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中硒的形态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硒是植物体内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文中介绍了硒在植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态、吸收、运输、转化、生理作用及提高植物体内硒含量的一些方法,为富硒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体内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植物将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介绍影响植物吸收硒的主要因素,硒在植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硒对植物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影响,并对富硒植物的研究进行展望,以为硒和富硒植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富硒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硒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硒在水稻体内的积累分布、稻田硒肥及其施用技术以及水稻富硒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水稻富硒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不同硫水平下硒对小白菜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供硫水平下,不同硒浓度对小白菜植株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硫水平时施用低浓度硒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而高浓度硒则抑制植株生长;高硫水平时加硒均抑制了植株生长;加硒后植株体内的硒含量均与外源硒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提高硫浓度则减少植株硒的含量;低硫水平下施用低浓度硒对N、P、 K、Ca、Mg、Fe、Mn、B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高浓度硒减少N、K、Fe、Mn、B的含量;在高硫水平下,施用硒增加了N、Fe、Mn的含量,而对P、K、Ca、Mg、B的含量影响不大;低硫和高硫水平下施用硒均能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的含量而降低游离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5.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植物的富硒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硒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植物吸收聚集硒的影响因素,并就植物吸收富集硒的机理作了阐述,对今后植物硒的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  相似文献   

7.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食用富集硒元素的农产品是缺硒人群最有效的补硒途径.土壤中硒含量因受母质影响普遍较低,土壤理化性质对其有效性影响强烈,导致作物吸收的硒较少.施用适量硒肥能增加作物硒含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简要综述了植物体内硒形态、转化及影响因素,不同作物对硒肥的响应,硒肥种类和硒肥施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动态,以期为农产品增产提质施硒关键技术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硒的营养特点及吸收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国内外植物硒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植物硒的含量、分布和形态以及硒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分析了影响硒吸收的因素.主要从生理和分子水平方面介绍植物对硒的吸收以及硒在植物体内转化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汾芝2号、晋芝1号、冀航芝1号、汾芝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硒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硒处理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均有所提高,其中对单株蒴果数、千粒重、产量影响较为明显;通过综合评价发现,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提高芝麻产量因子的效果最好,根施纳米硒肥、矿硒肥效果次之;3种外源硒处理后,芝麻各器官硒含量均显著增加,达显著水平,其中根施纳米硒肥和矿硒肥后,芝麻体内各器官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而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后,芝麻体内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籽粒≈茎,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硒肥使芝麻的硒转移系数显著高于根施纳米硒肥、矿硒肥。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贫硒土壤中添加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2种不同富硒有机肥对玉米硒含量及贫硒土壤硒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富硒奶牛粪处理中的玉米对硒的吸收富集效果优于添加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处理,且植株根部吸收硒后更易于转运到地上部,硒在其体内的迁移率高。从2种有机肥的添加量来看,基施25 t·hm-2富硒奶牛粪以及40 t·hm-2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玉米生长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玉米植株内的硒含量及生长状况均优于其他处理。与此同时,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全硒的含量,且均随着富硒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富硒有机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硒对稻米产量和含硒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叶面喷硒对稻米产量和含硒量的影响,采取随机小区试验,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向水稻叶面喷施富硒叶面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处理稻米的含硒量,同时计算小区稻米产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对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没有影响,千粒重有小幅提升,但是显著提高了水稻结实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4.56%~11.43%之间。叶面喷施硒肥不仅对于水稻有一定程度增产作用,而且显著提高了稻米中硒含量,在齐穗期后7 天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增产作用和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生命元素硒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甄广田  杨双  柏德华  葛鹏  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56-2956,2958
硒是植物生长发育有益元素之一,概述作物富硒情况、硒对作物产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等,展望未来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基质培,研究了不同盐浓度下,硒对生菜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根冠比和茎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盐处理显著降低生菜植株生物量、根冠比、茎粗。不同盐浓度下加硒,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盐对生菜的胁迫作用,表现为生菜植株生物量和茎粗的增加。生菜生长的前期和中期,低盐、高盐胁迫下加硒处理均增加了植株的根冠比,后期高盐浓度下加硒处理,除了1.5mg/kg硒处理比高盐对照下根冠比增加外,其它加硒处理使根冠比降低。  相似文献   

14.
植物硒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硒资源的状况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硒营养状况,植物将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我国在植物硒资源研究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浓度Na2SeO3进行大蒜叶面喷施的田间试验,以研究大蒜对硒的吸收、转化和硒对大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大蒜中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并且有机硒转化率与硒浓度增加呈正比,其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在最高硒浓度(1000mg/kg)达最高,分别是CK的6.5、7.8和2.0倍。大蒜产量在0.5、10mg/kg浓度较CK增加,其后产量降低。施硒促进大蒜对Mg的吸收,而K、P、Fe在一定硒浓度(0.5、10mg/kg)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既能增加大蒜有机硒含量和产量,又可适当提高其营养品质的叶面施硒浓度,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6.
叶用莴苣富硒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射手101’、‘大像生一号’、‘美国大速生’3种叶用莴苣的富硒效果进行比较。分别采用叶面喷施浓度梯度为7.5、15.0、22.5 g/hm2的硒酸钠与亚硒酸钠溶液,进行1次或2次叶面喷施,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标准曲线法测量硒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2种硒源均可以提高3种叶用莴苣含硒量。其中,浓度为22.5 g/hm2的亚硒酸钠富硒效果最好。喷施1次,‘射手101’效果最佳,含硒量为(11.33±1.52753) μg/100 g。喷施2次,‘大像生一号’效果最佳,含硒量为(14.33±0.5774) μg/100 g,约为喷施1次时含硒量(4.87±0.3215) μg/100 g的3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硒肥浸种对高粱的效应,以高粱品种晋杂18号为材料,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浸种对高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浸种对高粱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0.5 mg Se·L-1的亚硒酸钠溶液对晋杂18号浸种,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能够促进幼根、幼芽的生长;亚硒酸钠浸种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对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浸种能够作为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的一项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无机硒,以探讨其对家蚕生长的影响及在蚕体内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情况。结果表明:无机硒添加量在5mg/kg时,对蚕的生长没有影响,蚕有机硒含量为1.987mg/kg,是未添加硒的4.83倍;当添加量达到10mg/kg时对蚕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蚕有机硒含量为3.558mg/kg,是未添加硒的8.66倍;当添加量为15mg/kg时,蚕对无机硒毒性仍有一定的耐受力,蚕有机硒含量为4.997mg/kg,是未添加硒的12.16倍;当添加量达20mg/kg时,5龄蚕存活率为零。由此得出硒的最佳添加量为15mg/kg。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低的问题,采用田间管理、取样、室内分析与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设置对照(T1)、基施含硒有机肥(T2)、基施含硒有机肥且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水溶性硒肥(T3)、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水溶性硒肥(T4)、基施含硒有机肥且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含硒添加剂(T5)和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含硒添加剂(T6)6个处理,开展不同硒肥施用方法对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籽粒及其他组织器官硒含量,各硒肥处理的水稻籽粒平均硒含量比对照高出2.8倍,各处理水稻各组织器官平均硒含量表现为茎叶>根系>籽粒。各硒肥处理水稻籽粒硒含量表现为T5>T3>T6>T2>T4。不同施用硒肥方法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水稻籽粒硒含量和经济效益,最安全有效的水稻施硒方法为亩基施含硒有机肥2kg且在水稻抽穗期分两次喷施水溶性硒肥(100mL/667m2.次)。  相似文献   

20.
硒元素是一种动物和人类生长发育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硒元素的缺乏是一种世界性的营养问题。为评价玉米叶面喷施硒元素改善人体营养状况的技术潜力,本研究通过两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探究了雨养条件下,在玉米灌浆期叶片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对玉米籽粒产量、硒含量、硒积累量、硒利用率以及其他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的硒含量和硒积累量,且随着喷施浓度的不断升高而升高,但对玉米产量以及籽粒铁、锰、铜、锌这四种矿质元素含量无影响。同时两年之间,硒含量和硒积累量差异较大,说明环境因素对玉米籽粒吸收利用外源硒肥具有较大的影响。综上,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是改善玉米籽粒硒元素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