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接受此手术的56例(102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用0.4%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总结分析其麻醉效果及术后效果。结果: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除上直肌固定时有不同程度痛感外,其余步骤镇痛效果好,能避免球后麻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无特殊。结论: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传统小梁切除术以预防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波过道阻塞并提高远期疗效。方法:127例随机分2组:(1)传统组:52例53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2)改良组:75例75眼,在传统小梁切除术中改巩膜瓣原位缝合为错位反转缝合及结膜瓣钉缝于巩膜瓣旁浅层巩膜面。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术式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P〈0.01),显示早期与远期降眼压效果均好。结论:改进的小梁切除并巩膜瓣错位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正确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间和方法。方法:对92例133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经术后观察,确定浅前房发生的眼数及程度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133术眼中发生浅前房46眼,浅前房发生率为34.58%,其中小梁切除术为12眼(24.49%),小梁切除术+MMC为34眼(40.47%)。引流过畅、房水渗漏、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术中精细操作、术终前房重建、术后及时处理浅前房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结论:术后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前房如未形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大三的时候,小梁就爱上玩魔方,玩着玩着就成了魔方玩家。听玩家朋友说,卖魔方的利润很高,小梁就萌发了开店的想法。当年,他就在淘宝开了一家魔方专卖店。最初投入仅两三千元,每天进两到三个魔方。后来,促使他将生意做大的竟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小梁说,  相似文献   

5.
张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95-296
目的:分析评价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接受此手术的56俐(102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用0.4%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总结分析其麻醉效果及术后效果。结果: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除上直肌固定时有不同程度痛感外.其余步骤镇痛效果好,能避免球后麻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无特殊。结论:奥市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镜、扫描与透射电镜技术对杂色鲍精巢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精巢由精滤泡组成,滤泡中央为结缔组织小梁.精原细胞分布于小梁边缘;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离小梁较远,散乱分布.精子头部呈短子弹头状.苏木精伊红染色,精子顶体强嗜酸性,为红色,核嗜碱性,为蓝色,尾部难着色,高倍镜下为丝状.精子表面不光滑.头部可见顶体和致密的核及其共同形成的顶体下腔,核中有染色质缺失的空泡结构,核后是4~5个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形成的略为膨大的颈部.鞭毛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  相似文献   

7.
长颈鹿脾脏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反刍动物免疫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环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近年来对黄牛、牦牛、双峰驼以及长颈鹿等反刍动物脾脏进行了比较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观察、探讨了长颈鹿在圈养环境下其脾脏的结构特点以及同其它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长颈鹿脾脏的形状和其它动物明显不同,呈扁平椭圆盘形,长约26.3 cm,宽约17.6 cm,厚约2.8 cm,断面为深红色,质地较软。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长颈鹿脾脏被膜较厚,由大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层构成,但所含弹性纤维、毛细血管并不丰富;脾小梁数量少,小梁中所含平滑肌同其他动物相比较少,有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但不丰富,所含弹性纤维不发达;脾小结较小,生发中心不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较发达,其周围淋巴组织较厚,动脉较粗。由此可知,长颈鹿脾脏结构与其它反刍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差异除了与种属有关,与环境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45例(5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5例(28眼),施行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0例(22眼),行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术后分析比较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术后随访联合治疗组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94.01%);对照组随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功能滤过泡占93.30%,多于对照组的68.85%(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铸造废砂对破坏环境的不利影响,用铸造废砂代替不同比例0~ 5mm 等质量的集料加入到沥青综合料中,然后进行相关实验,如车辙实验、小梁弯曲和冻融劈裂 的实验,研究在不同掺量下的铸造废砂AC-13 的混合物沥青在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及水稳 定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了,铸造废砂的用量与沥青的用量成正比,而高温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是废 砂掺量的增多使其先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降低了,当废砂的用量到达最大,即为10%,然而整体 的动稳定度变化次数稍小.对于低温抗裂性来说整体的趋势是先增大然后减少,废砂的用量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38例42眼、对照组36例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视力0.05-0.1者15眼,>0.1-0.6者25眼,>0.6-1.0者2眼;对照组的视力0.05-0.1者17眼,>0.1-0.6者23眼,>0.6-1.0者1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40,P>0.05)。两组眼压控制及术后并发病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时行前房穿刺加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合理高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确定梁的高度提供了一个理论公式。在建立一般梁的挠度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考虑钢筋混凝土梁的徐变和最优配筋率,并结合抗弯承载力和挠度控制的要求,推导了钢筋混凝土梁的最大跨高比公式。在分析各种典型工况的钢筋混凝土梁参数的基础上给出:一般简支主梁跨高比为8~12。简支次梁跨高比为12~20。固支梁跨高比为简支梁的1.5倍。采用本文方法确定钢筋混凝土梁高,计算结果与常用工程经验取值接近,克服了工程中通常采用的根据经验公式、简化梁的分类粗略估算梁高的不足之处,为不同工况下的梁高取值估算提供了更为详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从提高梁的抗弯强度和梁的稳定性入手,研究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其横截面的合理m值(m=h/b),从而为梁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简支梁振动理论、推导出由冲南喷激振作用下测得的 支梁桥的自振频率f0以此得出各主梁在外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的计算方法,并对两座配筋砼简支梁桥的动载试验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将计算结果,与采静载试验得得的跨中挠度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情况良好,这表明采用既经济又简便的动载测试方法来确定等截面简支梁刚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滑移及其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提出了具有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总荷载及截面总弯矩由2部份组成。不考虑滑移的组合梁承担整体荷载及整体弯矩,能自由滑移的叠合梁承担局部荷载和局部弯矩。基于Bernoulli梁理论和抗剪连接件线性剪力-滑移模型。建立截面总弯矩分配的计算公式.给出均部荷载作用下简支组合梁的栓钉剪力及界面滑移近似计算公式。得到了考虑滑移的组合梁在弹性阶段截面弹性应力、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及挠度增大系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设计完成的两跨预应力内置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试验,结合试验梁特点,对预应力筋的各项预应力损失值进行了计算。采用了分段张拉预应力筋的的方法对试验梁施加了预应力,通过试验实测值对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进行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预应力内置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采用的预应力筋张拉方法是可行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拱形温室结构在轴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及屋面荷载作用下平面外稳定问题,根据考虑曲梁的大位移特征及二阶弯矩效应,建立圆曲梁的弯矩平衡方程,结合其他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获得非线性圆曲梁挠度和扭转角的控制方程,得到含系数的圆曲梁几何非线性位移、变形和内力模型,给出圆曲梁几何非线性位移及内力的计算方案。鉴于圆曲梁的受力变形与圆拱平面外失稳特征变形的相似性,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圆拱平面外失稳问题,给出圆拱平面外分岔失稳临界荷载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圆曲梁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模型,可用于拱形温室屋面结构的非线性受力分析及平面外分岔及极值点失稳计算。  相似文献   

17.
桁杆虾拖网作业是东海区海洋捕捞中的主要作业方式。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虾拖网的主要构件桁杆、叉纲进行理论力学分析,从而求得桁杆所受的弯矩、剪力、轴力及叉纲的拉力,桁杆与虾拖网下纲相连的吊纲和上纲网片对桁杆的张力。还进一步探索了弯矩和剪力沿桁杆的分布规律,最大拖速时桁杆所受最大拉压应力情况。为今后虾拖网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云杉-松木-冷杉胶合木板材(SPF板材)为试验梁原材料,采用一种新型自攻螺钉加固胶合木梁的新方法(从梁底部旋入新型自攻螺钉以实现对普通胶合木梁的加固)制作了24根2850 mm(长)×50 mm(宽)×150 mm(高)的胶合木梁,进行三分点受弯试验,分析新型自攻螺钉不同的锚入深度、旋入角度和螺钉间距对胶合木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自攻螺钉加固,可有效提高胶合木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幅度在11.40%~71.40%不等,同时也可提高胶合木梁的刚度并减小跨中挠度变形,能够实现抑制和减缓胶合木梁脆性破坏。试验梁的承载能力与新型自攻螺钉锚入深度呈正相关,刚度随新型自攻螺钉锚入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新型自攻螺钉的螺钉间距对试验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不大,但对刚度有较大的影响,在螺钉间距大于1倍的梁高时,刚度与螺钉间距呈负相关;45°旋钉加固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优于垂直旋钉加固梁,同时其刚度更好,可更好地抑制和减缓试验梁的脆性破坏。推荐加固方式:梁底45°旋钉,垂直锚入深度为2/3倍的梁高,螺钉间距为1倍梁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带状电子束发散因素,从而有助于估算电子束流密度,为设计符合要求的、用于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的电子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N+离子束注入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影响。[方法]对离子束注入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时间、稀释浓度、稀释溶剂和菌膜干燥时间;采用N+离子束注入进行诱变处理,并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筛选菌株。[结果]N+离子束注入样品前处理最佳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20~24h,利用无菌水将菌液稀释到106个/ml,菌膜干燥时间为0~60min;离子束注入诱变的最佳条件为:注入能量30kev,剂量为2.0×1014~4.0×1014ions/cm2,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为8.43%~26.71%,突变率为3.50%~5.43%。[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生防菌的辐射诱变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