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以某大型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生产基地为例,以提高能量转化率为目标,以提高初级生产的物质利用率和饲料报酬率为切入点,通过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对比试验示范,研究了农田作物时空运筹和布局与食草性动物规模养殖的数量、营养耦合技术,测算出了循环农业基地农田种植和规模养殖耦合技术参数;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目标,从养分供需平衡人手,通过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粪肥中营养元素测定和作物肥效试验,研究了沼液的精准施用技术和有机肥的环境友好高效利用技术,测算了优质有机肥营养元素和农田作物生长发育耦合技术参数.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基地或区域内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参数,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具体量化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桃仙镇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着重对农田子系统和畜牧业子系统6年的能流结构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全系统的能量产投比为1.65。农田的光能利用率低于1%,在光能利用上潜力极大;第一性生产的人工辅助能主要依赖于系统外输入;主要畜禽的饲料能量转化率在10%~20%之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桃仙镇农业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生态补偿为基础,以土地利用为视角,分析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演化与土地利用行为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影响其质量变化的原因和产生根源,初步确定农业生态补偿的概念,明晰其基本内涵。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及补偿模式等四个方面完善农田生态补偿的结构框架。同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构建农田生态补偿的测算体系,并论证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法测算经济发展对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的损失、区域农田生态足迹法测算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方法,从而为量化农田生态补偿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测算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洱海流域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氮磷流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总磷流失量由大到小排序为旱作水旱轮作水作。为科学测算农田面源污染物、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控源、减排、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河北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直接供给农产品功能,又具有调节、支持、文化服务等间接功能。研究选取河北省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综合测算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表明,2014年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间接价值为直接价值的1.09倍,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直接的生产功能,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功能。鉴于此在北戴河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各项指标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农田生产供给价值 > 休闲旅游价值 > 固碳释氧价值 > 废弃物处理价值 > 涵养水源价值 > 社会保障价值 > 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 > 秸秆还田价值 > 净化大气价值。因此,研究认为:北戴河区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合理调整农田利用方式,应注重提高调节、支持、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最优化。通过对北戴河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为北戴河区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决策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农田利用碳排放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碳源之一,测算了各省农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了农业财政支出对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基于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种植结构的区域差异基础之上,实证分析了农业财政支出对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财政支出显著地提高了单位播种面积农田利用碳排放,该影响的区域差异仅与农产品种植结构相关,在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地区最显著,其次是以种植水稻或小麦为主的地区;农业财政支出有利于降低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均相关,在东部地区和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地区最强,其次是中西部地区和以种植水稻或小麦为主的地区。为提升农业财政支出的碳减排效果,应优化财政支出偏向,提高政策与当地农业资源禀赋的耦合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阿克苏地区为对象研究了该区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结果显示,在能流方面,阿克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水平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物流方面,农田肥料投入单一,主要以化肥为主,并且化肥使用量已超出最适施肥量范围,造成土壤养分严重失衡。今后应改善投能结构,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系统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南农田高效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片面追求高产高效.农业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恶化,并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加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且已成为21世纪全球的大趋势.提出了农田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生态保护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南地区发展农田高效循环需重点关注的能量、物质循环和信息、价值流传递途径与转化效率;提出了中南地区主要农田循环模式中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并就中南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态经济原则对崇明岛农田结构组成特点、农田资金和能量投入产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研究的结果,並从耗散结构开放系统立场讨论了该地区建立新型城市型农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温宿县1999--2003年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种群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本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流分析。结果显示,在能流方面,本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水平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农田肥料投入单一,主要以化肥为主。分析表明,造成本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吉林省中部农区作物种植制度与气候条件特点,提出了以增加效益,降低能源和物质消耗为目的,兼顾生物与工程技术的新机械化农作制度,其内容包括秋季耕整地,土壤培肥,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五项措施,涵盖十项全程机械化农作制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施秉县玉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模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效益.[方法]分别在施秉县旱作土中、低肥力水平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施秉县旱作土区中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8.6 kg/hm2,P2O5 146.7 kg/hm2,K2O 191.1 kg/hm2,最佳产量为7 755.6 kg/hm2;低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4.3 kg/hm2,P2O5125.4 kg/hm2,K2O 191.9 kg/hm2,最佳产量为7 432.5 kg/hm2.[结论]加强对施秉县中、低肥力水平的旱作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大幅度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紫云英-猪-沼肥-水稻”复合生态模式能流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证明:作物种植是该系统主导产业,水稻光能利用率为2.70%。紫云英较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光合效率。家畜养殖亚系统饲料转化率高,转化为肉能比例较大。紫云英青贮用作饲料在饲料能投中占有重要地位。沼气生产亚系统能量产投比为0.91,产出能中以沼肥含能为主。紫云英、沼肥和稻草归还农田可大大节约化肥能投,有机能投为主要人工辅助能投,有机肥料为肥料主要能投。整个系统有机能输入输出比为3.18。说明农牧沼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具有能投少,能量转换率高,养分利用率高,高功能、高效益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Soil fertility and biodiversity in organic farming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n understanding of agroecosystems is key to determining effective farming systems. Here we report results from a 21-year study of agronomic and ecological performance of biodynamic, bio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ing systems in Central Europe. We found crop yields to be 20% lower in the organic systems, although input of fertilizer and energy was reduced by 34 to 53% and pesticide input by 97%. Enhanced soil fertility and higher biodiversity found in organic plots may render these systems less dependent on external inputs.  相似文献   

15.
广东三水市种植业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定量分析广东省三水市种植业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结果表明:1997 年三水市种植业系统的经济投入明显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近。其中人力和化肥投入分别占经济投入的45.6% 和22.8% ,这与充分利用耕地(复种指数达307% )和多样化种养模式(基塘系统占总耕地30% )是分不开的。今后应加强物质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有机肥源、减少化肥的投入,走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  相似文献   

16.
建德市不同农作系统肥料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樟良 《农学学报》2015,5(7):81-86
调查农田施肥现状可为深入了解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建德市31块定位农田连续5年的肥料结构跟踪监测,比较分析了8类农作系统农田的氮、磷、钾施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市农田肥料的投入量因种植方式、农户等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氮、磷、钾纯量的年总投入量在219.45~1526.55 kg/hm2之间变化,平均为734.70 kg/hm2;部分农田存在超量施用肥料的现象。有机肥的施用量呈现增加趋势,其对农田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贡献平均约为10.89%;投入肥料中氮:磷:钾平均比例大致为1:0.6:0.6。经济作物的肥料施用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且有机肥及磷、钾肥被优先施于经济作物中。目前建德市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氮磷钾施用比例方面还不尽合理,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推广施用有机肥,增加粮食作物农田中磷、钾肥及有机肥的施用,以全面提升耕地地力。  相似文献   

17.
肥料投入攀升之风不应再长:再论地膜棉高产施肥原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肥料投入也不断增加,肥料投入量应该有个限量,应适应棉花的产量水平,还要考虑土壤供肥能力的变化,南疆土壤已不能再说是缺磷少氮的状况了。缺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应是第一位的,而磷的问题有了很大的好转,适当调低磷氮比值,减少磷肥的投入量,只会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而决不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地膜棉前期易旺长,后期易早衰,通过施肥与灌水,化调密切协调配合,控制前期的旺长,防止后期的早衰,是地膜棉花高产施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经营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养活14亿人口的巨大压力,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回顾了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和产量的变化,分析了小农经营面临的化肥过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空心村等问题,指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解决这些问题继而实现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可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并基于此调整养殖业布局,在空间上重构种养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农业整体绿色发展。对于不适宜规模化发展的地区则要探索产业链延长的形式,以三产融合激发高附加值农业的活力。未来需要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效用,引导农民进城,为农业规模化提供基础,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简述全国及福建的生猪养殖发展现状与粪污产生量,并根据循环经济的3R理论,构建了以规模化生猪养殖为源头,通过技术集成,拓宽粪污循环利用产业链,发展粪污治理、沼气能源、食用菌、种植业、有机肥料、养鱼等产业,解决了规模化养猪场区域内部各产业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福建省福清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应用该模式建成的粪污循环利用产业链运行结果表明,各产业充分利用上游产业排放的废弃物,年节省各种原料投入达105万元,并解决了规模化养猪场粪污治理,污水经过各层次利用后作为冲栏回用,最终在系统内部实现了粪污全价再利用,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主要有机肥料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目前新疆人畜粪尿,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和油菜)秸杆和绿肥等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状况。并研究了农田施用各种有机肥料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