:(1)水稻喷施钛微肥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比喷自配微肥的处理分别增加3.0%和3.8%,增产150 kg/hm2左右,平均增产7.4%;(2)几种叶面调控剂比较,以含钛微肥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645.4 kg/hm2,增幅37.0%,其次为多效唑,增产424.9 kg/hm2,增幅24.4%,其它产品增产效果不明显;(3)小麦喷施万春钛微肥较喷自配微肥后期成穗率提高5.1%,穗粒数增加3.4%,千粒重增加1.6%,增产235.5 kg/hm2,增幅11.1%;(4)高粱喷万春钛微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总量较喷自配微肥处理增加4.6%~13.7%,平均增加10.8%,籽粒产量也明显增加3.9%~7.9%(平均6.0%).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较不施肥处理稳定增产,在氮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对花生单株荚果数、饱果数、500g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有共同提高作用,磷肥较钾肥对主茎高、侧枝长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提高油酸/亚油酸比值,并且磷肥可增加花生籽仁蛋白质,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在豫中花生栽培中以磷肥90kg/hm2、钾肥135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福建省新育花生品种的丰产性、抗逆(病)性等性状,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花生品种以供生产利用。【方法】以福建省主栽品种泉花7号为对照(CK),在明溪、南安、惠安、翔安、莆田、福清、新罗等7个试验点对福建省新育成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抗性等性状鉴定。【结果】在12个参试新品种中,荚果产量比CK增产的有6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福花0739、龙花13、0910-63和福花0721,其中,泉花806平均荚果产量最高(3930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0.36%(P<0.01,下同);龙花128平均荚果产量(3771 kg/ha)比CK显著增产5.90%(P<0.05,下同)。籽仁产量比CK增产的有4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龙花13和福花0739,其中泉花806和龙花128分别比CK极显著增产14.27%和6.62%。各参试品种主茎高37.10~68.79 cm,侧枝长41.20~77.80 cm,分枝数5.28~6.86条/株,结果枝数4.44~5.88条/株,结果数11.21~17.56个/株,饱果数9.28~14.99个/株,饱果率为76.77%~89.30%,百果重为191.41~222.01 g,百仁重为72.74~82.01 g,出仁率为58.80%~70.37%。各品种生长势、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整体表现为中~强;叶斑病级数为1.7~2.9;锈病级数0.4~0.6;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0951-13表现为抗,泉花608、莆花31和0910-63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含油量为48.58%~52.20%,蛋白质含量为25.62%~31.09%,油酸亚油酸比值为0.98~1.3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和千克果数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其中侧枝长与荚果产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荚果产量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双仁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与籽仁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出仁率与籽仁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籽仁产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泉花806和龙花128的产量高、品质优,且抗逆(病)性表现突出,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花0739、龙花13和01913-63产量较高,但是否适合推广仍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3种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比清水对照的高,其中氨基酸微肥Ⅲ处理的产量最高(37 769.19 kg/hm2),其次是氨基酸微肥Ⅰ(35 564.07 kg/hm2)和氨基酸微肥Ⅱ(31 794.84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25.15%、17.84%和5.35%;氨基酸微肥Ⅲ、氨基酸微肥Ⅰ和氨基酸微肥Ⅱ处理的马铃薯商品率比对照分别提高5.4%、3.1%和2.0%;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淀粉含量提高23%~40%,蛋白质含量提高41.9%~177.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叶面肥对香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香蕉果指反梳期对其果指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跟踪分析各处理香蕉果皮色差、果实特征、果实养分含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香蕉果指喷施氨基酸和海藻酸类叶面肥后果皮亮度显著提高(P<0.05,下同),果指长度分别为22.03和21.01 cm,显著高于对照(喷施清水,CK)13.50%和8.24%;喷施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类叶面肥香蕉果实的氮、钾养分含量分别为4.04和2.87 g/株及4.51和2.78 g/株,显著高于CK,产量分别为19.39和21.74 kg/株,显著高于CK.[结论]在香蕉反梳期对其果指喷施氨基酸和海藻酸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香蕉果皮的亮度,喷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香蕉果实氮钾含量和产量.因此,香蕉生产中可有目的地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噻呋酰胺拌种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花生种仁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苗期根腐病、茎腐病和中期白绢病的控制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较好,对根腐病、茎腐病防治效果可达66.64%~74.00%,超过两常规对照的49.96%~60.00%。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防治花生白绢病发生的效果欠佳,但对延缓白绢病发生有一定效果;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花生具有增产效果,在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效果更好,产荚果4 444.95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692.40 kg/hm~2,增幅18.45%,两常规对照产荚果分别为4 337.55和4 357.5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幅分别为15.59%和16.12%。[结论]试验结果为噻呋酰胺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特色花生种质资源性状观察与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广西各地(市)、县收集了100份特色花生品种种质资源,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观察及蛋白质、钙、铁、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特色花生品种生育期在115~120d,出苗率91%~97%,长势、抗倒性和抗旱性大多数品种表现中等;株高32.8~70.0cm,侧枝长40.0~80.0cm以上,总分枝7~16条,结果枝5~10条;百果重140.0~170.0g以上,百仁重50~60g的占绝大部分,其中界首花生1、潮田花生1百仁重在所有观测的品种中最高,饱果数及出仁率较好的品种为博白红花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象州花生、平政花生、潮田花生、新田花生、白马花生等,其含量在33.00%~33.60%之间;钙和锌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种均为桂花红166,其含量分别为771.0mg/kg和50.4mg/kg,铁含量最高的花生品种是桂花红95,为27.4mg/kg。  相似文献   

16.
锌硼微肥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叶面喷施锌硼微肥的方法,研究了微量元素锌硼对甘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锌硼微肥对甘蓝有明显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喷施锌硼可明显促进甘蓝植株对氮、磷的吸收,而抑制对钾的吸收;不论是单独喷施还是混合喷施,锌硼都能明显提高甘蓝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喷施锌硼微肥对甘蓝的总酸度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18.
施钙对花生产量,品质及钙素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棕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施用钙素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每公斤土施钙200mg和800mg时,花生分别增产45%和52%;每公斤土施钙200mg的处理花生果仁中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增加7.1%,从经济高效施肥观点出发,该处理较好。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前,每日单株吸钙量逐渐增加,而生育后期呈下降趋势。在苗期花生植株地上部含有的钙元素占整个植株体的比率较高,开花下针期居中,成熟期偏少一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硅钙磷肥和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土壤养分等的影响,为改善蔗区土壤酸化状况及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连作甘蔗的酸化蔗地,设6个处理,即处理A(对照,只施用氮、钾肥)及在处理A基础上配施不同组合硅钙磷肥和有机肥的5个处理,处理B(SiO2450 kg/ha、CaO 300 kg/ha、P2O5225 kg/ha)、处理C(SiO2450 kg/ha、CaO 300 kg/ha、P2O5300 kg/ha)、处理D(SiO2450 kg/ha、CaO 450 kg/ha、P2O5225 kg/ha)、处理E(SiO2450 kg/ha、CaO 450 kg/ha、P2O5300 kg/ha)、处理F(处理B+有机肥7500 kg/ha),测定甘蔗出苗率等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及锤度,取样测定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同时取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对甘蔗分蘖、株高、有效茎及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其中处理E和处理F增产率分别为23.06%和22.53%。在硅钙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后对甘蔗蔗茎中氮、钾养分积累效果影响显著,但对磷养分积累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当季土壤pH相比对照提高了0.11~0.38,但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结论】在施用氮、钾肥的基础上配施硅钙肥及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盐基离子数量,减少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有效减缓土壤酸化进程。施用SiO2450 kg/ha、CaO 300 kg/ha和P2O5225 kg/ha并配施有机肥7500 kg/ha,能促进蔗茎氮、钾养分的积累,同时在甘蔗增产及减缓土壤酸化方面也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肥对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其轻简化栽培及"两减"、"三节"综合技术集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选择7个类型的缓释肥与普通复合肥进行对比,在相同肥料用量(N 240 kg/ha、P2O5120 kg/ha、K2O 270 kg/ha)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缓释肥对贵州春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与施普通复合肥(对照)相比,金正大、诺泰克、洋丰和施可丰缓释肥均能显著提高春马铃薯产量(P<0.05,下同),增幅为19.1%~24.6%;与对照相比,施缓释肥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大中薯率分别提高2.6%~73.1%和6.6%~15.1%,以金正大缓释肥效果最佳;而西洋、沃夫特和骅龙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出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缓释肥处理的春马铃薯耕层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分别提高3.8%~7.5%、27.1%~59.1%、14.3%~33.3%、8.7%~47.8%、7.0%~26.3%和8.8%~42.1%,而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7.1%~21.4%和35.6%~58.0%.[结论]缓释肥在提高贵州春马铃薯产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等方面效果明显,但不同缓释肥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综合来看,以金正大、诺泰克、洋丰和施可丰缓释肥的增产效果最佳,可适当在该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