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东北黑鳃金龟幼虫是甜菜的主要害虫,利用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glaseriNC32品系在甜菜苗期防治小区试验表明,每平方米施用线虫100万头,幼虫死亡率可达85.3%。大田防治结果,每667m施用4亿头线虫,幼苗被害率可控制在15.1%以下,效果明显高于某些化学农药。线虫防治田与对照田相比,能显著的控制蛴螬的种群数量,使甜菜每667m增产351kg,表明利用线虫防治甜菜地蛴螬的可行性,为地下害虫无公害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稻秆潜蝇是鄂西武陵山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宣恩1a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在禾木科杂草心叶内越冬。第1代幼虫危害稻苗心叶,轻者植株生长弱小,重者心叶枯萎,生长点腐烂,不能成苗;第2代幼虫危害水稻孕穗,造成穗形扭曲,抽穗后,部分或大部颖花残缺不实,单穗损失20%~60%。湾槽田、阴湿田的杂交稻受害最重。在稻秆潜蝇卵孵始盛期至高峰期用40%乐果乳油200~250ml/667m对水60kg喷雾,或3%呋喃丹颗粒剂2~2.5kg/667m拌细土50kg撒施,防效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亚蝗微粒子虫毒饵在室内和田间防治东亚飞蝗的试验结果表明,饵料含孢量约1×1012个/kg,投放量2kg/667m,于蝗蝻2龄期施用,14d内可获得87.8%的杀蝻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美洲斑潜蝇1993在海南三亚市首次发现,现已成为当地危害瓜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海南周年均可发生,年发生21~24世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冬春季为害更重。瓜类受害重于豆类,豆类又重于叶菜类蔬菜。叶被害率一般为30%~40%,严重达80%以上。寄主有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旋花科、藜科、锦葵科、菊科、大戟科、苋科、百合科、伞形科、芸香科和车前科等14科69种植物。2龄幼虫高峰期或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为该虫防治适期,应用10%赛波凯乳剂3000倍液或40%氧乐果100mL/667m,加25%杀虫双25mL/667m和少量煤油,对水60kg喷雾,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功臣拌种防治直播稻稻蓟马近年来,随着直播稻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稻蓟马的为害日趋严重。为探索防治方法,我们于1997年6月6日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产品)进行了拌种防治稻蓟马试验。每667m2用种子5kg拌大功臣20、15、10g,和...  相似文献   

6.
硫酸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硫酸锌1000倍液对肿囊腐霉与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半径分别为1.6mm、2mm,而同一浓度的杀菌剂普力克为3.4mm与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6gZnSO分批施入再接肿囊腐霉的发病率在25%~17%,接禾谷镰刀菌的发病率在17%,均低于对照区50%。10ml普力克分批施入盆土内,然后分别接入两菌,均未见发病。ZnSO以667m1.5~2kg的用量与其他肥料组配成种肥,在大田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效果为79.65%~86.58%。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是三穗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3300hm2 至4700hm2,损失粮食达80~120万kg,为搞好该虫的治理工作 ,1990年以来该县植保站通过20W黑光灯及糖醋诱集、大田调查、饲育观察等方法 ,基本摸清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1发生规律1.1发生世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县每年发生不完全4代 ,第1代(全国第3代 ,类推 ,下同)成虫于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个别年份5月中旬开始迁入全县 ,5月中旬达迁入高峰 ,卵期为5月中、下旬 ,幼虫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 ,蛹期6月中旬至下旬。第2代成虫期…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几种杀虫剂防治韭菜根蛆田间药效试验/杨海珍…(河北省农药检定所050021)∥农药.-1999,38(4).-24~25韭菜根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韭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倒茬困难,导致发生日益严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韭菜根蛆成虫发生盛末期全田未见被害株时开始施药,粉剂、乳油根据用药量对水后在韭菜畦口随水均匀浇灌,颗粒剂均匀撒入畦内,用铁耙混土后浇水防治,药后7、15、30d调查,米乐尔3%颗粒剂4kg/667m2、5%益舒宝颗粉剂2kg/667m2、乐斯本48%乳油250ml/667m2…  相似文献   

9.
王德旭 《植物保护》1996,22(2):20-21
第2代棉铃虫是危害番茄最严重的世代,95%左右的卵产在番茄植株顶尖至第4复叶层的嫩梢、嫩叶、果萼和茎基上,平均每株落卵32.8粒。在番茄上的卵量和幼虫量与第1代蛾量密切相关,卵量()与第1代蛾量()关系式为:=一315.9+1.7783=6,=0.8562,幼虫量()与第1代蛾量()关系式为:=31.3+0.134=6,=0.8652。在第2代棉铃虫产卵初盛期应用B.t菌剂含孢子100亿个/mL200倍液喷雾3次,或1.8%爱福丁乳油45mL/667m对水75kg喷雾2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1,14(4):45-46
早稻收获后害虫高度集结在晚造秧田危害 ,晚造育秧期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不但有利于害虫加速繁衍蔓延。而且喷药防治时也往往被雨水冲刷而使药效降低 ,经多年实践 ,晚造秧田防虫有“四招”。一、播种前施呋喃丹先把秧床整好 ,然后施上3 %呋喃丹颗粒剂 ,每667m2 2.5kg~3kg。如果来不及也可以在一叶一心时浅水撒施。方法是 :每667m2 用1.5kg~2kg3 %呋喃丹颗粒剂掺细土15kg~20kg拌匀撒施 ,保水5~7天 ,自然落干。持效期40~50天 ,因为呋喃丹有很好的内吸性 ,施后被秧苗根系吸收传导到地上各部位…  相似文献   

11.
玉米青枯病病原分离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1996年,先后对采自广西、湖南、广东、海南4省区的玉米青枯病病株563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其中腐霉菌分离频率为51.87%,镰刀菌为35.35%。经致病性测定和再分离结果表明,玉米青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是腐霉菌,而不是镰刀菌。防治试验表明,种植抗病品种、应用硫酸锌1.5~2kg/667m作种肥,可减轻玉米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姜斑点病连年大流行的原因分析孟庆治(山东省昌邑市植保站261300)表不同药剂对芋污斑病防治效果(留村镇下开村)处理发病时间(月.日)病情指数(8月26日)芋重(kg/株)产量(kg/667m2)667m2增产率(%)42%多硫浓悬浮剂7.204.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初步明确东台棉旱粮区玉米螟不同年度均有2代滞育越冬,滞育越冬的比例取决于光照、7月份的温度及不同食料。2代残虫在8月5日5龄幼虫有50%转化为3代玉米螟,另外50%及以下龄期的幼虫均滞育越冬。用此法折算每667m有效残虫,可准确预报3代玉米螟的发生期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吡虫啉在蔬菜上的残留水平、持效期及安全性,1997年在南京进行残留试验研究。试验作物品种为青菜矮杂4号,药剂用量(按有效成份计)为2g/667m2和4g/667m2,在喷药的当天(1h)和药后2d、4d、6d、11d和30d采样分析,青菜采收上市时(本试验为药后30d)测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两种剂量处理的降解规律一致。喷药当天吡虫啉在蔬菜上的原始层析量分别为2261mg/kg和55883mg/kg;药后11d,两处理降解率分别为9319%和9241%;2g/667m2处理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15.
小麦白粉病是甘肃省天水市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确定6%戊唑醇微乳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天水市植保站于2002年在天水市北道区马跑泉镇三十甸子村进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0.27hm2。用药量为6%戊唑醇微乳剂200ml/667m2,对照药剂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g/667m2,不设重复。5月10日第1次喷药,5月17日第2次喷药。第2次喷药14d后调查防治效果,其结果戊唑戊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张升恒$甘肃省天水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北道741020 @李颖$甘肃省天水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北道741020…  相似文献   

16.
稻食根叶又称食根金花虫(DonaciaprovostiFairm) ,是危害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 ,稻食根叶在雷山县雷公山山腰地区的西江镇、方祥乡667hm2 稻田危害猖獗 ,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 ,尤以方祥乡稻田粮食损失严重。667m2 损失粮食200kg~250kg,使该乡70%的农户靠到县城购粮和靠国家救济粮维持生活。为此 ,两年来 ,亲自临田作重点调查和田间观察 ,开展大面积的防治示范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稻食根叶发生情况1.1稻食根叶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根部。水稻受害后叶片窄…  相似文献   

17.
40%稻康乳油是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新开发用来替换20%三唑磷防治水稻螟虫的杀虫剂 ,为探寻本地防治水稻螟虫的使用剂量 ,2000年在惠水县和平镇程番村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40%稻康BC(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产品)20%三唑磷EC(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杀虫单原粉(江苏溧阳化工厂产品)1.2防治对象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1.3试验设计试验设40%稻康EC35ml/667m2,50ml/667m2,65ml/667m2,20%三唑磷EC100ml/667m2,杀…  相似文献   

18.
筛豆龟蝽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筛豆龟蝽是浙江大豆上的主要害虫,年发生3代,6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为主害期。春、夏大豆虫口密度分别在6~82头/穴和5~60头/穴时,大豆产量损失率为2.59%~50.86%、0.55%~30.06%。防治宜于若虫2~3龄高峰期,防治指标春大豆为8头/穴,夏大豆11头/穴,药剂以敌杀死为佳  相似文献   

19.
毒死蜱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红吸浆虫是河南省安阳市小麦的主要害虫。20纪80年代中期曾得到有效控制,90年代后期起在部地区虫量显著回升,发生面积达4.5万hm2,为害严,每年有5~10hm2小麦田绝收。2000年,安阳市植保进行了48%毒死蜱乳油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蛹用量为300ml/667m2,拌土10kg,撒施,成虫期用量0ml/667m2对水2.5kg,用工农—16型喷雾器均匀喷雾,防效达90%以上。与用6%林丹粉剂3kg/667m2和50%甲基对硫磷乳油50ml/667m2防效相当。毒死蜱防治小麦红吸浆虫试验@王朝阳$河南省安阳市…  相似文献   

20.
通过3年调查明确,棉蚜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生态环境下的寄主植物有14科51种,棉蚜发生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棉蚜蚜量()与籽棉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方程为=12.0854+0.0105=0.966);棉蚜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气候、灌水、作物布局关系极为密切。室内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每日最大理论捕食量为625头,其3龄若虫捕食量为500头。棉区推广以调整作物结构、狠抓棉蚜越冬寄主的冬春防治,实行规范化栽培管理,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累计示范推广2.9万hm,防治效果达90%以上,增产皮棉222.0kg/hm,增产率为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