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永川2008年梨生理落果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原 《南方农业》2008,2(5):34-35
2006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了黄瓜山南方早熟梨基地,将黄瓜山称为"梨村",梨是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就是这个约4万hm2的"中华梨村",2008年遭遇了种植南方早熟梨近30年来罕见的"生理落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为弄清楚原因,笔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永川区位于重庆的西部,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尤其是黄瓜山地区一带,更是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基于此,分析解读永川区黄瓜山乡村旅游发展,并提出对策,以深化和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花梨也称桂花梨,是台湾横山梨与新世纪梨的杂交种,属砂梨品系优质品种。柳江县于2002年开始从福建省果树研究所引种青花梨,2012年种植面积达870hm2,总产量1.98×104t,平均产量1520kg/667m2,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区。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青花梨产业的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果实坚实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该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梨果实坚实度之间的数学模型,评价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测量梨果实坚实度的应用价值.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350~1800nm),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测量部位、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校正建模算法的梨果实坚实度校正模型.结果表明:赤道部位吸光度一阶微分光谱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所建梨果实坚实度校正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优,其校正和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9和0.8087,校正和预测均方误差分别为1.0804N和1.4455N.研究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梨果实坚实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规程适合于海安县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区. 选用"秦优7号"或"宁杂3号"品种.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灌排方便的旱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面积之比为1:6~1:7.每667m2苗床施人畜粪1 500~2 000kg,25%复合肥50kg,农用硼砂0.5kg.播种前要及早耕翻晒垡,熟化土壤,使床土疏松、细碎、床面平整.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拟运输条件的梨果实包装振动损伤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运输振动是导致果品机械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包装形式与缓冲衬垫性能是影响果品运输机械损伤的最关键因素。该文根据等效加速试验原理,模拟实际公路运输工况,试验研究不同缓冲衬垫对箱装水晶梨运输振动损伤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包装方式对于梨果实损伤的保护作用不同,瓦楞纸板衬垫与隔挡可以使梨果实损伤率减小15%~25%,瓦楞纸板衬垫、隔挡以及网罩的联合包装形式可以使梨果实的损伤率减小35%~45%。包装箱所处堆码层数对梨果实的振动损伤有重要影响,最上层梨果实的损伤最大,最下层梨果实的损伤次之,中间层梨果实的损伤最小。在同一包装箱内,最上层梨果实损伤最大,中间两层次之,最下层最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小梨竹(Melocanna humilis Kurz)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梨竹染色体数为2n=2x=72,全组染色体总的绝对长度为99.87μm,平均绝对长度为2.78μm,属于小染色体类型;其核型公式为2n=72=28m+8sm(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72=4L+12M2+17M1+3S,染色体组型为“2A”型,属于原始类型。这一细胞学结果不仅填补了小梨竹相关理论空白,而且可作为小梨竹与其它种的区分依据,同时也为竹类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方早熟梨是南方种植的早熟梨类群,在福建指7月中旬前成熟的梨,浙江指8月初前成熟的梨,四川、重庆指7月底前成熟的梨.分析探讨了气候、土壤,早熟梨品种,种植规模、梨鲜果市场,栽培技术几方面因素对南方早熟梨种植效益的影响,其中栽培技术包括:配植适量的授粉树,花期人工授粉;严格疏花疏果;对部分品种实施果实套袋;解决早期落叶与二次开花问题.  相似文献   

9.
铜梁县梨树栽培历史悠久,本地梨树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庆隆三村果园场主杨尔善先生于1932年起,先后引进培育的梨树品种达40多个,并对苍溪梨、蜂蜜梨、早熟糖梨(因另有品种冒此名称,现更名为:早香蜜梨)等品种特别看重,他在解放前就对这些品种进行过筛选培育工作.解放后该果园收归国有,为县国营园艺场庆隆分场.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00年气象站观测资料、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坡度图、TM卫星影像、GPS定位及数字化土壤类型数据,结合早梨生长的生态环境指标对江西省金溪县早梨种植进行了精细化综合区划;与单纯考虑气候因素相比,土地利用、土壤、坡度等非气候因素的考虑,使区划结果在反映气候适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了早梨可种植的土地利用现状、适宜种植坡度和土壤类型;25m×25m分辨率DEM的使用,使区划结果细化到乡村级;不同区域的面积计算、分区域特点的综合评述,可为早梨种植基地选择、优化布局、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SdiA属于与群体效应相关的luxR家族基因,目前已证实存在于Escherichia coli和Salmonella typhimurium基因组中。本研究从梨火疫病菌中克隆到了一个sdiA的同源基因,命名为EAsdiA,该基因与Es. coli和S. typhimurium的sdiA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分别有45.42%和43.33%的同源性,与其他细菌的luxR同源基因的同源性更低。根据梨火疫病菌EAsdiA和其它病原细菌的luxR基因的序列比对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F-EAluxR和R-EAluxR,该引物能够特异地检测梨火疫病菌,检测灵敏度为 10个菌体,在含有梨组织浸出液的情况下可检测到102个菌体。本研究是首次从梨火疫病菌中克隆SdiA基因并应用于该病菌分子检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为制订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量。2年试验结果表明,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6~10d和2d。使用15%WP2000倍,施药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为28d,霉能灵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29mg/kg~0.187mg/kg和0.526mg/kg~0.0792mg/kg。  相似文献   

13.
梨果实属于典型呼吸跃变型果实,易褐变,不耐贮藏,是制约梨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从呼吸代谢、激素代谢、酶学研究、低温处理、气调贮藏、生物与化学制剂处理等方面对梨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玉米生育期的海拔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利用更加合理,采用作物生态学的田间试验方法,于2006~2007年间,在甘肃省和云南省各设5个试验点,研究了北、南异地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播期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随海拔的升高而相应延迟,即播种~拔节、拔节~抽雄、抽雄~成熟的"三段生长"时间相应延长.反映生育期长短的出苗~成熟天数与海拔之间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海拔每升降100 m,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延长或缩短4~5 d,株高和穗上叶数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菌渣还田对梨园土壤性状及梨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7年生梨树行间进行10、12.5和15kg/m23种投料量的覆土栽培平菇试验,将出菇后的菌渣还田,以探明菌渣还田对梨园土壤性状及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菌渣还田使0~40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7.3%~14.9%(P<0.05),土壤空隙度增加4.2%~11.5%(P<0.05),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32.7%~56.0%(P<0.01),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9.2%~92.5%(P<0.01),并提高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比例;(2)与对照相比,0~40cm土层细菌数量提高12.1%~47.0%,放线菌数量提高19.5%~82.8%;真菌数量68.7%~163.6%(P<0.01),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13.4%~32.2%(P<0.01)和9.3%~37.1%;(3)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3.2%~47.6%(P<0.05),蔗糖酶活性提高25.7%~58.6%(P<0.01),磷酸酶活性提高14.8%~33.6%(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8%~20.2%,且随菌渣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4)菌渣还田使梨单果重提高9.2%~15.0%(P<0.05),硬度增加3.9%~5.3%(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1.7%~19.5%(P<0.05),可溶性糖含量提高4.2%~6.3%(P<0.05),可滴定酸含量降低3.1%~7.7%。在梨树行间按15kg/m2投料量覆土栽培平菇,还田后的菌渣可显著提高梨园0~40cm土层土壤肥力,并改善梨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桂花梨是南方优质早熟梨,武鸣自2006年开始引进,现已种植面积400多hm~2,注册了"念蜜"牌商标。现从桂花梨在武鸣主要种植区域和合作社、品牌发展情况、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提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是我国落叶果树栽培区的南缘,是同纬度地区发展早熟梨最好的区域,种植的早熟梨具有成熟期早、进入非产区市场便捷、区域特色明显等优点.概述德化梨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全县梨栽培面积约2600 hm2,年产量2.4万t,现有梨产业规模企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家庭农场7个,梨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德化县实...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永川区种植南方早熟梨约4000hm2,是永川农业特色产业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表现出了一些异常现象,增加了生产活动的不确定性。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尝试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方早熟梨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公共服务,实施人工授粉,调整改进肥水管理,重视冬季清园"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因sdiA属于与群体效应相关的LuxR家族,目前已证实存在于Escherichia coli和Salmonella typhimurium基因组中。本研究从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中克隆到了一个sdiA的同源基因,命名为EAsdiA(GenBank登录号:AY864839),该基因与E.coli和S.typhimurium的sdiA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分别有45.42%和43.33%的同源性,与其它细菌的luxR同源基因的同源性更低。根据梨火疫病菌EAsdiA和其它病原细菌的luxR基因的序列比对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F-EAluxR和R-EAluxR,能够特异地检测梨火疫病菌,检测灵敏度为10个菌体,在含有梨组织浸出液中可检测到102个菌体。本研究首次从梨火疫病菌中克隆sdiA基因并作为新靶标应用于该病菌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20.
无机陶瓷微滤膜对梨汁的澄清和除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该文研究了无机陶瓷微滤膜对梨汁的澄清和除菌效果的影响。采用3种孔径(0.8 μm、0.2 μm、50 nm)的氧化铝无机陶瓷微滤膜和自制的加压微滤装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膜微滤对梨汁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大;50 nm和0.2 μm膜的澄清效果好于0.8 μm膜;50 nm膜澄清汁得率较低;0.2 μm和0.8 μm膜微滤澄清汁很好地保持了梨汁的风味。3种孔径膜微滤过程中,循环梨汁的温度在20~30℃之间;0.2 μm膜微滤过程中,有较好的通透量。50 nm膜除菌效果最好,微生物指标均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0.2 μm和0.8 μm膜除菌效果不好。综合澄清效果、梨风味物质损失、膜通透量和除菌效果等指标可以看出,通过0.2 μm膜澄清梨汁的综合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