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国有林区森工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于1986年8月25日至9月1日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召开。会议由林业部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东北经济规划办公室、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及国有林区的林业厅、林管局、林业局等单位的同志,会议代表共141人。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同志,林业部部长杨钟同志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经  相似文献   

2.
在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开始的时候,我想先就林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几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以打开思路,共同努力,使会议取得应有的成效。国有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面积、蓄积和木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3.4%、70%和三分之二。这些林区大部分分布在江河上游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东北、内蒙古地理区域中,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哺育着松嫩、三江、辽河三大平原,庇护着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为农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林区林业经济不是一般的商品经济近几年来,林业经济理论界和林业实际部门的许多同志都认为,国有林区之所以出现了资源枯竭和资金危困状况,是由于长期以来不承认国有林区经济是商品经济所致。持这种主张的同志进一步指出,要使国有林区从当前的两个危困中振兴起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彻底改革现行的国有林业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根据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取消木材统购的精神,以木材放开经营为突破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要求,正在开始对现行林业经济体制进行一些带根本性的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国有林区的改革也要赶快跟上,抓紧进行。现就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一、克服陈旧观念,破除僵化模式《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搞好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改革,要以中央《决定》的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从林业和国有林区的实际出发,认真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一切陈旧观念,彻底破除多年来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林业生产建设速度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林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本文仅就四川省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改革的模式设想,谈一些看法。一四川省现行的林业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其特点是:造林、森林管护和林木采伐以及产供销的宏观经济活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通过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环境的分析认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不到位;改革的方向是打破林区目前资源管理、企业经营、政府职能”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国有森林资源、企业经营、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以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弊端,在总结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机构设置、经费来源、工作职能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已初步形成一个新的木材生产基地和一个比较完整的林区社会。在边建设、边生产的过程中,共为国家提供商品材3,620万立方米,积累资金5.6亿元。二十年来,共花掉国家投资13.8亿元,森林覆被率下降了11%,可采蓄积减少了1.1亿立方米,而林木生长量为0.8亿立方米,人工造林24万亩,仅占宜林荒山荒地的2.5%,且保存率很低。照此下去,周总理生前提出的“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遗愿将难以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于1980年3月在《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林工商综合经营是建设我国现代化林业的方向”。这种经营体制是我国三十年来林业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林业生产建设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尤其适合于大兴安岭这样的大型国有林区。下面,就大兴安岭林区如何按照林工商综合经营的体制进行改革,谈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把林业生态建设好,是造福子孙的好事,也是造福人类的大事。林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林区经济发展缓慢,我们又不能饿着肚子空喊口号,也不能坐吃山空等着国家投钱建设。怎么办?笔者认为只有走多元经济发展思路,走长短结合道路,尽快地让林业经济发展起来,才能让林区经济活起来,林业人富起来。现结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林区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湖南省通道县林业中学袁均岩(一)“换脑筋”、更新观念是学校管理改革的思想基础观念的变革和更新是一切改革行动的前提和思想基础。不改变束缚和禁锢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就不会有真正的进展。现代学校管理要求学校系统内的...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上旬、11月中旬,我们与国家林业局的同志分别赴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就重点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先后考察了龙江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和延边林业集团,实地走访了大海林林业局、桦南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白河林业局和和龙林业局。从调研的总体情况看,现行的重点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探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毅昌  蒋敏元 《林业科学》2005,41(5):163-168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森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不到位。通过改革环境分析,提出了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三权分治”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打破林区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川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有林地面积为1.02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33亿立方米。现有重点森工企业24个,地、县小型伐木场59个,木材水运企业4个,木材加工厂4个,国营林场297个。共有林业职工17.2万人,其中:森工采运职工7.95万人。建国以来,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亿元。建成林区公路6,500公里,生产商品材8,47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13.4亿元。全省造林保存面积近  相似文献   

14.
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东北国有重点林区发展道路的选择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林业经营的目标是多重的,即生态环境优化、经济效益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三大主要方面,生态环境目标是基础,林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是支撑,社会发展目标是关键。但东北国有重点林区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低水平阶段,属于温饱经济类型,因而应把提高国有森工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强化和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竞争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敌意的收购”对股份公司产业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产业重组应该是痛苦的,如果谁都想活,谁也活不了。必须不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林业用地经营方式,经营措施,经营体制转变的探讨,找妹出如何使林业用地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为林业用地探寻出一条可行的国有民营之路。  相似文献   

16.
国有林区是山西林业建设的主力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分析了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第一个问题:关于这次会议的基本估价和主要收获五年前,部党组曾经在北京召开过类似规模的全国国有林区工作座谈会。如果说,那次会议对于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八宇方针,调整国有林区各种经济比例失调关系,把林区建设引向健康发展轨道起了一定作用的话,那么,这次会议是在胡耀邦、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视察国有林区并作了重要指示的情况下,认真研究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可以预见,它对于推动国有林区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林区的恢复和发展,一定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有林区是落实国家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构建现代林业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和培育生态资源的重要职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国家不断调减木材采伐量,国有林区如何尽快摆脱“木头经济”的束缚,走出困境、实现兴林富民,是关系国有林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国有林区的体制改革尤其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和难点。2004年,我为此到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伊春考察调研,对森林资源产权不明的体制弊端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较清晰的认识,随即专门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尽快启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时隔三载,看到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倍感欣慰和振奋,作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热心支持者.我愿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希望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改革实践取得圆满成功,以促进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