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对斜纹夜蛾成虫有很好的诱集作用,诱蛾量最大为前7d,持效期可长达42d,使用28d后,诱蛾量明显减少,此时更换诱芯.每667m2悬挂诱捕器3个比悬挂诱捕器1个的诱蛾量多,可在虫情监测和生产上应用.在生产上持续使用,并要规模和连片,同时辅助其他防治方法,防效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将害蛾诱捕器内置放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悬挂在芋头、茄子、粉葛、瓜娄(别名天花粉)、西瓜、红薯等作物上,对斜纹夜蛾雄成虫有很好的诱捕效果,不同作物上诱捕到的成虫数量有较大差别,统计50d诱捕成虫量,在芋头上诱捕的成虫最多,共捕1128头(其中雌成虫22头),15d后对处理区幼虫的防效为78.06%;在茄子上诱捕到成虫828头(其中雌成虫18头),25d后对处理区幼虫的防效为76.76%;在粉葛上诱捕到成虫645头;在瓜娄上诱捕到成虫374头;在西瓜上诱捕到成虫301头;在红薯上诱捕到成虫188头,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清理斜纹夜蛾成虫性诱捕器,以4~6d清理1次诱捕器为好,6d清理1次的,日单个诱捕器诱蛾量分别比1d、2d清理1次的增加218.57%和70.23%,且控制害虫的落卵效果好,使用14d后田间卵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几种诱捕器对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筒形干式诱捕器、水盆型诱捕器对斜纹夜蛾雄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其中以筒形干式诱捕器效果最为理想,极显著高于水盆型诱捕器和黄板+性诱芯,且操作更为方便.在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建议推广使用筒形干式诱捕器诱杀成虫,并可用于斜纹夜蛾的测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贵州烟田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器适宜设置密度,采取棋盘式安放法,分别设置诱捕器间距20 m(A)、30 m(B)、40 m(C)、50 m(D)及空白对照(CK),比较不同布器密度的诱蛾量、幼虫量(或为害株率)和防治成本等差异,以确定最适布器密度。结果表明,单器诱蛾量随布器密度的加大而下降,即DCBA,其中A、B、C处理间诱蛾量无显著差异,D处理的诱蛾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随布器密度的加大,幼虫发生量及为害株率呈下降趋势,防治效果呈上升趋势,但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防治效果为60.45%~78.97%;单位面积防治成本随布器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即ABCD,各处理防治成本在3.43~20.60元/667 m~2之间。综合评价认为,在贵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条件下,诱捕器设置间距一般以30~50 m为宜、虫量中等及以下发生区域以50 m最佳。  相似文献   

6.
2012年在安龙县首次引入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防治蔬菜夜蛾科害虫,对不同挂置密度、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捕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8—9月的蔬菜地运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斜纹夜蛾成虫的最佳挂置方式是:每667m2挂5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放置1支诱芯,诱捕器以离地100cm的高度对夜蛾科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测定,就不同来源诱芯、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芯不同储藏期等因素对信息素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蔬菜害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置放高度依据不同寄主田间生长高度,以1~1.5m效果较好;3种诱捕器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诱蛾量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的草地贪夜蛾测报用性引诱剂,本研究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开展了四种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诱捕靶标害虫数量方面,橡胶塞型引诱剂诱捕效果优于其它3种引诱剂;引诱专一性方面,宁波纽康缓释管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最佳,而百乐宝缓释管型引诱剂诱捕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昆虫性信息素群集诱杀技术对斜纹夜蛾的控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防治相比,昆虫性信息素群集诱杀技术具有安全、环保、长效的控害作用,防治效果与成本均优于常规防治;不同放置密度、高度对斜纹夜蛾诱杀效果有差异,高密度区诱蛾量及对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田间虫源等作用方面表现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诱捕器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80~100cm诱蛾效果较好,挂放10d内及发蛾高峰期诱蛾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是我国葡萄种植中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究诱虫灯和性诱剂对这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分析了诱虫灯和性诱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和葡萄透翅蛾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诱虫灯和性诱剂联合使用对斜纹夜蛾的诱捕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葡萄透翅蛾却不表现正趋光性,单独使用性诱剂时诱捕量最高。因此,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葡萄园内害虫实际发生情况,选用适当的灯诱或性诱使用方法,以达到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诱捕甘蓝斜纹夜蛾及田间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对秋甘蓝斜纹夜蛾开展了大面积诱杀试验,并就配套应用技术及其田间控害效果进行了评估。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在外围、中围和内围以及上风口、下风口等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单瓶诱集量差异明显,上风口的诱集量大于下风口,且增加幅度从外围往中心依次递减;在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诱集量差异跟田间虫口发生量呈正相关,虫口密度越大,外围成虫诱集量比中内围的增幅也越大。性信息素防治区在减少药剂防治2次的情况下,斜纹夜蛾落卵量比化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减少27.5%和65.3%,田间累计幼虫发生量分别下降70.9%和94.3%。本试验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大面积诱捕能有效控制甘蓝斜纹夜蛾的危害,可为蔬菜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是夜蛾科害虫的重要卵期寄生性天敌,可用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生物防治.为了提高夜蛾黑卵蜂规模化繁育的生产效率,本文研究了利用斜纹夜蛾S.litora繁育夜蛾黑卵蜂时寄主卵龄、寄主产卵时间和蜂卵比对夜蛾黑卵蜂寄生率和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测定了多种病毒组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cGV)、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cCPV)可明显提高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对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其中及XcGV可使SINPV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LT50缩短了0.5—2.5d;McCPV可使其缩短0.6—2.9d,但未提高其杀虫毒力。XcGV亦可提高SINPV和XcNPV对甜菜夜蛾的杀虫速度,分别使甜菜夜蛾2龄幼虫LT50缩短1.3和1.7d。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近年来在葡萄上的发生面积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发育与繁殖潜力,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对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花相比,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存活率低、幼虫生长周期长、龄期增多、繁殖能力低,幼虫期取食棉花、‘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叶片的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分别为786.80粒±41.88粒、581.27粒±20.03粒、619粒±17.99粒。以‘巨峰’和‘红地球’为寄主的斜纹夜蛾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9 2和0.114 1,低于其在棉花上的内禀增长率0.149 7。斜纹夜蛾在葡萄上能够正常完成生活史,种群可顺利繁衍,但其在葡萄上发育与繁殖适合度低于棉花。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后,在田间与斜纹夜蛾混合发生。由于二者寄主种类、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鳞毛较为疏松,且单块卵量明显少于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有白色Y纹,第8腹节具方形黑点,而斜纹夜蛾幼虫亚背线内侧各体节均有1对三角形黑色斑纹,且第1腹节和第8腹节较大;草地贪夜蛾蛹臀棘无倒钩或弯曲,而斜纹夜蛾臀棘末端有弯曲或倒钩;草地贪夜蛾成虫体型小于斜纹夜蛾,其雄蛾前翅环形纹黄褐色、肾形纹灰褐色、剑状纹不明显、顶角具较大的白色块斑,而斜纹夜蛾雄虫前翅环形纹白色、外横线与亚缘线间具泛紫色斑纹、剑状纹明显。和斜纹夜蛾相比,草地贪夜蛾大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自残习性。除此之外,两种害虫的迁飞、交配、繁殖等生物学习性有较高的相似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田间卵、幼虫、蛹和成虫密度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MZ060727-XW菌株5个浓度(3.5×104~3.5×108个/mL)对斜纹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致病性。在3.5×108个/mL孢子浓度下斜纹夜蛾2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8.58%,3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83.84%,2龄幼虫的LC50为(1.898±0.162)×104个/mL,3龄幼虫的LC50为(3.293±0.108)×104个/mL。在3.5×104~3.5×108个/mL浓度处理下2龄幼虫的LT50依次为(6.33±0.18)、(5.16±0.16)、(4.84±0.14)d和(4.27±0.11)d,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7.67±0.15)、(6.14±012)(、5.28±0.14)d和(4.69±0.1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